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律師諮詢 - 高空墜物:籠罩在蚌埠市上空的痛

高空墜物:籠罩在蚌埠市上空的痛

關註高層住宅的“副作用”(④)

墜物:籠罩城市的痛□本報記者李靜

前不久,四川壹個孩子被從天而降的鐵球撞倒,不幸身亡。事實上,隨著現在城市高層住宅的逐漸普及,高空墜物作為壹種不安全、不文明的現象,也出現在我們身邊。部分建築存在高空墜物隱患,部分市民存在高空拋物的不文明行為。有時候,是住在高層的居民把樓上的雜物隨意亂扔,有時候,是放在陽臺上的花盆等雜物被風吹落。不管是什麽原因,高空墜物已經成為“籠罩在城市上空的痛”,不僅困擾著市民的生活,也威脅著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如何消除籠罩在妳我頭上的安全隱患?

搬新家是壹件喜事。然而,對於搬進金隅名城的張女士來說,搬進新房沒多久,卻有壹件事讓她感到很苦惱。

壹天,張女士像往常壹樣在陽臺外曬被子。沒想到,當她下班回家收被子時,眼前的壹幕讓她驚呆了,被子上沾了很多臟垃圾。張女士住的樓,11層,有幾十戶。樓上哪戶扔的?沒辦法確定“我有懷疑過哪個鄰居愛扔垃圾,但是監控拍不到,也沒有證據。”壹氣之下,張女士拿著被子找物業公司反映,但由於無法確定是哪戶扔的,物業公司也很為難。

不知道是哪個鄰居扔了垃圾,堵了我的心。清大德仁小區的物業公司也遇到過這種苦惱。負責該住宅區的大成物業經理陳穎說,就在物業辦公樓旁邊的樓上,壹些素質有待提高的人扔掉了他們的生活垃圾。“晚上丟了,監控很難拍,早上打掃完只能馬上清理。”

陳穎說,由於樓下位於綠化帶內,丟棄的垃圾經常落入綠化帶內,並未出現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車輛損壞。

相比之下,家住濱江外灘花園的市民梅小姐就有點吃虧了。65438年2月6日淩晨,梅小姐像往常壹樣出門上班,剛到樓下。眼前的壹幕讓她目瞪口呆:她的車前壹天晚上停在小區的臨時停車位上,天窗玻璃被壹扇金屬門砸碎。看著新車破碎的玻璃,梅小姐又心疼又氣憤,但又忍不住壹陣恐懼。“如果當時剛好有人走到這個位置,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梅小姐當即選擇拿起電話報警。延安派出所民警迅速到達現場取證。當時出警的周姓民警介紹,從現場看是墜物。但由於小區的監控攝像頭沒有捕捉到“罪魁禍首”墜落的起點,所以很難確定是哪戶居民、人為拋物還是雜物墜落。

“我咨詢了律師。如果我想被追究責任,我可以走法律程序起訴整棟樓二樓及以上的住戶。但是,權衡修車費用和花費大量精力打官司,最後不得不承認自己運氣不好。”梅小姐極度郁悶。

記者從司法部門了解到,近年來,因為高空墜物打官司的案例不在少數。不過,和梅小姐、張女士壹樣,記者隨機走訪的多個小區,都或多或少出現了這種情況。有居民告訴記者,今年7月20日,百大基廣場定遠公館1號樓外墻皮從30多層掉下,砸壞了停在路邊的幾輛私家車,也砸斷了壹些行道樹。

高空墜物真的防不勝防,危險似乎無時無刻不籠罩在居民的頭上。

像壹個打結的結。

高空墜物會造成多大傷害?

根據科研數據,從四樓扔出壹個30克的雞蛋,會給人壹個腫包;從八樓扔下去能破頭皮;從18樓掉下來可以砸碎人的頭骨;從25樓掉下去會當場斃命。壹塊拇指大的小石頭,掉在四樓可能會傷到人的頭皮,掉在25樓就會直接致人死亡。

隨著城市空間的日益緊湊,我們身邊的高層建築越來越多,廣告牌、空調、花盆等高空懸掛物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也在增加。高空墜物並不少見。從天而降的物體,小到紙巾、石核、牙簽,大到衣架、花盆,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窗扇、鋼板、廣告牌,成為社會安全隱患,影響市民的居住環境和生命財產安全。

“造成嚴重人身傷害的,要負刑事責任。”崔律師表示,在這類案件中,證據的提供非常重要。“如果受害人確實受到了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並且能夠提供監控錄像、證人證明材料等證據,壹般可以獲得相應的賠償。”

