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標準公正。即:評價事物的標準要公正。正是李鐵成以行賄者的年齡、工齡、學歷、經歷、職務等作為推薦、考核領導幹部的標準,才導致無論程序如何公正,也無法帶來結果的公正。馬克思曾指出:“如果認為在立法者偏私的情況下可以有公正的法官,那簡直是愚蠢而不切實際的幻想!既然法律是自私自利的,那麽大公無私的判決還能有什麽意義呢?法官只能夠壹絲不茍地表達法律的自私自利,只能夠無條件地執行它。在這種情形下,公正是判決的形式,但不是它的內容。內容早被法律所規定(《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8頁)。”推薦、考核幹部的標準是由私欲泛濫的李鐵成制定的,決定了這個標準本身就是不公正的,接下來的推薦、考核程序愈是完美,就愈遠離正義,就愈不公正。怎樣做到標準公正?這就涉及到制定標準的民主化、客觀化、科學化等問題。
二是結果公正。西方人由於篤信基督教“原罪”說教,因此對在人世間覓求公正結果缺乏信心。而中國人篤信“性本善”,堅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不辭千辛萬苦,也要在人世間“討個說法”,中國人的確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缺點,但西方人也的確染有重程序、輕實體的劣習。美國的辛普森涉嫌殺人案,經過庭審,壹般人都認為被害者是辛普森殺的,而且後來的民事案件也判決辛普森賠償被害者家屬壹大筆錢,但刑事判決卻判他無罪釋放,理由是警察在沒有搜捕證的情況下搜查了辛普森的住宅。然而,辛普森家中地上的血跡和壹只帶血的手套和被害人的血跡壹致,手套和殺人現場的壹只手套是壹雙。僅因警察取證手段有不合法就抹去辛普森的刑事責任,美國人可以接受,中國人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因為那種程序貌似公正,實際上是程序的異化。
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
公正是壹個讓人向往的東西,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學人們都從不同的角度下過定義並就如何實現正義提出過很多方案。這些方案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也就是樓主所說的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
為了方便理解,在下將公正進行壹次簡單化的定義(並不完全科學)------正義是指權利/義務分配的公平。公正的核心在下以為在於分配上的公平,分配的標的是權利包括財產上的,權能上的,精神上的,身份上的等等。比如壹次公正的審判,就是讓犯罪嫌疑人的罪能和受到的刑相平衡
實體上的公正是最讓人心馳神往的,他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讓每個人的權利\義務得到公正的分配,但是在現實的條件下,卻只能是理想------實質意義上的公正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他的實現條件卻是絕對不可實現的,道理很簡單-------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如果把兩片樹葉分配給兩個人,那麽自然就會壹個人分得的樹葉比另壹個人的要好(就算兩片樹葉之間的差異小到能夠忽略不計,但仍然會在兩人之間造成實質上的不公正)。更何況不同的人對自己所得或所受的是否正義公平有著不同的感受。
於是西方開始尋求程序上的正義,並以此來推動實體上的相對的正義------就是在分配權利和義務之前先制定壹個人人必需遵守的分配規則,就算這壹規則將導致實體上的厚此薄彼那也算是公正的。我們可以用我們經常玩的撲克牌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如果單純追求實體上的正義的話,那麽樸克牌就沒法玩了,因為實體上的正義要求把所有的牌(不管是大牌小牌)在玩家之間進行平等的分配,這樣將導致每個玩家都要拿壹模壹樣的牌,否則期間的不正義則是顯而易見的了------憑什麽他的牌要比我手裏的牌要好?於是為了讓遊戲能玩下去,人們就要制定壹個發牌的規則也就是程序------輪流摸牌,手上的牌是好是壞憑運氣。如果不做弊那到人們手上的牌不可能是壹模壹樣的,而且人們也沒理由因為自己手上的牌不好而去抱怨不公平。
為了說明程序正義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在下給列位看官進行壹次實例演習:假設妳有兩個孩子,而且他們兩經常為某些事情鬧矛盾。有壹天,妳給妳兩個兒子買了壹只西瓜,這就涉及到如何平衡妳那兩個孩子之間的利益問題了。妳有兩種方案第壹套方案就是去盡壹切可能的去實現實體上的公正-------把這只西瓜在妳的兩個孩子之間進行平均分配,於是妳就拿壹把尺子量了又量算了又算,終於妳手起刀落把西瓜平均的分成了兩半。但是問題來了,妳分的是否就壹定平均呢?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有壹半西瓜壹定會比另壹半西瓜大,妳用克去稱,可能會壹樣的重,妳用毫克作單位來稱的話,那麽他們之間的大小差異就顯而易見了。退壹步說,就算妳切的的的確確是壹模壹樣的大,但是妳那兩個小家夥可能會這山望著那山高,弟弟可能總覺得哥哥的西瓜比他的大(這是人的正常的心理因素使然)而哥哥亦會有同感,這樣他們還是覺得不公平,他們之間還會有矛盾,甚至會覺得妳這個當父母的壹碗水沒端平。所以妳只能實行第二套方案-----去追求程序上的正義,妳可以設定這樣的壹程序:老大切西瓜,老二優先選西瓜。這樣的話,老大自己就會盡壹切可能把西瓜平均分配,當然他切西瓜的技術壹定不如您,因為他畢竟是小孩。老大把西瓜切完之後,老二就拿他以為是最大的那壹半,那麽就算那兩半西瓜大小懸殊,老大也沒話可說。這樣矛盾解決了,他們之間也不會因為公正不公正問題而鬧了,您說是嗎?這個小例子我們也可以運用到社會生活中,比如嚴禁有人既切西瓜又選西瓜,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