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壹個月沒有公開信息
“當時,我熟悉的人都在往外跑。平時坐公***汽車到鄭州,最多也就20元,如果討價還價,還能少不少,那天,到鄭州每人100元,不還價……”7月21日,回想起“逃難”時的情形,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居民張軍(化名)依然流露出無奈的表情。
河南開胸驗肺農民工張海超,經職業病防治專家診斷,確診為“塵肺病”
汽柴油價29日起每噸降220元
[降價後仍與國際油價有超7美元價差][更多]
·中石化原董事長陳同海被判死緩放棄上訴
·上海樓房倒覆事故6名責任人被刑拘(組圖)
·吉林通鋼股權調整引發打人致死群體性事件
·山東寧陽農信社多家儲戶數千萬存款丟失
·杭州飆車案受害人譚卓父親向檢方申請抗訴
·推廣 | 免費下載安裝 免費用超強炒股軟件
日本留學生:我寧願當日奸
[新聞八卦掌:賈君鵬回家][壹周傳媒重點]
·深度 | 大褲衩與小蠻腰:為啥幽地標的默
·軍事 | 張召忠將軍盤點中俄聯合反恐軍演
·博客 | 趙忠祥越墮越快樂 曾軼可站錯了
·論壇 | 壹位民工給快女曾軼可的壹封情書
·推廣 | 中信信用卡免費申請 即獲QQ會員
張軍說,7月17日,杞縣不少人往外跑,都在傳著“杞縣核泄漏了,人壹碰到就得怪病,治不好,可能要爆炸”之類的話。他看到,路上都是車,有大客車、小汽車,還有拖拉機,上面都是人。
讓杞縣居民“逃難”的誘因,是壹個被當地政府認定為“謠言”的傳言,但這個謠言與壹個多月前發生的壹起與輻射相關的事件有關。
事故真相
放射源並沒有泄漏
據了解,6月7日淩晨2時,杞縣利民輻照廠在完成輻照辣椒粉作業後,進行降源時,因貨物落在存放放射盒的鉛井口上,導致裝有放射源鈷60的放射盒無法正常回到鉛井內,結果使得放射源壹直處於工作狀態之中。
記者了解到,杞縣利民輻照廠是1997年成立的壹家民營企業,主要用鈷60對方便面調料包、辣椒粉、中藥材、大蒜等進行輻照滅菌,該廠持有環保部頒發的輻射安全許可證。通常情況下,放射源被放在墻壁厚達兩米的水井輻照室內,進行輻照加工時,通過遠程控制將放射源從水井中提出,用完後再放回。
6月14日15時許,輻照室內接受輻照加工的辣椒粉由於放射源的長時間照射,溫度過高自燃。在消防及環保部門采取灌註水等措施後,引燃物於當晚24時得到控制。
6月15日,環保部核安全司放射源處及北方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派出專家組趕到現場指導,此後西南科技大學編制出“機器人降源處置方案”,待專家評審論證並報經環保部審批後,即可開始處置。
事故發生後,利民輻照廠廠長王世強壹直在廠裏居住,他認為放射源沒有泄漏,安全絕對沒有問題。他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因為輻射溫度過高導致貨物發焦,但即使是1300℃的環境,放射源也是安全的。
“等機器人來了,把放射源放回去,就解決了。”王世強希望平息社會上的謠言。
政府沈默
群眾誤解紛紛“逃難”
杞縣有關負責人說,事故發生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並在第壹時間通報了上級有關部門。上級部門反應也非常迅速,於事發當日上午就派相關人員前來了解情況,最終上級環境部門認定,沒有危險。既然沒有危險,也就沒有必要去小題大做,也沒有大張旗鼓地公布信息。
對當地政府的這種態度,不少群眾並不認可,“領導知道沒有危險,可我們老百姓不知道呀!為什麽不能向群眾進行說明呢?”
“杞縣核泄漏了,特別危險,沒準還會爆炸。”“快跑啊,要核爆炸了!”“輻射到了會斷子絕孫的!”……令當地政府想不到的是,事故發生不久,與此有關的謠言不僅在群眾中愈傳愈烈,互聯網上也出現了很多造謠的帖子。
“現在科學家已經沒有辦法了,許多外國的科學家都過來了,可還只是坐以待斃!都沒有招了,有些科學家來到後,看到沒有辦法弄好,都嚇的飯都不敢吃,當天來當天坐飛機走!生怕核氣傳到他們身上……”7月14日,互聯網上的這個帖子把杞縣人原本焦慮的心徹底搞亂了。更為嚴重的是,7月17日,許多群眾逃離家鄉,前往附近縣市“避難”。
據當地人介紹,當晚杞縣城裏大有“十室九空”之勢,出縣城的路上堵得動不了,到處都是車,車上都擠滿了人。
張軍說,當天下午,有親戚給他打電話說:“前陣子出事的輻照廠要爆炸了,專家帶來的排險機器人都被燒化了。我也不相信,但萬壹是真的,後悔都晚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出去躲躲吧。”
在這種心理下,他開始外出找車。出了家門,他才發現大街上都是車和人,出縣的幾個路口堵得厲害,街上的不少店鋪也關門了。再給親朋好友打電話,但打了多次也打不通,總是線路忙。
“這時,我才真的害怕了。我回到家裏,把值錢的東西簡單收拾壹下,就帶著家裏人出來了。”張軍說,在縣汽車站,平時10元錢到開封的車票漲到了80元,到鄭州100元。公***汽車好不容易出了城,但路上車太多,就堵在轉盤處,他決定先到鄰近的商丘市睢縣親戚家躲躲。
“下午5點多,我的手機收到了縣政府發來的‘不要聽信謠言,壹切安全’的信息,但不少人還是半信半疑。”張軍說,他們到達睢縣縣城時,旅館全都爆滿,基本上住的都是杞縣人,有些住不上旅館的,只好在街頭露宿。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杞縣周圍的開封市、開封縣、蘭考縣、民權縣等地,7月17日晚上都有不少杞縣人露宿街頭“避難”。當晚,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對此事提出明確要求,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秦玉海連夜赴杞縣指揮處置。