據了解,目前法律規定高空墜物是:“從建築物上拋擲物體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物體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外,對可能造成損害的建築物使用人予以賠償。”但近年來,全國各地的高空墜物,往往導致嚴重後果後才得到處理和重視,剩下的大多不了了之。

人們越來越關註安全開銷。而取證難,往往成為快速解決高空墜物問題的瓶頸。

“對於墜物,尤其是高空投擲,

我們曾經對該物業的個別住戶有所懷疑。有時候保安會上樓提醒,敲門警告,但壹般沒有直接證據對方是不會承認的。金隅市保安負責人吳說。

吳介紹,為了抓到潑生活垃圾的人,他們曾經調過小區的攝像監控設備,但是調完之後有壹段時間沒能拍到這種行為。“監控也要保證日常使用。當它調整回正常角度時,不知道什麽時候會突然出現拋物線。”

“由於缺乏監控設備,很難核實肇事者;沒有嚴重後果,往往很難引起重視。”安徽金融學院安徽社區研究院研究員雷博士說。

系統懲罰和鄰裏關愛並舉

65438+2月19日下午,吳芳韌帶帶著幾名保安再次爬上小區壹棟樓的二單元平臺,清理散落在上面的礦泉水瓶等垃圾。老吳燦記不清有多少次他帶著保安去做高空清掃的清潔工作了。每隔半個月左右,他們會移動梯子重復這種清潔。

另外,他們在每棟樓裏都貼了壹個提醒,嚴禁高空拋擲物體。每天巡邏時,保安會拿著喇叭提醒業主註意高空墜物,不要往樓裏扔雜物。

為了防止高空墜物,相關管理部門也對物業公司的管理提出了多項要求。經開區物業辦主任王恒昌表示,物業公司在消除安全隱患的同時,需要盡到警示義務。“按照規定,安裝在窗外的衣架也是不允許的。但實際上,相當壹部分業主不聽物業公司勸阻的提示,為高空墜物埋下隱患。”

高空墜物作為全國很多地方的普遍現象,並不是當地的特色。無論是有意識的高空拋物,還是無意識的高空墜物,如何減少墜物,防止事故發生,是市民最關心的話題。

市委黨校馬列教研部副教授陳曉傑認為,在整治高空墜物方面,可以借鑒香港的做法。香港規定“如有人從建築物上墮下任何東西,或容許任何東西從建築物上墮下,對公眾地方內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險或傷害,則墮下或容許任何東西墮下的人即屬犯罪,可處罰款1萬港元及監禁6個月”。此外,為了有效執行法律,香港還成立了“高空拋擲物偵測特別特遣隊”,對高空拋擲物進行監控。

“從小區的角度來說,首先是物業要加強監管,做好樓房外墻的檢查和維護,安裝攝像頭,全方位監控。政府部門要加強問責。”她建議,在加強宣傳、嚴格管理的同時,也要完善社會賠償制度,如意外險、意外基金、無過失賠償制度等。

調查中,金隅社區誌願者王秀梅告訴記者,近兩年來,隨著文明城市創建的推進,張弓山村故意拋物的現象幾乎絕跡。“過去確實有很多。現在我們的社區如此幹凈整潔。誰願意隨意亂扔?況且我們鄰居認識多年,誰亂丟垃圾都能被鄰居立刻發現制止。”

在金域社區誌願服務站站長張看來,解決老舊小區“拋物”問題的法寶,來自和諧融洽的鄰裏關系。“鄰裏情”只是她目前推動社區誌願者活動的重點之壹。“鄰裏相處融洽,知道彼此心意相通,自然會註意考慮細節。比如洗好的衣服滴落會不會弄濕樓下的被子?花盆會不會不小心被窗臺碰掉了?”

“不要以小惡小。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時刻文明自律,增強公民的責任感。這種現象會逐漸消除。”張對說道。

結論

衣食住行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話題。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住房是寄托人們生活感受和期望的關鍵壹環。當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築在城市拔地而起,當我們搬到有電梯的高層住宅時,當入住的喜悅褪去,高層住宅的安全管理、鄰裏關系等“副作用”逐漸顯現。從10開始,已經兩個多月了,我們的高層住宅系列文章也接近尾聲了。但是,隨著城市發展變化的步伐,衣食住行任何壹個環節的新變化、新問題、新常態,都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部門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逐壹解決。在普遍關註社會的道路上,我們的目光永遠不會停止,我們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編輯王)

  • 上一篇:佛山市律師協會的專門委員會
  • 下一篇:鼓樓叫刑事訴訟律師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