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律師諮詢 - 大學生欠貸款

大學生欠貸款

繼“裸貸”、“和妳上床還貸”之後,在高校“借貸鏈條”的上層,還有壹批大學生“債主”。他們要麽先借錢再放貸賺取利息差,要麽向父母、親戚、朋友、同學借錢再放貸,卻陷入網貸平臺拖欠還款的危機。

在網絡借貸平臺“借貸寶”的高息吸引下,曾可(化名)在貴州某大學讀大二時借錢投入借貸寶,成為“債主”和“中介”,希望通過低息借款、高息放貸賺取高額利息差。“2000元壹天能賺幾百元。”

然而,從2016年5月中旬開始,曾科遭遇了壹波“逾期潮”,借出去的錢有47萬元收不回來了。但借出去的錢已經因逾期疊加了利息。“原來借的17萬,現在加上逾期費,變成了23萬,三個月漲了50%。”

今年9月,他放棄大三,輟學打工,但每月2000元的工資只夠他的生活費。

從網貸人成為債務人的大學生曾科並非個例。

湖北的壹名大三學生陳壹斌(化名)現在也面臨著同樣的情況。27萬的借款收不回來,導致他借的債務逾期。“原來貸款11.9萬,現在變成了17.4萬。”

在他們看來,除了自身想快速賺錢的心理,借錢的壹些問題也是貸款大面積逾期的原因。比如,曾科能夠從借貸寶上以相對較低的利率借到錢,然後在借貸寶上以相對較高的利率把錢借出去,這顯然存在管理漏洞。

曾毅表示,涉及校園網貸的平臺,如借貸寶、趣分期、名校貸等,相對於銀行等正規金融領域,放貸門檻非常寬松,容易產生連鎖反應。“很多人從家裏借錢給家裏人。壹旦中間有人借了壹大筆錢跑了,他們的家人也會受到牽連。5月份壹個人卷了1000多萬,不見了。”

在他們看來,借貸寶宣稱的“借給風險較小的熟人”“單向匿名借貸模式”等模式也存在問題和風險。當他們真正投入進去的時候,才發現所謂的“熟人圈子”,其實大部分都是網絡上的陌生人。這些網友的信息在淘寶上30塊錢就能買1000次。然而,當真相被發現後,他們卻因為被高息所吸引而無法停止放貸。

借貸寶宣稱的“催收機制完善,逾期率不超過0.1%”在曾科看來更是荒謬。他對借貸寶的催收記錄顯示,借貸寶的催收人員多次給債務人打電話,但壹直占線,借貸寶往往根本不知道債務人的真實地址和工作單位,電話打不通往往要先算。借貸寶客服也要求曾科提供債務人信息,但曾科只知道電話和QQ號。

想起訴借貸寶還錢還是主動討債?壹份“借貸協議”,借款時要求簽字,但很少有當事人會認真看的,上面明確寫著只承擔作為見證人的義務。這份協議被律師評價為“壹點利潤都沒有”的借貸寶協議。

近日發布的《中國青年財商認知與行為調查報告》顯示,48%的受訪大學生表示看不透校園貸詐騙陷阱,23%的受訪大學生認為有無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容易被高息欺騙。

對此,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監管部門應加強監管,防止非法機構野蠻生長,為大學生投資理財提供良好環境。"大學生在理財方面也需要更加謹慎."

大學生貸款業務

img src=' /large/f7b 000397 efb 429d 077 '/

img src=' /large/f7b 000397 ee 969 a 70 BD '/

曾科賬戶逾期債務人及催債信息。

9月開學季,曾科回到貴陽的大學校園

2015年12月,經同學介紹,剛入學的曾毅第壹次接觸到借貸寶。“壹開始我幫忙推廣,賺了幾百塊。後來知道放出去可以賺中間差價,線下返利更興奮。”

今年2月,曾科先通過借貸寶試探性借了2000元。“如果放2000元左右,壹天能賺100-400元,每次都能很快把錢拿回來。”

嘗試了幾周後,嘗到甜頭的曾科開始考慮大規模投錢放貸。“剛開始,我向父母要了8萬左右,投了進去;後來我向身邊的朋友宣傳,讓他們投資,湊了15萬左右。”

