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代理對於律所來說是比較特殊的,因為實際上律所在受理客戶當前的相關案件時,都會通過不同的標準收取費用。其中之壹就是律所必須通過相應的方法打贏官司。只有勝訴後,當事人才會支付相應的費用,但是為了達到這個勝訴的結果,當事人支付的費用是很高的。那麽,不允許風險代理的情況是如何規定的呢?第壹,不允許風險代理的情形如何規定?《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十壹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二款分別規定:“辦理涉及財產關系的民事案件,委托人在獲悉政府指導價後仍要求進行風險代理的,律師事務所可以進行風險代理收費,但下列情形除外: (壹)婚姻、繼承案件;(二)請求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支付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撫恤金、救濟金和工傷賠償金的;(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禁止在刑事訴訟案件、行政訴訟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群體訴訟案件中開展風險代理費。註:實施風險代理費,律師事務所應與委托人簽訂風險代理費合同,約定雙方應承擔的風險責任、收費方式、收費金額或比例。二、實施風險代理應註意以下三個方面:壹是必須遵循公開公平、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即律師事務所應當先告知委托人律師收取代理費的政府指導價,只有在被告知政府指導價後委托人仍要求收取風險代理費的情況下,律師事務所才能實施風險代理費,即是否實施風險代理費應當由委托人選擇和決定;律師事務所不能為了獲得高回報而對客戶隱瞞壹些事情。二、以下八類案件不得進行風險代理收費:1、婚姻繼承案件;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3.請求支付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撫恤金、救濟金、工傷賠償金的;4.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5.刑事訴訟案件;6.行政訴訟案件;7.國家賠償案件;8.集團訴訟案件。第三,執行風險代理費不得超過壹定數額,即最高不得高於收費合同約定金額的30%,超標準收取風險代理費屬於違法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四十條規定,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為當事人謀取有爭議的權益。壹般按照當事人通過代理人的代理活動最終實現的標的金額收取風險代理費,該金額來自其他當事人。收取過高的風險代理費,實際上是壹種“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謀取當事人爭議權益”的行為。在上述案例中,某律師事務所要求支付高額代理費未得到充分支持的原因之壹是其將贍養費納入風險代理費的標的物範圍,但實際上禁止對贍養費實施風險代理費。在我國統壹的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中,對不能風險代理的案件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如最簡單最常見的婚姻訴訟,或者請律師幫忙爭取低保、贍養費,員工請律師幫忙主張勞動報酬等。,律師必須按照通常的收費標準執行,即委托人壹開始就要向律所付費,當然收費標準不能按照最高金額執行。
上一篇:秉公執法形容什麽歷史人物下一篇:常熟請律師的費用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