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皇後劇照
甄嬛的父親在大理寺工作,那麽大理寺是壹個什麽樣的機構呢?
聽到“神廟”,大家壹定會想到。小時候聽到大理寺,以為是雲南大理建的廟(害!這不是文化的損失!其實這個廟和寺廟沒什麽關系。
“廟”早在《漢書》中就已指出:凡朝廷所在地,稱為廟。廣義來說,朝廷設立的所有衙門都稱為“殿”。說白了,“廟”屬於國家機構。
相當於現代最高法院的大理寺,秦漢時還不叫“廷尉”。廷尉設監壹人,左監、右監,負責協助廷尉辦理全國各地的刑事案件。是“三公”之壹,在當時絕對是個厲害的人物。
北朝時,北齊將原來的廷尉壹職改為大理寺。此後,大理寺與刑部、禦史臺壹起成為中國三大司法中心之壹,而大理寺的最高領導人是大理寺卿,屬於正三品官,另外還有大理寺丞、大理寺,也就是的父親等官職。看來真元道的官位還是蠻大的。
宮中皇後劇照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後,六部大臣直接向皇帝負責。而六部尚書的權力開始進壹步擴大。當時有這樣壹句順口溜:署管,院看,廟管,監是打雜的。
朱元璋
這句話說明了當時的刑罰是多麽的厲害。但是,當時大理寺的權力還不如刑部。刑部和大理寺有什麽區別?
明代刑部尚書是二等,大理寺尚書是三等,顯然不是壹個級別的。再有就是大理寺,屬於司法機關,處罰屬於監察機關。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隸屬關系,不太好比較。壹般來說,犯人都是由刑部審問,最後由大理寺審查,也是怕壹家獨大不公平。
清朝光緒年間,大石寺仿照西方司法獨立的做法,將大理寺改為大理院,並明確其職權是解釋法律,監督各級審判,作為最高司法機關。
民國中期,受西方影響,大理寺再次改名為最高法院,這壹稱謂沿用至今。
陳熊貓有話要說:
作為壹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為什麽要壹直受西方的影響?叫大理寺不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