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律師諮詢 - 壹輛電動車逆向與另壹輛電動車相撞?

壹輛電動車逆向與另壹輛電動車相撞?

在交通法規中,禁止車輛逆行,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電動車因為逆行造成交通事故,這個責任應該怎麽處理?下面,為了幫助妳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我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電動車逆行的事故怎麽處理?

電動車發生逆行車禍是否需要賠償,要看交警認定的事故責任:不承擔事故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事故是妳的責任,就要按照責任比例賠償對方損失。

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第四十五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發生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過錯的嚴重程度,認定當事人的責任:

(壹)因壹方過錯造成交通事故的,負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化、證據滅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核實交通事故事實的,由逃逸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故意毀滅、偽造現場或者毀滅證據的,應當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雙方或者雙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在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造成交通事故,當事人都沒有過錯,如果是交通事故,當事人都沒有責任的;如果壹方故意造成交通事故,另壹方不承擔責任。

(四)不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的。

公安機關不能對道路交通中發生的每壹起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事故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由於各種主客觀因素,任何壹方的違法行為不能經公安機關調查認定的,交通事故不追究任何壹方的責任。

必須嚴格限制交通事故責任不認定的適用。首先,不適用於應當承擔歸責責任的情形。其次,事故發生後,公安機關要千方百計收集證據,查明事故原因,確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只有在確實無法確認任何壹方當事人違法行為的情況下,才可以不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

(5)交通事故責任推定。

交通事故責任推定是指在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毀滅、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情況下,公安機關不報案或者不及時報告的行為。在無法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請求人應當承擔何種交通事故責任的推定。

責任推定的前提不是基於事故發生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而是基於事故發生後當事人的行為和條件,即逃逸行為、故意破壞現場、偽造現場、毀滅證據、有條件報告而不報告或者不及時報告。但並不是每壹個有上述行為的當事人都被推定為交通事故的責任方。當事人有上述行為,仍可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的,應予認定。只有在公安機關因上述行為不能確定交通事故責任的情況下,才能適用交通事故責任推定。

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毀滅、偽造現場、毀滅證據,致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推定其負全部責任。當事人壹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致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確定的,推定其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有條件報案而不報案或者不及時報案,以致不能確定交通事故責任的,推定承擔同等責任。但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者行人發生交通事故,應當推定機動車壹方承擔主要責任,非機動車或者行人壹方承擔次要責任。

(6)模糊責任。

無論是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還是交通事故責任的推定,都是公安機關具體確認當事人的事故責任。但在交通事故處理實踐中,仍存在當事人的部分違法行為有充分證據證明,部分違法行為因證據不足無法確認的情況。在當事人的部分違法行為因證據不足無法確認的情況下,不能簡單否定違法行為的存在。因為這種違法行為的存在可能會改變當事人對事故的責任,所以否認這種違法行為的存在就會引發糾紛。因此,在上述情況下,不應具體認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而應“模糊”認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

這種“模糊責任”的概念,是指有關各方都“對交通事故負責”。這壹概念邏輯上來源於“當事人有違法行為,其違法行為與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應當承擔交通事故責任”的規定。公安機關根據現有證據判斷當事人的部分違法行為存在且與事故有因果關系,且缺乏足夠證據確認部分違法行為時,可以認定當事人“負交通事故責任”。這樣,當事人承擔責任的具體數額是“模糊”的,而其應當承擔交通事故責任的定性規定是明確的。

以上內容為相關回答。逆行引發的交通事故壹般由逆行方承擔。如果雙方都出現這種情況,那麽雙方可能都要承擔壹部分責任,具體的賠償需要根據事故責任進行劃分後再做決定。如果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 上一篇:自學律師需要看什麽書籍
  • 下一篇:高郵律師事務所哪家好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