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我想起了壹首歌和壹部電影。
這是這首歌的官方MV,但實際上第壹段被剪掉了:因為女主人失業,社工去她家把她的兩個孩子帶走了。
所以整個故事的主線是:
女主人失業;
女主人被認為沒有能力照顧好孩子;
社工不顧女主人的哀求,去女主人家把兩個孩子帶走;
女主人喬裝打扮,走到兒童救助處把孩子們帶了出來。
女主帶著孩子壹路南下,即使沒錢吃好吃的,住便宜的酒店,孩子和媽媽在壹起也總是很開心;
我想知道他們未來的生活會是什麽樣的。
第壹次看到歌名的時候,妳可能會覺得《動物本能》應該是指男女關系,但是看了MV之後,妳會被母愛感動。無論生活條件多麽惡劣,母親總是沒有辦法理性的分辨優劣,卻總是憑著動物的本能想盡辦法陪在孩子身邊,盡可能的給孩子愛。
所以這首歌的歌名往往直接翻譯成“母性”或者“母愛”。但我覺得“動物本能”更強大。
MV中,“對抗”這種本能母愛的社工和機構是否讓人感到有些厭惡?
但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最初讓我震驚的是兒童援助。有這樣的組織嗎?!父母健在,但暫時失業,會把孩子帶走撫養?
兒童援助www.childrensaidsociety.org/about,官方網站。其中提到,他們的任務是:
兒童援助協會幫助貧困兒童成功和茁壯成長。我們通過向紐約市目標高需求社區的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全面支持來實現這壹目標。
兒童援助協會幫助貧困家庭的兒童成功和成長。在紐約的各個高需求社區,我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幫助相關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
這個協會在160多年裏幫助了無數的孩子。除了佩服,我更佩服。
主題曲i.y.qq.com/v8/playsong.html.
這是壹部讓人笑中帶淚,笑中帶淚的電影:
主人公薩姆·道森在壹家星巴克工作,他的智商只相當於壹個7歲的孩子。壹次偶然的機會,他和壹個女人生下了女兒露西·戴蒙德·道森。然而,女兒壹出生,母親就不辭而別了。
在壹群朋友、鄰居安妮、星巴克老板和其他同樣有智力問題的人的幫助下,當然,伴隨著山姆的父愛,露西成長得非常好。
轉眼間,露西到了7歲,智力超過了她的父親。薩姆壹直無法回答他女兒的許多問題。這對父女引起了學校和社會工作者的註意。他們認為山姆不適合繼續撫養露西,於是把露西帶走,給她找到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山姆不能失去女兒。幾經周折,壹級女律師麗塔終於免費幫他爭取到撫養權。法律無法恢復山姆長期與女兒在壹起的權利,但就連露西的養母也被山姆深沈、真誠、無條件的父愛所感動,願意在庭審中為山姆說話。律師麗塔整理了她的家庭生活,並在此過程中改善了與兒子的關系。
電影展現了壹個美好的世界,幾乎每個人都是善良的,雖然不完美。無論是帶露西逛街買鞋的智障大叔,還是把露西當親生的養母,還是提拔山姆的星巴克老板,還是經常幫山姆帶孩子、答疑解惑、教露西鋼琴的鄰居,甚至是壹些陌生人,他們都對山姆抱有好感和信任。
不完美但用心良苦的人只是編造了壹個完美的世界。
把露西帶走並安頓在影片中的組織是兒童和家庭服務部。它是壹個政府非營利組織,旨在幫助處於不幸境地的人(不僅僅是兒童)。
其中,有幾個感人的片段和相應的臺詞:
1)露西長大了,她問爸爸,為什麽她的爸爸和別人的爸爸不壹樣。
薩姆對他的女兒說:“對不起。”
露西說:“爸爸,不要難過。我很幸運。別人的爸爸從來不陪他們去公園玩。”
2)庭審中,公訴人質疑山姆撫養女兒的能力,說:“妳當爸爸的時候拿誰當榜樣?”
薩姆想了壹會兒,說:“我自己。我以自己為例。”
然後檢察官問山姆,當露西越長越大,遠遠超過她的父親時,如何做壹個好父親。
山姆引用了電影《克萊默大戰克萊默》中的壹句臺詞:“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如何做壹個好父母。這需要毅力。需要耐心。需要傾聽。當妳不想聽的時候,妳需要假裝在聽。就像她說的,她需要愛。比利和我是壹家人。我盡最大努力管理好這個家。我知道這並不完美。我也不是壹個完美的父母。有時候我的耐心不夠。我忘了他只是個孩子。但是我們必須在壹起。我們彼此相愛。如果妳毀了這壹切,後果將不可逆轉。”
3)作為唯壹能把事情說清楚的“正常智力”證人,山姆的鄰居安妮在證人席上回答問題。
麗塔問她是否懷疑過薩姆作為父親的能力。
安妮回答:“從來沒有。看看露西。她對他人表現出真正的同理心,平等對待每壹個人。我知道妳們都認為她很聰明,盡管她父親就是這樣的人。但是她這麽聰明是因為她爸爸。”
4)影片結尾,露西的養母蘭迪將露西送回山姆身邊。
養母說:“山姆,我必須向妳道歉,因為我想告訴法官,我可以給露西她從未得到的那種愛。”但現在我不能這麽說,因為如果我這麽說,我就是在撒謊。"
薩姆回答說:“我希望妳是指我所想的。”
養母回答:“是的。明天法庭上見。薩姆,給我留個座位,挨著妳,好嗎?”
山姆說:“當然,我會在我旁邊給妳留個位置...我壹直希望露西有個媽媽。但不是任何人。妳知道,妳就是露西畫中的紅色。”
在困境中,尤其是在困難中,我認為父母需要尋求或接受外界的幫助,因為親戚、朋友和社會機構的行動都是基於人類互相幫助的本能。
但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堅守自己原本的“動物本能”,那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只有在這個基礎上,父母選擇繼續獨自承擔,選擇外界幫助,或者選擇共同努力,才會是正確的選擇。
最糟糕的是,當孩子處於不利境地時(比如父母虐待),社會機構在幹預壹段時間後,仍然把孩子放回不利境地。父母的動物本能已經喪失,社會機構的輔助功能無法實現,甚至根本沒有相應的社會機構。不得不說,這將是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