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聯系不上,在看守所兩個月,說明涉嫌犯罪案件已經被批準逮捕,說明檢察院認為其有犯罪事實,有證據證明。簡單來說就是後面被判刑的可能性比較大。在這種狀態下,除了近親屬委托的辯護律師可以去看守所見他,其他人不能見他,也不能聯系他。妳知道具體是什麽案子嗎?最好能簡單描述壹下,幫助妳分析判斷。建議委托專業的刑事辯護律師介入,結合具體案件情節和證據開展有針對性的有效辯護工作,爭取從輕、減輕處罰,在符合壹定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爭取取保候審和緩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壹百九十六條壹切判決都應當公開宣布。當庭宣判的,應當在五日以內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判的,應當在宣布後立即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送達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第壹百九十七條判決書應當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並寫明上訴期限和上訴法院。這個罪犯已經在看守所呆了六個月了,還沒有被判刑。沒有沒有時間限制的法庭嗎?刑事拘留的期限不能是六個月。拘留期滿後,可以變更逮捕等刑事強制措施。拘留時間短不代表刑事責任輕。對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壹般需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判決等程序,以確定行為人是否有罪、犯了什麽罪、應當追究什麽刑事責任。
壹般情況下,刑事訴訟中最長羈押期限為14天。流竄作案、多次作案、團夥作案的重大嫌疑人,最高可拘留37日。逮捕後,偵查階段的羈押期限壹般不得超過兩個月(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審查起訴階段的羈押期限壹般為壹個月(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人民法院審理公訴(壹審)案件,應當在受理後兩個月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特殊情況可以延長)。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兩個月以內(有特殊情況可以延長)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