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遺棄罪如何量刑
遺棄罪(刑法第261條)是指拒絕扶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情節惡劣的行為。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遺棄罪與虐待罪的界限
1,對象元素不壹樣。遺棄罪的客體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扶養的權利義務關系;虐待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害了家庭生活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也侵害了被害人的健康。
另壹方面,虐待罪的客觀方面是經常或持續地折磨和破壞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
3.主要元素不壹樣。遺棄罪的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定贍養義務且有履行義務能力的人;虐待罪的主體必須是同壹家庭的成員。
4.犯罪的主觀方面是不同的。兩罪雖然主觀上都是故意,但故意內容不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為人有意識地對被害人進行身體和精神上的摧殘。
5.刑事侵權的對象不同。遺棄罪的對象僅限於老、幼、病或其他無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故意傷害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人。
第三,遺棄罪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1,客體要件不同,遺棄罪侵犯的客體是相互扶養的家庭成員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故意傷害罪的客體是他人的健康權。
2.犯罪的客觀方面是不同的。遺棄罪的客觀方面是拒絕扶養不能獨立生活的家庭成員的行為。故意傷害罪的客觀方面是非法損害他人健康的行為。這種損害他人健康的行為,壹般是直接對受害人的身體造成傷害,比如損傷、刺傷、燒傷等。
3.主體要件不同,遺棄罪的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人負有法定贍養義務且有履行義務能力的人;故意傷害罪的主體是壹般主體。
4.主觀上,故意內容不同。遺棄罪的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應當履行贍養義務而有能力實際履行贍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故意傷害罪的故意是行為人具有傷害他人身體的故意。
第四,遺棄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1,犯罪的主觀方面不同。遺棄罪從主觀上講,是履行扶養義務的行為人企圖通過遺棄逃避或者將扶養義務轉嫁給他人;故意殺人罪的主觀故意是剝奪他人生命。因此,如果行為人企圖通過遺棄罪將本應承擔的贍養義務轉嫁給他人,其行為構成遺棄罪;如果行為人企圖殺害昏迷不醒、不能動彈的嬰兒或老人,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2.客觀要求不同。遺棄罪壹般來說是將被害人遺棄在他能得到幫助的地方,如門口、車站、碼頭、街角等。故意殺人罪客觀上是將嬰兒或行動不便的老人置於自己無法得到幫助的地方,例如將嬰兒遺棄在深溝裏;在野生動物和人跡罕至的荒野遺棄神誌不清、行動困難的老人,等等。
綜上所述,如果壹個人犯了遺棄罪,將根據犯罪的具體情節進行處罰,行為人最高可判處五年有期徒刑。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當他們老了,我們也要用實際行動來回報他們,而不是拋棄他們。如果妳對此還不清楚,可以直接打電話給在線律師。
延伸閱讀:
遺棄罪的相關法律規定
什麽情況會構成遺棄罪?
遺棄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