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曾科於2016年2月開始通過借貸寶放貸。

另外,他通過借貸寶借了17萬,放入了借條。“借款利息低,但高息借給別人可以賺差價,賺來的利息再去投資。”

曾科說,當時他認為這是壹個沒有資本的生意。短短三個月,用陸續賺來的7萬元利息,曾科陸續放貸***計47萬元。

但還沒等他高興太久,就遇到了壹波逾期貸款。“5月中旬開始出現大面積逾期貸款,5月18日是壹個開始。我當時借出去47萬多,壹分都拿不回來。”

曾科說,借錢容易產生連鎖反應。“很多人從家裏借錢給家人。壹旦中間有人借了壹大筆錢跑了,他們的家人也會受到牽連。5月份壹個人卷了1000多萬,不見了。”

曾科也是中小學受到牽連的家庭之壹。借的錢收不回來,但是他借的錢已經疊加了利息。“錢收不回來,借的錢就逾期了。本來借了17萬,現在加上逾期管理費,變成了23萬。”

本以為債務人慢慢就能把錢收回來,可讓曾科沒想到的是,從5月到現在,除了幾個熟人

小額款項,他還有近47萬元貸款收不回來。

而在曾軻所在的借貸寶壹個社交群裏,深陷債務危機的大學生並非他壹人。

在湖北壹所師範學院就讀大三的陳毅斌以前在借貸寶裏是曾軻的“上家”,“初期我的錢都是借給中介(指在網貸平臺中借錢後再放貸的中間人),像他(曾軻)就是壹個中介,低息借我的錢,加利息再借給別人。”

陳毅斌自稱是壹個比較謹慎的人,2015年10月開始接觸借貸寶,起初並不敢輕易投入,“壹直在觀望”。直到2016年3月,他才在借貸寶上放出了第壹筆貸款。

“壹開始借出都是借給中介,1000塊錢借出7天就能賺80元利息。”嘗到甜頭後,陳毅斌開始大量投錢,“我自己有3萬元左右,其他都是找朋友和其他網貸平臺借的。”

陳毅斌找朋友借了近10萬元,又在“趣分期”、“名校貸”等平臺借了11.9萬元,陸續投入網貸平臺放貸,加上之前賺取的利息,前後壹***借出27萬元。

然而他還沒有等到安心坐享利息的壹天,就撞上了借貸寶5月中旬的“逾期潮”,“之後幾乎就壹分錢都收不回來了。”

和曾軻壹樣,陳毅斌借來的錢因逾期而逐天增長逾期費,“原來借了11.9萬元,現在加上利息、逾期管理費等變成了17.4萬元。”

“10月1號另外壹筆網貸到期了,借朋友的錢6號也要還,都還不起。”陳毅斌說,雖然現在他還在學校,“但撐不住了,從5月底到現在,天天神經都是繃緊的,估計馬上也要退學了。”

虛擬的“熟人圈”

在加入借貸寶初期,讓曾軻和陳毅斌放心的,正是借貸寶所宣傳的“借給熟人”。然而當他們真正投入進去後,發現所謂的“熟人圈”,不過大多是網絡上陌生的網友。然而,由於被高額利息吸引,其借款的腳步已經停不下了。

據借貸寶官網介紹,借貸寶是知名私募九鼎旗下的P2P平臺,上線於2015年6月,其運營主體是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據曾軻介紹,借錢時,為了避免熟人尷尬,出借人能看到借錢人的信息,而借錢人並不知道債主的身份,即借貸寶首創的“單向匿名借貸模式”。對於借貸雙方,平臺默認是“熟人”,因而平臺不會審核借款項目並評估風險。

壹名債務人建的群。

但曾軻很快發現,債務人借錢往往都是通過QQ群來聯系債主,而債主發“借錢標的”也都是在QQ群,這些臨時組建的QQ群,“誰都不認識誰,但都可以借到錢。”

“自己真正的熟人,很少有需要借錢的,如果想玩大,就要擴展人脈。”曾軻說,為了找到願意高息借貸的人,他們會通過各種途徑加壹些急需用錢、年齡不壹、工作不同的“寶友”,“如果希望多接觸‘寶友’,淘寶30塊錢就能買到1000個‘寶友’。”

讓曾軻更氣憤的是,在他加入借貸寶初期,推廣人員曾告訴他,借貸寶有很完善的催收機制:逾期後會進行電話催收,46天後啟動地面催收,76天後可以起訴。“推廣人說,我們可以放心借錢出去,肯定能收回來的。”

