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始建於公元前256年左右,有著2250多年的悠久歷史。2000多年前,舒勤郡長李冰借鑒前人治水經驗,根據當地地理特點,巧妙利用閩江入口處的特殊地形,選擇合適的位置作為堰,利用高差,順應自然規律,在生產工具和施工技術相對落後的情況下,采用熱脹冷縮的原理, 從而鑿除了樁,劈開了雷宇山,跨過了“第二條河”(丹江、鑒江現為沿河而行,經過兩年的開發,已成為集防洪、灌溉、交通、發電、水產養殖、旅遊、城鄉工業、生活用水於壹體的大型水利工程,綜合效益巨大。 都江堰歷史悠久,效益巨大,開創了中國乃至世界水利工程的先河。青城山是中國道教創立的聖地。它根據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形態進行了創新,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中國的國教,具有突出的文化價值和前所未有的開拓性。
都江堰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在世界科技史上獨樹壹幟。
李冰創建的都江堰,正確處理了余醉分水大堤、沙飛堰溢洪道、寶江口取水口等主體工程之間的關系,使它們相互依存,功能互補,巧妙協調,融為壹體,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統工程,共同發揮調水調沙、泄洪排沙、引水清淤的重要作用,確保不缺枯水,不發生洪水。具體來說,魚嘴導流堤是用來從綿江引水灌溉的。枯水期,綿江60%的水自動引入內江,40%排入外江。發生洪水時,60%的水自動排入外江,40%引入內江。都江堰建在綿江的轉彎處,綿江到達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層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多的底層水流向凸岸,將大部分洪水從外河沖下來的泥沙排出。少量進入內江的砂石,借助延伸至河中心的虎頭巖的支撐、寶井口的約束和“留樁”頂進,將大部分砂石從飛沙巖和人字堤排入外河,防止寶井口取水口和灌區幹流淤積;利用瓶口取水口控制來水量,既保證了灌溉用水,又避免了過多的洪水湧入內江灌區,造成災害。都江堰可以自動調節進入灌區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隨人”,成為天府糧倉。都江堰是成功利用自然彎道形成的流體重力自動引水、泄洪、排沙的典範。修建堰時,李冰還在河中埋石馬作為淘灘標誌,並設“三石人”觀測水情波動,開創了中國古代水情測量的先河。歷代都非常重視都江堰水利工程,逐步完善管理機構,建立年修和防洪維護制度,積累和總結了“六字公式”、“三字經”、“八字格言”等寶貴的治水經驗,使古堰不斷發展。兩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了如此偉大的科學成就,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之最。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李希霍芬1.833-1.905)稱贊“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舉世無雙”。1 986期間,國際灌排委員會秘書長Franjem和國際河流泥沙學會各國專家考察了都江堰,對都江堰的科學灌溉和排沙功能給予了高度評價。1 1999年3月,聯合國人居署官員訪問都江堰,建議都江堰水利工程參加2000年聯合國“最佳水資源利用和處理獎”。
青城山道教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文化劃時代的傑作,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中國道教自青城山建立以來,道脈倍增,逐漸從山內擴展到山外,乃至全國。從此以後,龍虎山的天師都來青城山祭祖。金代時期,青城山是巴蜀道教的中心。青城山道士杜光庭註釋傳播老子學說,研究整理道教學說,被道教界稱為“扶立教,壹人天下”。1995年,全國全真教務學堂在青城山舉行。因此。青城山道教對中國道教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立,是中華民族優秀智慧的偉大創造,是科學管理和維護的結晶。李冰借鑒古蜀人治水經驗,就地取材,采用“竹籠”、“漂流”、“幹卵石”、“羊圈”等獨特的工程技術,每年進行防洪和年修,經濟有效。都江堰是壹項獨創的河流工程技術,廣泛應用於黃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防洪搶險。自漢代以來,它在控制突發性洪水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壹科學原理至今仍被廣泛用作抗洪搶險的先進方法。都江堰是中國水利工程技術劃時代的傑作。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是石天道教的祖山和祖庭。
公元143年(漢安二年),道教創始人張玲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宅,以先秦的“黃老之學”創立了“稻道五門”。在張玲的“羽毛山”中,青城山被命名為道教的發源地和石天道的祖山和祖宅。漢晉時期,道教逐漸興盛,範長生遷居青城山,幫助李雄建立韓成政權。蜀國壹時安定繁榮,石天道教成為韓成政權和蜀人的精神支柱。公元618-907年間,道教受到唐朝的崇拜,中國道教進入鼎盛時期,尤其是青城山。唐僖宗封青城山為伊稀公,拜草,命青城山修復靈寶道場,周日設廟二千四百座(道士設壇)。至此,道教在中國的發展進入全盛時期,山中道觀40余座,已演變為七大門派。9世紀後期,道教學者杜光庭對道教各派進行了深入研究,成為大師。他在青城生活了近30年,寫了大約30本書,250多卷。他是道教理論的集大成者,影響了中國和東南亞各國的道教名山,成為“道教領袖”之壹。五代時,道教音樂進入宮廷。《流水》,清城張空山道士所錄的壹首古琴曲,1 977年被美國錄制在壹張鍍金唱片上,被“旅行者二號”飛船帶上太空,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人類的知音。現在,青城山仍然是在中國推廣道教文化的主要場所。中國道教協會於1.995年在青城山舉辦了中國全真教第二屆宣講減法會,全國道教名山方丈出席宣講。青城山方丈、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傅元天當選為全真寺第23代傅元天大律師繼承人。青城山的道教古建築保存得如此完好,實屬罕見。
青城山-都江堰是世界上亞熱帶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最完整的地區。
青城山-都江堰位於橫斷山脈北段的川西高山峽谷,是世界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區域。這裏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山巒起伏,坡陡谷深,氣候溫暖濕潤,地質歷史悠久,生物種類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