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律師諮詢 - 小悅悅事件的法理分析

小悅悅事件的法理分析

希望我的回答對妳有幫助,謝謝~

近日,廣東“小嶽躍事件”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我們壹方面譴責18冷漠的路人,另壹方面也在反思和討論,尋找解決摔倒不扶的出路。有人說,從毀滅必須受到立法的懲罰,有人說,有必要獎勵那些做好事的人,還有人說,他們應該為那些因為做好事而受到委屈的人提供幫助。這樣能解決掉不扶不扶的社會問題嗎?

從毀滅的信念可能適得其反。

“小悅悅事件”發生後,冷漠的路人受到嚴厲譴責。壹些律師和學者建議,應該嚴懲自暴自棄者,這不僅可以滿足社會救助的需要,還可以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在我看來,道德的法律化必然有其限度,超過限度的法律要麽無效,要麽不合理。以我國目前的社會現狀和人們的道德水平來看,把自取滅亡的行為定為犯罪,未必能促使人們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在中國目前的社會狀況下,這壹制度的實施不僅不會讓更多的人得到幫助,反而會讓更多的人因為得不到幫助而遭受更多的傷害或者死亡。這是因為,在from ruin被定義為犯罪之前,雖然經常出現無人援助的冷場,但中國人的圍觀也有很強的信號功能。很多時候,壹些有德之人,比如軍人、學生,很多時候都是靠這個信號去發現有困難的人,去營救他們。如果自取滅亡被定義為犯罪,人們必然會有他們的對策。因為害怕壹不小心卷入犯罪,人們甚至不敢看需要幫助的對象,比如摔倒的老人,落水的人。最後是沒有圍觀者,所以需要幫助的人不能通過圍觀者被有德之人及時發現,導致更多的人因為得不到幫助而死去。

另壹方面,這個制度使每個人都感到不安全,因此不僅不能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而且使疏遠人。這種冷漠才是真正的人類悲劇。從執法機關的角度來說,從廢墟中識別並追究他的責任需要信息支持,而執法機關從廢墟中尋找又面臨著信息壁壘,這會使制度形同虛設。

很難為那些做好事反對被冤枉的人提供法律援助。

面對問題,有人說要幫助那些因為做好事而受了委屈的人。日前,國內部分律師對連續發生的因救人而被誣陷的案件進行了回應。提議創建“制止冷漠律師聯盟”,如果有人主動救人被勒索,律師團將提供免費法律援助。這自然是好事。對於被陷害的人,有幫助總比沒有幫助好。但問題是,這有多大幫助?我國救人被誣陷案之所以難判,並不是法律適用難,根本原因在於事實。如果沒有攝像記錄,沒有證人,就很難查清事實,律師在事實中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小。相反,在事實已經無法澄清的情況下,律師的這種協助,還可能讓真正的肇事者受益。所以從案件的性質來看,法律援助在這類案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不會像想象中那麽大。

法律必須回應那些設計它的人。

面對摔倒不扶反映出來的社會冷漠,我們該怎麽辦?對冷漠路人的譴責和懲罰,以及對幫助者的獎勵和幫助,能否更好地解決這個社會問題?我們首先要問,是誰創造了這種冷漠?要解決問題,法律必須回應那些被誣陷的人和真正打人的人。否則,我們現在談論的只是壹個口號。

當然,這種反應的前提是社會要有發現真相的能力。如何發現真相?有記者分析了近年來媒體報道的15起摔倒在街上的老人被“陷害”的案件,發現有6起當事人成功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其中兩起是通過監控錄像,4起是通過其他證人。

40%的比例讓我非常吃驚。隨著更多攝像頭的安裝,更多目擊者的出現,更多真相會被發現,誣陷不成功的比例會在50%以上。這種信息應該廣泛傳播,並為潛在的制定者所知。當然,光知道是不夠的,法律還必須回應那些誣陷它的人。法律回應也必須在“更多案件的真相會被發現”的前提下發揮好作用。這種回應包括對被誣陷者的行政處罰和刑事責任。這種懲罰是必要的,因為被誣陷者的行為產生了強烈的負外部性,對他人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可以相信,救人不被誣陷的情況以後還會出現。為了有效解決問題,中國必須有嚴懲被誣陷者的案例。就舉壹個例子,它對潛在制定者的壓制和對民眾的啟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執法部門應該積極執法,不應該因為摔倒的老太太可憐或者悔過就放棄執法。需要註意的是,這種執法才是解決掉不幫社會的關鍵。“高比例的誣陷不成功+誣陷不成功的法律後果+對誣陷不利的案件”的模式,必然會讓潛在的誣陷人不敢冒險。

要查出並依法嚴懲肇事者

除了懲罰被誣陷者,還應采取具體措施,督促真正的加害者主動履行幫助受害人並將其送往醫院的義務。因為如果不是他的逃跑,就不會形成這樣的社會局面。對攻擊者的法律回應可以包括設定嚴厲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考慮設定刑事責任。其中,民事責任中必須設置懲罰性賠償制度,即撞人逃逸者必須承擔受害人三至五倍的醫療費用及其他損失。

還有壹種人,就是那些打人的主動送醫院的人。因為他們堅信不可能有證據證明自己是打人的人,所以假裝是好人。這種人在現實中也會存在,只是因為壹瞬間發生的事情真相無法被發現,所以沒有進入大家的視野。這類人雖然把受害人送到了醫院,但他們的否認行為直接導致了公眾的冷漠反應,其負面影響更為明顯。所以他們要承擔比逃犯更嚴厲的法律責任。當然,與上述被誣陷者的處罰類似,攻擊者作為威脅的法律責任的效力也取決於通過監控錄像和證人證言實現的壹定比例的真相發現。並且目前有壹定比例的真理發現是可行的。(作者是深圳大學法學院教授)

  • 上一篇:固定資產借款合同屬於什麽貸款類型
  • 下一篇:廣東刑事案件有名的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