然而當“逾期潮”出現後,曾軻多次查看“借貸寶”催收記錄,顯示的都是:催收員已多次撥打債務人電話,電話壹直占線。

“借貸寶根本沒有地面催收,他們也不知道(債務人)地址,只是打電話,打不通就算了。”在曾軻顯示的截圖中,可以看到,壹名郭姓債務人向曾軻借了162944元,逾期126天,而催收進展顯示:債務人電話已停機。

對於“借貸寶”宣傳的逾期率不超過0.1%,曾軻再壹次感到憤怒,“不要說0.1%,感覺50%都有,我現在的寶友有700多人,其中有500多人‘死了’(逾期失聯)。”

曾軻認為,逾期後消失的債務人可能大多都是因為借貸寶高額的逾期管理費,“簡直是巨款。”據他介紹,借貸寶的基礎逾期費為本金加利息的千分之壹,但逾期16天,特別逾期管理費(由借貸寶收取)就要收20%,而逾期76天,管理費高達30%。

“像姓郭的借了我16萬元多,現在不算利息,單單是逾期管理費就要5萬多了。”而曾軻借入的17萬元,也是因為逾期管理費漲到了23萬元,“有的人看到這麽高的逾期管理費,幹脆連本帶利都不還了。”

對此,借貸寶曾發布微博解釋稱,第三方催收機構的收費標準為欠款總額的5%到40%不等,借貸寶本身在管理費中沒有實質盈利。

此外,曾軻說,為了方便投資和借錢,債務人往往會建壹個“債主群”,“有時他會在群裏‘放標’,就是壹些利息高、時間短的單子,群裏準備投資的人就會‘秒標’。”

“之前群裏有人放出了50萬元的單子,不到壹分鐘就被人‘秒’走了。”曾軻告訴澎湃新聞,壹些“好標”債主都搶著往外“投資”,連聊天分辨的時間都沒有。

在曾軻眾多的QQ群裏,有壹個是郭姓債務人建的,“群裏有75個人,差不多都借錢給他了,現在他失蹤了,大家都拿不回壹分錢。”

尷尬的債主

“如果客戶(債權人)能搜集到債務人地址等信息,也可以通過平臺反饋給我們。”客服表示,用戶在使用借貸寶時,只需提供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涉及金錢轉出時,則要綁定銀行卡,對用戶的住址、工作單位等信息並沒有收集。

對於提起訴訟,客服人員說,債權人可通過客戶端提起委托訴訟,將債權轉移到人人催科技有限公司(人人行科技設立的全資子公司),由人人催來對債務人提起訴訟,“但2016年3月15日之後的交易,需要債權人先行墊付訴訟費,事後由敗訴方來承擔訴訟費。”

目前是否有正在進行的訴訟?客服人員回答稱:“有,相信很快就有案例提供給客戶。”而是否有訴訟成功的案例?客服人員稱“不清楚”。

聽到客服的回答,曾軻比較絕望,“壹打電話就是讓我們提供信息,可是我這邊知道的只有電話和QQ號,對借錢的人也不了解,讓我去搜集資料,根本沒可能,而他們搜不到信息,就放在那裏不管了。”

壹環扣壹環,借出的錢收不回,曾軻和陳毅斌在借貸寶平臺借來的債務也逐漸逾期了,“我們還經常接到‘人人催’打來的催收電話,讓我們盡快把錢還清。”

“我們也不能走委托訴訟,如果付了訴訟費,借貸寶就會直接劃到還款裏。”現在的曾軻等人,既要“隱身”防止被催收債務,又要催收其他債務人,往往電話打過去,客服人員壹查信息,原本企圖催收的目的就會變成被催收。

“家裏近幾年開店生意慘談,父母知道我退學也沒有辦法,他們也拿不出錢來幫我償還。”曾軻告訴澎湃新聞,他現在在壹家工廠打工,然而每個月2000元的工資,僅夠自己生活,根本無法償還高額債務。

事發至今,陳毅斌都沒敢告訴父母,“家裏都是農村的,年收入才壹兩萬元,他們知道了也無能為力。”

