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計虛假股票交易軟件。不法分子為牟取非法利益,設計虛假股票交易軟件,通過商業融資融券交易平臺,以知名期貨公司和他人資金管理公司的名義在互聯網上推廣該平臺。
虛構平臺,通過大量炒股業務,誤導客戶在平臺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詐騙活動。
2.利用網絡搜索引擎提高虛假網站的關註度。不法分子為了提高虛假購物網站的知名度和點擊率,擴大業務量,通過網絡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推廣”業務,將虛假網站排在搜索引擎的顯著位置,引誘用戶“上鉤”。
3.為了提高信用額度而撒謊。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百度推廣、QQ等網絡平臺發布辦理無抵押小額貸款、提高信用卡額度等虛假信息,並留下聯系方式,誘騙受害人上當。
壹旦有人進行聯系,不法分子就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套取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和信用卡信息實施詐騙活動。
4.模仿電視節目中描述的犯罪方式實施詐騙。為了發財,犯罪分子甚至模仿電視節目中的犯罪方式進行詐騙活動。受害者壹旦“中計”,不法分子就會編造各種謊言實施連環詐騙。
5.虛構地準備慈善捐款。犯罪分子冒充富商,通過QQ聊天交友,尋找受害者,取得他們的信任。
以“慈善捐款”為誘餌抓到受害人後,其他同夥充當富商身邊的“知名律師”,以代為辦理相關捐款手續為由,要求受害人繳納稅款、手續費、公證費等費用。
受害人被騙付款後,犯罪嫌疑人通過網絡迅速轉入其“安全賬戶”。
6、假快遞售後服務。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大量購買快遞公司的單據,篩選出需要退貨的客戶後,不法分子冒充售後人員、公司經理等身份聯系客戶。
以幫助退貨為名,要求受害人向左存入400元不等的退貨押金,並在收到錢後,以銀行扣除手續費、公司會計發票面額不同為由,誘騙受害人繼續匯款。
目前,網絡詐騙的方法主要有四種:
1.不法分子通過電子郵件冒充知名公司,尤其是銀行,以系統升級為名,誘騙不知情的用戶點擊虛假網站。
還要求他們輸入自己的賬號、網銀登錄密碼、支付密碼等敏感信息。如果客戶不小心,犯罪分子可能會使用欺詐性的帳戶和密碼來竊取客戶的資金。
2.不法分子利用網絡聊天,以網民身份低價銷售網絡遊戲裝備、數字卡等商品,誘騙用戶登錄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虛假網站地址,輸入銀行賬號、登錄密碼、支付密碼。
如果客戶稍有不慎,不法分子就會利用詐騙的賬號和密碼非法占用客戶的資金。
3、不法分子利用壹些人喜歡下載和打開壹些不知名的程序、遊戲、郵件等不良上網習慣,有可能通過這些程序和郵件將特洛伊病毒植入客戶的電腦。
壹旦客戶使用這臺“中毒”的電腦登錄網銀,客戶的賬號和密碼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竊取。
當人們在網吧等公共電腦上上網時,網吧裏的電腦可能會被提前植入特洛伊木馬,賬號、密碼等敏感信息也可能在這種環境下被竊取。
4,不法分子利用了人們怕麻煩,把密碼設置得過於簡單,可能通過測試個人生日來猜測人們的密碼。
擴展數據:
網絡詐騙的立案標準和普通詐騙是壹致的,所以網絡詐騙的立案標準也分為以下兩類。
壹、個人詐騙的立案標準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應予立案。
詐騙罪是數額犯,行為人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以詐騙手段騙取公私財物,才能構成詐騙罪,受到追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屬於“數額較大”。
2、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3、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詐騙數額巨大是詐騙罪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唯壹情節。
二、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弄虛作假的立案標準
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舞弊的立案標準;
1.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以上至65438+萬元的,依照刑法第壹百五十壹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
2、數額在20萬至30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壹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 * *共犯中詐騙罪的立案標準:犯罪數額應以行為人參與* * *共犯詐騙的數額確定,根據行為人在* * *共犯犯罪中的地位、作用、違法所得等情節處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情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分別在“二千元以上四千元以下”、“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幅度內,確定本地區被執行的個人詐騙數額較大、數額巨大。
以及單位實施詐騙,應當追究有關人員刑事責任的,參照本條第四款規定的數額,確定適用刑法第壹百五十壹條或者第壹百五十二條的具體數額標準,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百度百科-網絡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