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期間,周在巴南區農村經營管理站(以下簡稱農經站)工作。當時買單位的職工福利房未果,就給區紀委寫信,舉報單位領導,並在信中辱罵領導。“他舉報的領導有農經站原站長唐如學、區農業局副局長劉官堂、區農辦主任蔣光喜。”昨日,巴南區農業局原局長劉告訴記者,當年5月,3名被侮辱的領導向巴南區法院對自己提起刑事訴訟,認為周是在誹謗他們,要求追究周的刑事責任,但後來他們都撤回了自訴。周說,被關進精神病院後,他最想念的是在忠縣的家人。幾天後,他遇到了在醫院院子裏修理花臺的工人何德明,並寫了壹張紙條,讓他悄悄帶給住在醫院附近的朋友鐘啟才,希望鐘能打電話給父母叫他過來救他。
昨天,鐘啟才的妻子胡女士回憶說,在收到周的求助信後,他們立即將這封信報告給了周的父母。後來,周的父母和弟弟趕到醫院看望他。1999 65438+10月5日,周的弟弟與巴南區農業局商定,為了方便親屬探視,將其轉到忠縣治療。第二天,巴南區農業局和農經站派人將周送到重慶市忠縣三峽醫院(精神病院)。入院診斷後,結果依然是他得了偏執型精神障礙。1999年2月26日,受相關單位委托,周被送往華西醫科大學法醫技術鑒定中心進行鑒定。鑒定結果顯示,對周“沒有精神病的確切證據”。
1999 3月1日,周從重慶三峽醫院出院。至今,仍能清晰地回憶起周出院那天的情景。他說他的父母和弟弟那天早上在醫院見到了他。雖然他們在流淚,但他們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掉壹滴眼淚。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為自己討回公道。周說,從當時被強行關進精神病院,到出院重獲自由,除了做鑒定的時間,他在醫院關了93天。重獲自由後,周將華西醫科大學的鑒定報告原件交給了原巴南區農業局和重慶三峽醫院。
“沒想到他們還是不相信鑒定結果,還派人來抓我。”周說,當他得知自己又要被抓時,他立即從忠縣逃到石柱,然後去了豐都和涪陵,在那裏呆了長達5天。
“我媽每天的任務就是向親戚朋友借錢。我每天的任務就是想辦法逃跑,以防他們抓住我,然後把我送回精神病院。”周說,當時他壹直用傳呼機和母親保持聯系。昨天,周73歲的老母親彭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她為兒子借了至少6.5438億元。
據了解,在逃亡途中,周以驚人的毅力,用發電報代替寫信的方式,不斷向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單位反映情況。“壹般發壹封電報要2000多字,電報費幾百元。”
最終,周的情況引起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重慶市檢察院、重慶市高院和巴南區檢察院的高度重視。周最終勝訴,獲得包括工資在內的經濟補償金約654.38+0.5萬元。
2009年,周回到原單位開始工作,每天繼續面對以前的員工。昨天,壹位劉姓同事談到周的情況時說“這些事情不好說”。話裏充滿了對周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