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德——平陰縣慈善總會會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推薦單位:平陰縣委宣傳部
事跡簡介:他懷著對慈善事業的滿腔激情,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開拓,帶領壹班人團結奮鬥,紮實工作,使平陰縣慈善總會成為省、市慈善界的壹枝奇葩,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們在全縣346個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慈善工作聯絡站,在48個村設立村級救助基金670萬元;提出並實施了面向全縣的“個十百千萬”扶貧救助工程,募集善款2000多萬元,新建擴建3處慈善小學、4處敬老院,建成壹座2.2萬平方米的老年公寓,使4000多名特困群眾受益。去年12月,平陰縣慈善總會榮獲“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這壹國家級榮譽稱號。
田玉英——務農
推薦單位:天橋區委宣傳部
事跡簡介:壹位普通的農家媳婦,51年如壹日精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悉心撫養小叔子20多年,體現出中國女性的偉大與無私。她剛結婚時,兩個小叔子大的7歲、小的才3歲,田玉英對待他們比對自己的孩子還用心。由於生活艱難,為供兩個小叔子上學,田玉英硬是狠心沒讓自己的孩子上學。後來,兩個小叔子分別考上大學參了軍,都有了好的出路。50多年的辛勞歲月染白了她的雙鬢,既當“女兒”又當“娘”的田玉英已由剛過門的新媳婦變成了古稀老人,她卻滿足地說:“50多年眨眼過去了,壹家人平平安安的,這就是幸福。”
:劉在傳——原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黨委書記、局長
推薦單位: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
事跡簡介:劉在傳同誌於2006年5月29日因病去世。生前擔任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黨委書記、局長壹職,工作期間他團結帶領壹班人開拓進取,努力探索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方法,積極推進惠及全體市民“心系老百姓,服務創壹流”這壹“民心工程”,較好地解決了廣大市民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用自己的敬業精神與實際行動演繹了壹位公仆“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的無私情懷。他嚴於律己,廉潔奉公,從未利用職權和職務之便收受“紅包”,謀取不正當利益,就是在患病期間,他都是以“安康”的假名自費進行醫治,沒有從公費醫療裏報銷壹分錢。他帶病堅持工作,病危時還親自處理有關工作事務,直到生命最後壹刻。
畢愛勝——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業務科科長兼整容工
推薦單位:濟南市市直機關工委
事跡簡介:自2000年5月調入蓮花山殯儀館工作以來,用真情和愛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多次被上級部門評為先進個人,2006年2月榮獲“感動濟南十佳人物”提名獎。作為壹名***產黨員,他愛崗敬業,對黨忠誠,在思想上、行動上嚴格要求自己,把對黨的熱愛,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同時時刻把服務群眾放在首位,堅持“喪主至上、服務第壹”的宗旨,以真誠守信的態度,為廣大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無私奉獻給殯葬事業。在從事殯葬工作中,他不僅美化了逝者,也減輕了逝者親人的悲痛。他始終堅信,特殊的崗位可以成就特殊的事業,平凡的工作壹樣可以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齊亞珍——中國冶勘山東局退休幼兒教師
推薦單位:市中區舜耕街道黨工委
