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會接觸到更多的施工機械設備,傷害事故也時有發生。勞動者因工受傷,可以申請工傷認定。如果單位拒絕賠償,協調不成,勞動者要走法律程序維權。那麽,申請工傷賠償需要律師嗎?在民事賠償案件中,律師可以更好地維權。讓我們來看看邊肖的觀點。
1.申請工傷賠償需要律師嗎?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有下列情形之壹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1,用人單位不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
2、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機構未履行相關協議或規定的;
3.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工傷認定後,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和鑒定結論作出後,才計算壹年訴訟時效。如果訴訟時效真的過了,可以找律師當面給妳提供法律幫助,訴訟時效可以延長。如果壹年內連續向對方主張,那麽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主張過,訴訟時效也中斷。
二、如何申請工傷賠償?
應先申請工傷認定:單位未在壹個月內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職工應在1年內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後,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傷殘鑒定),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具體傷情確定傷殘等級,再根據傷殘等級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
工傷待遇主要包括醫療費、護理費、住院夥食補助費等。,待遇期間工資不變;構成傷殘等級的,有壹次性傷殘津貼;構成傷殘等級並解除勞動關系的,有壹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壹次性工傷就業補助金。
三、工傷期間工資如何支付?
1.職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帶薪停工期間,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原單位按月支付。
2.帶薪停工期壹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特殊的,經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後,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
3、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可見,工傷賠償是職工合法的勞動保障,勞動者繳納社保,包括工傷保險。勞動者向單位索賠工傷,如果要走仲裁或訴訟,最好請律師代理,這樣可以更好地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邊肖關於工傷賠償是否請律師的問題分析,請律師的費用在庭審結束後由敗訴方承擔。
有法律問題嗎?池州律師在線為妳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