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鞏固禁毒成果長效機制的構建
邊境民族地區禁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鞏固禁毒成果,從根本上消除毒品危害,是壹項長期、復雜、艱巨的任務。因此,我們要在近年來禁毒鬥爭取得成績的基礎上,進壹步探索禁毒思路和對策,使禁毒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取得更大的成效。
關鍵詞:禁毒邊境民族地區和諧社會
雲南邊境民族地區壹直是毒品問題嚴重的地區,也是禁毒鬥爭的最前沿和全國乃至世界禁毒戰爭的主戰場。人民禁毒戰爭開展以來,禁毒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於地理的特殊性,要從根本上消除毒品的危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毒品對邊境民族地區的危害
雲南邊境民族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產地之壹?金三角?販毒的黃金通道和集散地。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來,國際和國內販毒集團和販毒分子將這裏作為他們販毒的首選。中國的對外開放給跨國販毒提供了機會。毒品的危害不僅影響邊境民族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而且影響民族的生存和發展。
它嚴重破壞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影響了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由於吸毒成癮,許多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喪失或削弱,甚至死亡,導致勞動力大量流失,土地貧瘠,無人耕種。雲南省德宏州龍川縣是毒品問題最嚴重的地區。這個縣75%的吸毒者是少數民族。?由於吸毒,德宏已有近萬名青壯年完全或基本喪失勞動能力。?①部分吸毒人員長期偷懶,偷雞摸狗,甚至違法犯罪,嚴重影響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環境。
破壞家庭幸福,影響邊疆各民族發展。在毒品的危害下,壹些原本和諧寧靜的少數民族村舍出現了家庭變故或釀成悲劇。壹是很多未婚女性不想在本地結婚而外出打工或遠嫁;第二,有些已婚婦女因為丈夫因吸毒而分手或丈夫因吸毒而去世後生活無依無靠,不得不拋棄家庭和孩子,遠走他鄉另謀出路;第三,壹些吸毒人員為了籌集毒資,變賣家產,甚至出賣自己的孩子和女孩;然而,95%以上的女性吸毒人員願意出賣肉體換取毒資,成為艾滋病等傳染病的感染者和傳播者,嚴重傷害了民族自尊心,影響了邊疆各族人民的自我發展。
毒品引發的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影響社會秩序。毒品問題是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的根源之壹。據春城晚報2009年6月27日報道,2005年,雲南省法院共受理毒品犯罪案件7079件,占壹審受理案件的23.44%,毒品犯罪案件數量和比例居各類刑事案件之首。②
艾滋病或肝病病毒在高危人群中的快速傳播引發了公共衛生危機。有的吸毒人員因為吸毒致殘致死;肝炎、艾滋病等疾病因註射毒品或用註射器吸食海洛因而感染,並迅速傳播和擴散。2009年10月28日《春城晚報》報道,2009年6月5438+0日至6月5438+0日,雲南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0271例,死亡1432例,包括註射吸毒人員感染率。這些人已成為高危人群,並引發公共衛生危機,對邊境地區各族人民的身心健康、生存和生活構成嚴重威脅。
危及少數民族的生存。在德宏州,截至2006年底,少數民族吸毒人員占全州吸毒人員總數的74.2%。吸毒導致的非正常死亡人數急劇增加,大量女性出走,導致少數民族人數嚴重減少,人口素質下降。例如,龍川縣鏡坡村彭勝二隊連續多年出現人口負增長。
人民禁毒戰爭的成就
2004年6月5日至10月,胡錦濤對雲南省毒品和艾滋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采取有效措施,幫助雲南真正打好壹場禁毒防艾的人民戰爭,確保勝利。?為此,雲南省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人民禁毒戰爭。經過第壹次三年人民戰爭(2005-2007)和正在進行的第二次三年人民戰爭(2008-2010),雲南禁毒鬥爭取得了壹個又壹個的成績。
毒品來源減少,販毒、吸毒人數減少。通過第壹次三年人民戰爭,國外種植罌粟的面積逐漸減少。為鏟除罌粟源頭,國家撥出2.5億專項資金,雲南省撥出9000萬財政資金,幫助毗鄰邊境地區實施罌粟替代種植。堵源截河?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由於販毒活動逐漸減少,中國吸毒人數也逐漸減少。在雲南德宏源?全州吸毒人員1.4萬人,僅龍川縣就有5571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3%。全縣645個村有542個涉毒村,自然村毒品覆蓋率高達82.9%。?④禁毒戰爭後,已降至2.4%。2007年雲南省吸毒人數比2004年下降了25%。