事跡簡介:她是壹位“兵媽媽”,多年來先後自費到部隊看望戰士60次,購書200余冊、信封16000個;與戰士交流談心千余人,為許多戰士排憂解難,解開思想疙瘩;多次看望復員回鄉戰士,匯款、捐款5萬余元;組織全家義務捐獻骨髓,義務獻血7200毫升;去學校、部隊、監獄等單位作報告40余場,十幾年來她的足跡踏遍10多個省、25個縣市區。她還用母親般的胸懷,接收照顧來自全國各地百名退伍戰士(其中17名孤兒、9名單親、6名患重病)和百名貧困大中學生、進城務工人員、流浪兒、失足青少年。先後被評為“濟南十大文明市民標兵”、“山東省十佳兵媽媽”、“三八紅旗手”、“國防教育先進個人”、“濟南市關心下壹代先進個人”、“首屆十大優秀母親”。2002年,齊亞珍是
吳曉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第二派出所教導員
推薦單位:濟南市公安局
事跡簡介:他是壹名民警,14年如壹日戰鬥在反扒第壹線,其間將2500多名違法犯罪嫌疑人、50余名逃犯繩之以法,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000余起,其中大要案100余起。先後榮立壹等功1次,二等功3次,榮獲“全省人民滿意政法幹警”、“新長征突擊手”、“全市十佳青年民警”、“全省執法為民先進個人”、“全省優秀派出所民警”、“山東省傑出青年衛士”等多項榮譽稱號,被濟南市政府評為“勞動模範”。去年,其先進事跡被中宣部列入中央電視臺“勞動者之歌”欄目,19家中央級新聞媒體進行了集中宣傳報道。
肖安翠——濟陽縣曲堤鎮敬老院院長
推薦單位:濟陽縣委宣傳部
事跡簡介:她是壹位敬老院院長,18年間對待老人就像自己的親生父母,經她照顧的老人累計達105位,並親自為25位老人送終。她傾聽老人們的心聲,了解老人們的需要,經常下廚房,為老人準備可口飯菜,其間傾盡愛心、毫無怨言。為改善老人們的生活,她開發荒地,搞起福利事業,每年純收入5000元,實現“以院養院”的目標,她積極改善老人的文化生活,添置娛樂設施,使許多老人老有所好、老有所愛。其本人先後被授予省市“三八”紅旗手、優秀***產黨員等10多個榮譽稱號。
陳素蘭——濟南中老年交誼舞協會會長、濟南夕陽紅書畫院院長
推薦單位:濟南市市直機關工委、濟南市老齡辦
事跡簡介:她是壹位離休幹部,1994年自籌資金成立了濟南市中老年交誼舞協會,1996年又自籌資金在全市率先開辦了老年舞廳——“夕陽紅歌舞廳”,編寫的以社區老人實事為題材的8集電視劇《夕陽紅似火》,是全國唯壹壹部向國際老年節獻禮的片子。14年來,陳素蘭為了老年事業傾其所有,投資多達40多萬元,還從每月的離休工資中拿出部分資金作為“畫院”和“舞協”的日常開支。她自感人生之路十分快樂,也感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滿足,她活出了“人生的滋味”。
趙言民——濟南時報機動記者部記者
推薦單位:濟南日報報業集團
事跡簡介:2003年年底,他建議並發起“為農民工維權”特別行動,總計為10000余人次的農民工追回工錢1600多萬元,其中僅其個人就為1000余人次的農民工追回工錢近200萬元;2004年,先後參與策劃和組織開展了“關愛父親母親,溫馨陪伴空巢老人”活動和“泉城無賊在行動”。自2005年8月開始,參與策劃組織的“泉城義工在行動”系列活動,不僅在全市引起較大反響,同時也引起省內外的廣泛關註。作為泉城義工的組織單位——濟南時報誌願服務聯絡站於2006年4月被***青團中央、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誌願服務集體”稱號,去年他本人被評為2005年度“濟南市十大傑出誌願者”,並被中***濟南市委、濟南市人民政府授予“十佳記者”榮譽稱號。 中宣部推向全國四大“雙擁”先進典型中唯壹的先進個人。
薛在燕——濟南第五十壹中學政教處副主任
推薦單位:濟南市教育局
事跡簡介:她曾是壹位省體育隊的優秀專業舉重運動員,多次代表山東省參加國內外比賽,先後獲得“省三八紅旗手”、“省新長征突擊手”等榮譽稱號。1996年光榮退役後,任濟南市第五十壹中學體育教師、舉重隊教練。她格外疼愛家境困難的學生,每年都要資助幾個學生。10多年來,她把所有的休息時間都用在了學生的學習訓練上,在父母住院做手術期間也沒有請過壹天假,耽誤壹節課;她無數次地陪學生放學回家,自己的孩子上了三年學卻沒有接送過壹次。在她的努力下,1997年至今學校舉重隊連續十年在全省舉重比賽中獲得團體冠軍。她說:“老師應該像無私的慈母,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學生的生活,使之富有生機,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