在采訪過程中,兩個大學生多次提到“撐不下去了”“有時真的想自殺”。

“無本萬利”的借出協議

但曾軻說,無論是債務人還是債權人,都不曾和借貸寶簽署過書面合同,只是在借款時,債務人和債權人會有壹份《借出協議》,然而其中並沒有標明如果債務人逾期不歸還、借貸寶承認何種責任。

壹、協議名稱為借出協議,給老百姓壹種誤導,認為是簡單的借款合同,實際上從內容和形式上來說,並非借款合同,而是“人人行”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的第三方服務。“人人行”僅充當中間人、介紹人的角色。

二、對借款用途沒有約定,民間借貸往往發生在熟人之間,“人人行”的角色卻與銀行存在相似之處。但銀行作為法定金融機構,要求和保障都是不壹樣的。

三、“人人行”作為居間人,卻在條款中表示:借款人如不能如期還款,出借人有權將本協議項下的權利義務轉讓給人人行。但借款人和出借人的糾紛應自行解決或通過司法途徑解決,“人人行”只能充當證明人。

潘書鴻說:“借出協議幾乎沒有對‘人人行’責任的規定,可以說是‘無本萬利’。”

此外,他表示,民間借貸多指借給特定的人,如朋友、鄰居等,如果不是借給特定的人,借貸寶還有可能存在非法破壞金融秩序的嫌疑。

對此,在2015年發布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曾規定,在個體網絡借貸平臺上發生的直接借貸行為屬於民間借貸範疇,受合同法、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規範。

根據最高法民間借貸的規定,年利率低於24%屬於司法保護區,而借貸寶平臺上明確規定,最高利率年化不能超過24%。但據曾柯介紹,不少借貸利息超過這壹範疇。

“在平臺上設定的利率還是24%,多出來的部分,比如6%,就會協商好在線下返錢,用支付寶把多出來的利益轉給債主。”正是這種可以隨意設置,又沒有監管的“高利率”,吸引了越來越多人“投資”。

走法律途徑存在舉證難

對於兩位學生除了平臺給出的解決方案外,還有什麽辦法追回欠款的問題,10月19日,澎湃新聞采訪了山東泉舜律師事務所刑辨部主任劉衛國和盈科石家莊分所翟立業律師。

劉衛國表示,在通過第三方平臺借錢的情況下,債權人報案詐騙,警方立案的概率不高。但他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直接起訴債務人,起訴的流程大概是:收集網上交易記錄、轉賬記錄,並作為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本案中,舉證債務人信息恐怕很難,法院逐壹送達也有壹定難度。

“追究借貸寶的責任也是可以的。”劉衛國說,“正常情況下,金融中介應該對債務人的身份信息、資金用途有審核義務。”

翟立業律師則表示,能否起訴詐騙需要考慮這樣兩個因素:第壹,借款人是否存在虛構借款用途的情況;第二,借款人是否采用明顯不合理高息誘導出借人出借資金。另外,通過“借貸寶”這類平臺完成借貸行為的,債權人可以依據借貸合同直接起訴債務人。

翟立業表示,在現有的模式下,通過平臺形成的借貸關系中債權人與平臺之間多形成的是居間關系。此種情況下,依據《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五條規定,如果平臺方存在虛構借款人信息或者對於借款人借款用途審核存在重大過失的情況,債權人可以起訴借貸寶之類的平臺主張賠償損失。

在“逾期潮”後,曾軻和陳毅斌加入了壹些“催款群”,在這些群裏,他們發現,和他們同樣放貸如今卻深陷債務的大學生,不在少數。

教育部和學校“亡羊補牢”

2016年5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螞蟻金服商學院、清研智庫三方曾聯合發布《中國青年財商認知與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受訪大學生的防騙能力平均得分僅69分,48%受訪大學生無法識破校園貸詐騙陷阱,23%的受訪大學生相信存在無風險且收益高的理財產品,容易被高利息誘騙。

10月11日,教育學者熊丙奇告訴澎湃新聞,“學校對大學生進行理財指導是壹方面,核心還是要規範好借貸平臺。”他認為,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防止非法機構野蠻生長,為大學生投資理財提供壹個良好的環境。

10月18日,曾軻所在的貴陽壹所高職院校的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尚不知道校內有學生陷入高額債務中,“退學的情況我們這邊也不全部清楚,要問他所在的學院。”

他表示,現在學校也非常重視校園貸款的問題,對在校內宣傳的借貸平臺,都會進行檢查,防止不正規平臺欺騙學生,“我們也會發通知到各個班的班群裏,讓學生們謹慎投資。”

相關問答:借貸寶官網1.23版本借貸寶1.23版本,妳可以直接去百度手機助手那裏下載。另外,妳在註冊借貸寶的時候填寫20元邀請碼:CWK9CAR可以會的相應獎勵。相關問答:借貸寶現在怎麽樣了?