信息公開
原來是虛驚壹場
“政府並沒有想封鎖消息!”杞縣縣委有關負責人說,7月12日下午,開封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杞縣利民輻照廠放射源故障出現以來的處置情況,環保部專家認為河南省有關部門措施得力,放射源沒有發生任何泄漏,沒有對周邊環境造成放射性汙染,也沒有任何人受到輻射傷害,確保了放射源處於安全狀態。
此時,距事故發生之時已逾壹個月時間,杞縣官方的說法很難讓人認同。
7月16日,國家環保部指派核安全司核技術管理處處長帶領專家及機器人趕赴杞縣利民輻照廠,目的是利用機器人進壹步摸清放射室內的詳細情況,為制定完善“機器人降源方案”提供技術支持。7月17日上午,遙控機器人進入輻照室內探查情況,以便制定維修方案。
“7月17日當天,機器人開始實施降源處置預案,中午有人發帖,稱放射源會引發爆炸,這個消息對群眾的心理再次產生了影響。當日下午,杞縣縣委、縣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動員鄉裏的幹部到各村勸阻群眾,做好解釋工作。”杞縣縣委有關負責人說。
17日下午,杞縣政府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向大家通報情況,當晚9時,杞縣召開新聞發布會,再次澄清事實真相。
據介紹,7月17日晚,開封市公安機關對造謠者立案偵查,迅速查清了謠言源頭及傳播途徑,抓獲了5名造謠者。
公安機關調查發現,7月14日,開封居民張某從壹家網站論壇上轉發壹個帖子。7月18日,公安機關將造謠者張某抓獲。張某承認,他本人在並不知道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就轉發了帖子,表示十分後悔。7月18日,公安機關以涉嫌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將張某刑事拘留,另外4名傳播虛假信息者分別被公安機關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治安處罰。
7月18日,外出“避難”的杞縣人知道事實真相後,開始返鄉。不少居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18日傍晚,急於返回家鄉的杞縣人堵在了杞縣與開封縣交界處,把進縣幹道堵了個水泄不通。”
“當時聽有人說輻照廠要爆炸,我們就跟著跑出來了。後來聽政府說沒事,就又回來了。杞縣畢竟是自己的家鄉啊!沒有危險誰願意往外跑?原來是虛驚壹場!要是政府早點說沒事就好了,不管出現什麽情況,老百姓最相信的還是政府。”壹個居民對記者說。
記者觀察
如何讓公眾第壹時間獲得權威信息?
壹起並不復雜的事故,卻演變成壹次大規模的“逃難”事件。不少人認為,謠言是這起事件的罪魁禍首。
也有不少人告訴記者,6月初,輻照廠出事故以後,幾乎全城人都知道,大家心裏惶惶不安,到處打聽有沒有危險。人們傳來傳去,話題就壹個,就是泄露以後的危險。後來,越傳越邪乎。政府也沒有及時辟謠,大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他們向記者證實,直到6月中旬,輻照廠內的貨物自燃引發大火後,大部分杞縣人才真正開始害怕起來,有的開始外出躲避,壹部分有條件的居民開始把家裏的小孩送到外地。
他們中的不少人上網時,發現網上有帖子稱杞縣發生了“核泄漏”,再上網時,帖子又全被刪除了,他們開始懷疑政府封鎖了消息。
“謠言就是未經證實的信息。如果證實,謠言也就不叫謠言了,成了真相,或者在真相面前湮滅。杞縣‘核泄漏’這個漏洞頗多的謠言,竟然以訛傳訛,在當地造成如此大的影響,這不能不說是壹件值得好好反思的事情。雖然現在謠言已經得到了平息,但通過這件事,卻給我們的政府部門提了個醒:到底該如何應對突然爆發的謠言?”鄭州大學壹位學者說。
“謠言有壹個公式,即謠言等於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在這壹公式裏,謠言的產生和效應,跟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在兩個變量中,只要任何壹方趨近於零,謠言也就不會存在。”這位學者認為,謠言止於公開,自然是越早越好,如果能把謠言消弭於萌芽狀態最好不過,公開完全可以消除事件的模糊性,從而讓謠言失去存在的基礎。
河南壹位法律界人士認為,2008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依法公開政府信息是各級行政機關的壹項重要職責和基本義務,對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以及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
“該條例最根本的突破,就是把信息公開變成政府的法定義務。政府信息公開相對於我們傳統的管理方式和治理理念來說,是壹個革命性的變化。條例規定,如有影響穩定或者是不全面、虛假的消息,政府應發布及時準確的消息來澄清。在某種程度上是公***管理和危機處理的範疇。”這位法律界人士認為,從政府危機處理來說,在信息化、網絡化的社會發展背景下,人們對法律的需求增加,權利主體意識提高,應更加知道信息公開的重要性,讓公眾有多元的渠道獲取信息。
也有專家認為,壹些官員習慣出事後封閉信息,但各種渠道傳遞的信息早已滿天飛,信息公開是任何人都無法回避和阻擋的潮流。在多元信息存在的時代,政府應早壹些站出來說話,稍晚壹點,各種傳言就會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