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戶口又稱戶口,是戶口和人口的總稱,以家庭為戶,以人口為人口。戶口登記的載體是戶口簿,是公安機關戶政管理機構制作的記錄和留存戶籍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件。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國率先建立了嚴格的戶籍制度。“四境之內,夫婦皆名,生者寫,死者切。”還禁止人們自由遷徙,“廢反行”,“使人們沒有自由遷徙的權利”。人要出去住店,必須有官方介紹信,否則客人要和店壹起受罰。秦國通過建立嚴格的戶籍制度,獲得了強大的財稅吸納能力和全國動員能力,贏得了爭霸之戰。秦末,劉邦的軍隊入侵鹹陽,將軍們忙著搶金銀財寶和美女。蕭何首先繳獲秦代的戶籍檔案,體現了他非凡的政治遠見。後來“漢王(劉邦)知天下厄,戶口多少,強弱,百姓疾苦,(蕭)何以得秦書?”
二、戶籍管理的業務壹般包括前提業務、主體業務、分屬性業務三部分:地名管理、行政區劃管理(以上兩項在我國由民政部門負責)、戶籍管轄和戶籍責任區劃分、戶數管理等。,這些都是戶籍管理的前提業務;戶口登記、戶口統計、戶口調查、戶籍檔案管理、居民身份證件管理、常住人口管理、暫住人口管理等。,是戶籍管理的主要業務;人口遷移控制、社區治安管理等。,是戶籍管理的子屬性業務。
第三,戶籍管理在中國具有濃厚的等級制度和階級壓迫色彩,因此具有明顯的封建專制性。然而,現代國家的戶籍管理是公民生活、公共服務、政府行政、國家司法等諸多領域不可或缺的運行基礎。它是國家依法確認和保護登記人合法權益的標誌,其提供的法律憑證和信息服務是公民正常活動不可或缺的前提和交流。它是城鎮管理和其他與社區、居民、人口相關的行政管理的必要基礎,它對身份、權利能力和責任能力的認定及其對管轄權劃分的支持也是各國各種司法活動的必要基礎;它不僅對被普遍登記的被登記人施加可能有利於維護公共安全的心理壓力,而且以個人身份識別、驗證、時空控制、促進鄰裏關系、組織居民自衛等多種方式,有力支持各項公共事業、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