事實上,在官方表態之後,再次廢掉尹仁太子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康熙真的關心江夏鎮的數百種生物嗎?當然,他不在乎。他最關心的是立太子這件大事。壹旦再次廢了三次元仁,朝鮮將會大變樣,哥們爭奪中原會越來越激烈。如何在廢太子尹仁之後保護他的繼承人,讓他避免廢太子的錯誤,成了康熙最關心的事情。
在康熙看來,大哥銀鴿是壹等壹的謀反賊,蓄意奪權,不惜行刺親弟。而讀過很多經典的三哥尹稚,在大哥出事後的落魄時並不光明磊落,能力不足,難以扛起這個重擔。五月陰貴雖然號稱賢人,卻用此收買人心,且不說他的心腹遍布朝廷,連康熙都怕三分。康熙怎麽會把國家交給這個只會縱容別人的兒子?但九阿哥和十阿哥都是附了壹個假象,自然不是壹個君主的選擇;十四阿哥能征善戰,軍事技能很有成效,但太輕浮,不是個合格的接班人。至於十三五月天王,他慷慨,但是他不能轉,所以他當不了皇帝。
而選擇這位君主的是胤禛,他決心已定,無法抓住自己的野心。胤禛壹心報國,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甘當清朝的孤兒。在江南,他從鹽商手裏攢下錢,追著商業部欠下的債(得罪滿清文武百官),推薦將軍王(選了五八營的尹貴)。壹切都做在康熙心裏。這種氣魄,正是康熙樂觀接班人的氣質。
然而康熙怎麽也抖不出來。壹方面怕他像殷人壹樣被陷害,另壹方面還要繼續考察他。所以當康熙想到這壹點的時候,如何解決江夏鎮的問題也有了頭緒,這就是為什麽他沒有追究具體的執行人年羹堯而只是處罰了十三阿哥。
眾所周知,年羹堯是四阿哥胤禛的奴才,而不是十三阿哥黃的奴才,所以年羹堯背後的人不是十三阿哥黃,而是胤禛。如果從年羹堯開始,壹不小心發現了胤禛,那就是大事了。
這是因為江夏鎮壹案涉及數百條人命,孤兒寥寥無幾,是康熙執政以來最大的悲劇。這裏面有貓膩,否則就算江夏鎮的官兵和壯丁都被抓了,那他們也不用殺孩子。康熙對年羹堯的所作所為恨之入骨,但又不敢動年羹堯,怕牽扯到胤禛。否則,壹個幾百條人命的大案,不去調查都是不合理的,更何況朝廷官員和幾十名官兵的死,簡直就是謀反的大罪。
所以康熙對此做了兩件事。壹個是提拔年羹堯為四川巡撫。默認情況下,胤禛沒有做錯什麽,但是手段太殘忍了。第二是懲罰黃宏,讓他為胤禛和年來買單,美其名曰?磨煉它的心智?。
所以當時康熙默認胤禛為接班人,並不是查年羹堯救胤禛,而是提拔年羹堯發出鼓勵胤禛的信號。而且既然是老十三下的命令,幹脆兩罪並罰十三(另壹個罪名是刺殺鄭春華),取締宗親府。可惜十三哥下令追查任伯安。更可笑的是,八爺黨還在感嘆自己的百萬兩銀子。沒想到老人已經定了壹個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