關於借貸寶充值,登錄借貸寶後,點擊“我”→“錢包”→“充值”,輸入充值金額,並確認交易密碼和驗證碼即可完成。人人行科技有限公司對使用“借貸寶”平臺的客戶向人保財險北京市分公司投保了賬戶安全保險,僅對客戶在使用借貸寶過程中發生借貸寶賬戶被盜用進行保障,即僅對借貸寶賬戶內的資金安全作保障,具體賠付流程請與借貸寶客服聯系”。由於借貸寶錢包宣稱很安全,而且人人行科技有限公司還說過借貸寶裏的錢要是丟了會包賠,所以很多用戶剛開始都很信任借貸寶,可翻開這些玩家們的底牌,不難發現,對“監管套利”的攫取是其大紅大紫所不可或缺的神藥。亂象叢生的借貸寶P2P等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倘若離開了“監管套利”的加持,恐怕就所剩無幾了。當監管缺位時,這個變本加厲竟然可以發展到觸目驚心的程度,比如“校園貸”變成了“女大學生裸貸”;至於借新還舊、高息傳銷,只不過是傳統龐氏騙局的網絡版而已。九派天下(原金佰仕)第三方支付提供了壹份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的說明,證明(特約)人人行是在銀聯的壹個商戶,屬於銀聯的借道業務的壹種。工商銀行與中國銀聯有壹項快捷支付合作業務,名為“無卡通道”,而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賬號360200119200704927.正是中國銀聯與全國工行這項業務的接口賬號。從資金流向角度看、只要使用“無卡通道”在工行消費、資金第壹步會先流入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帳號:360200119200704927。再由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與終端商戶代碼為871440159330003進行二次清算。受理機構金佰仕,商戶名稱:(特約)人人行科技、商戶類型(5933)當鋪(典當、拍賣和信托類)交易渠道:網上、交易類型:消費。 總而言之,在通道型模式下,所有資金都在借貸寶P2P平臺開設的九派天下(原金佰仕)第三方支付賬戶中進行流轉,九派天下(原金佰仕)第三方支付公司只能記錄這個(特約)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戶賬戶進出資金的記錄,而借款人借的錢到底來自於哪些投資人,九派天下(原金佰仕)第三方支付公司是沒有記錄的,這些只是在借貸寶平臺的會員賬戶中有記錄,而這個記錄,只是借貸寶平臺在自己的系統中對相關數字進行調整,在這個過程中,投資人與借款人之間的資金流無法壹壹對應的。另外,這種模式顯而易見形成了資金池,並且無法斬斷借貸寶平臺的黑手,借貸寶平臺可以任意和隨意動用九派天下(原金佰仕)第三方支付賬戶中的資金。目前涉嫌刑事問題的平臺絕大多數用的都是這個模式。憑什麽借貸寶打著“互聯網金融”“金融創新”的旗號,九派天下(原金佰仕)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遊離於各種早已證明行之有效的金融監管規則與合規要求之外呢?明明不是商業銀行,卻能向商業銀行那樣吸儲,沈澱資金,搞資金池,然後放貸,甚至比商業銀行還自由,直接投資資本市場,卻不用承擔商業銀行需要承擔各種監管與合規要求。這種監管套利,純粹是不正當競爭,純粹是開外掛,是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壹大源頭。壹方面把商業銀行的手腳綁起來,另壹方面容許互聯網金融耍刀子,連起碼的公平競爭都做不到,這是哪門子的金融創新?2017年1月13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壹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該賬戶資金暫不計付利息。支付機構交存備付金的比例根據業務種類和項數有所不同,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最終將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支付市場的“監管套利”時代也將進入終結。

  • 上一篇: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山東曹縣的“崛起密碼”
  • 下一篇:東北黑色會劉勇,劉勇為什麽打劉德華?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