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源佤族自治縣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俗稱佤族山區,又稱“葫蘆王迪”。1949年4月,滄源佤族武裝接受中國* * *生產黨的領導,成立滄源縣臨時人民政府。1964年6月,滄源佤族自治縣成立,是臨滄唯壹的革命老區縣。
滄源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佤族自治縣之壹,全國最大的佤族聚居縣,國家直通區,革命老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土面積2446.43平方公裏,轄10個鄉鎮、1個工委、1個孟農場、93個行政村(社區)、614個自然村、84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5600人。
——民族文化薈萃。有距今3500多年的摩崖畫,佛教南傳三大經典古建築之壹的廣雲寺,是兩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4年震驚中外的“班洪反英事件”充分體現了佤族人的民族精神——侵略、愛國、愛家。翁丁村被譽為“中國最後壹個原始部落”。中國佤族在泗港的摸妳黑嘉年華被吉尼斯認證為“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的接觸狂歡節”。佤族語言、歌舞、服飾、建築等文化在中華文化大家庭中獨樹壹幟。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授予滄源“2014中國十大文化競爭力縣”稱號。
——自然生態宜居。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75.3%。有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滾河國家公園。年平均氣溫18℃,年平均降雨量1800 mm,年平均濕度82%,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年比率100%。是天然的“大氧吧”,是觀光旅遊、養生度假的最佳目的地。享有“2015中國十大呼吸小城市”和“2015中國百佳縣”的美譽。
——沿邊優勢突出。邊境線長147.083公裏,有6個邊境城鎮,23個邊境村莊。全境為國家二類開放口岸,是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和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城孟東距離緬北重要城市拉朔僅200公裏。是雲南連接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門戶之壹,是祖國西南沿邊對外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和前沿陣地。
2021 1中央文明辦確認了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滄源縣榜上有名。
2020年2月30日65438,2020年全國無霧霾縣名單出爐,滄源縣排名13。
2019年2月9日,國家民委命名滄源縣為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
2019年3月5日,滄源縣被列入2018年度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