保護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由於禁毒防艾工作的深入開展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們逐步擺脫了毒品的危害,改變了精神面貌和落後面貌,恢復了勞動者創造財富的能力,激發了邊境地區各族人民脫貧致富、走勞動致富道路的鬥誌,有力地促進了生產和經濟發展,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使人民群眾從禁毒鬥爭中直接受益。
社會秩序越來越穩定。人民禁毒戰爭遏制了販毒吸毒違法犯罪的勢頭。據《春城晚報》2009年6月27日報道,2006年以來,毒品犯罪案件數量明顯下降,接案從5685起持續下降到2008年的4830起,從2009年5月的1下降到2243起。由於禁毒戒毒基礎工作的不斷加強,吸毒人數大幅減少,社會治安狀況逐步好轉,為邊境居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創造了有利條件。
人民群眾禁毒防艾意識不斷增強,參與程度大幅提高。各級政府派出駐村工作隊,組織建立基層防控工作領導機構,保持、鞏固、創造?無毒村,民主法制示範村?優秀成果,制定和完善農村法規和公約,鞏固禁毒防艾成果。據春城晚報2009年6月26日報道,雲南省成立於1999?無毒社區?工作以來,到2009年,全省已創建27個?無毒縣?73?無毒鄉鎮工作先進縣?754?無毒鄉(鎮)?。
國際合作初見成效,禁種除源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通過強化和?金三角?周邊國家邊境地區聯合禁毒執法工作,實施罌粟替代種植,增加了當地人的收入。據初步統計,2006-2009年,我國置換企業共投入6543.8+0.6億元。目前,已有100多家企業在緬甸和老撾北部開展替代種植,發展替代產業,實施替代種植項目200多個,種植面積超過300萬畝。
關於不斷鞏固禁毒成果的建議
進壹步提高對禁毒工作的認識。雖然禁毒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邊境民族地區繼續鞏固這壹成果是非常困難的。對禁毒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和重要性要有清醒的認識。
加大投入,鞏固和提高禁毒成效。為不斷鞏固禁毒成果,國家需要進壹步增加禁毒經費,主要用於:改善禁毒儀器設備,提高禁毒效率,保障人員安全;進壹步提高基層組織和禁毒參與人員的工作經費和生活補助;設立禁毒專項基金。增加對在禁毒鬥爭中受傷或犧牲者的賠償;對禁毒專業人員和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幫助他們準確掌握先進的禁毒技術和自我防範技能,盡量避免工作失誤,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強抗藥性。微薄的經濟收入和有限的生活條件導致當地壹些貧困農民容易受到毒販的誘惑,將販毒視為脫貧致富的捷徑,逐漸發展成為以家庭、民族、村民為紐帶的販毒團夥。因此,要不斷鞏固禁毒鬥爭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提高邊境民族的自我抵禦能力,而增強這種能力的關鍵是發展經濟。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人民群眾就會自覺提高對毒品形勢的嚴峻性和毒品危害的認識,自覺杜絕毒品的危害。
加快發展文化、教育和衛生事業,提高國民素質。禁毒鬥爭不是幾年或壹段時間就能完成的,而是壹代人、兩代人甚至更長時間。因此,必須通過加快發展教育和促進文化建設來提高民族同胞的素質,從而提高他們抵禦毒品的能力。壹是在中小學教育中,增加毒品危害和預防的教育內容;二是加大公益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少數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發掘和弘揚,促進他們進壹步提高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歸屬感,增強抵制毒品的自覺性;三是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建立健全公共和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深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群眾因看病難、看病貴而依賴藥物的現象,增強群眾體質,堅決杜絕毒品。
認真履行國際公約,加強禁毒合作。禁毒不僅是毒品的源頭和重災區,還需要世界各國齊心協力,嚴厲打擊吸毒販毒。中國通過近10年的國際合作,在打擊跨國販毒集團、遏制毒源輸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要從根本上消除毒品的危害,還需要長期深入的合作。壹是進壹步擴大合作範圍,讓更多的國家參與國際合作組織,密切合作,共同打擊毒品犯罪分子,鏟除毒源,遏制毒品蔓延;二是進壹步鞏固和擴大替代種植,繼續在緬甸和老撾北部開展罌粟與糧食、橡膠、甘蔗、茶葉、水果等農作物的替代種植。
給…作註解
① ④傅是傑:?關於解決禁毒工作難點的思考?福建公安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②茶影:?嚴打取得明顯成效,但形勢依然嚴峻?,
3梁錦雲:?雲南禁毒現狀分析?雲南警官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 gt& gt& gt下壹頁帶來更多禁毒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