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與辯護律師會見和通信;
3.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提出變更強制措施、羈押必要性審查、羈押期限屆滿要求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申請;
4.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控告監管機關毆打、體罰、虐待、違法使用戒具、違法適用禁閉等侵害在押人員人身權利情形;
5.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生病時得到及時治療的權利;
6.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有通風報信、串供等妨害訴訟行為;
對在押人員人性化管理是未來發展趨勢,對在押人員進行管理教育是看守所的中心任務之壹,而做好對在押人員的管理教育工作,不僅有利於消除在押人員的對立情緒,促進他們的思想改造,而且能夠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並對確保監所安全和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許多地方的看守所都在"嚴格執法、文明管理"上狠下功夫,摸索出許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教育的新方法。
結合監管工作實際,擬就在押人員"人性化"管理工作談點粗淺的認識。 壹、實行"人性化"管理是看守所現代管理理念的重要標誌 1、實行人性化管理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看守所作為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之壹。我國教育改造在押人員的原則是"懲罰和教育相結合",方針是"教育、感化、挽救",這也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監管改造制度區別於歷史上壹切封建社會監管制度的根本標誌,充滿人性化色彩。人性化的管理必然需要人性化的思維模式。所謂"人性化"思維模式,說到底,就是"以人為本"。監管民警必須牢固確立"以人為本"觀念,註重發揮在押人員主動改造的積極性、自覺性,從而想方設法去感化他們,使他們樹立起棄舊圖新、爭取光明前途的決心和信心。人性化思維模式是監管工作中對在押人員實行"人性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礎。 2、實行人性化管理是新形勢下對監管工作的要求。長期以來,看守所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圍繞如何確保監所安全來進行。誠然,安全是監所工作的根本任務,是核心工作,沒有安全,壹切工作都無從談起。但是,隨著"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方略和政治文明建設的大力實施,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快車道,人們的民主意識、法制意識、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在這種情況下,安全已不是監管工作的最高目標,而是壹項最基本的要求,以往"壹看二守三送走"的三部曲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轉變傳統觀念,去探索和實踐新的監管工作方法。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我們的監管工作初步形成了以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法制教育為內容,以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所內教育與所外教育為主要形式的系統化、規範化的教育改造體系,並在穩定監管秩序,轉變在押人員思想,矯正其行為,樹立其改造信心等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管理只是壹種手段,教育才是治本措施。監管工作要適應新形勢,就必須加速由封閉、經驗、粗放的"管理為主,教育為輔"的傳統管理型模式,向開放、科學、文明的"教育為主,管教並舉"的現代教育型模式轉變。完成這壹轉變的關鍵問題就是必須深刻領會對在押人員"教育、感化、挽救"方針的深刻內涵。教育的過程是感化的過程,感化的目的是為了挽救,教育感化的過程就是對在押人員實行"人性化"管理的過程。 3、實行人性化管理是由人的***性決定的。雖然被羈押在看守所的違法犯罪人員情況比較復雜,但作為壹個特殊群體,其人性既有扭曲、質變的壹面,又有作為人的壹般特性不變的壹面。絕大多數人的良知尚未泯滅或尚未完全泯滅。作為人的***性,絕大多數人是可以被感化的。在押人員也是人,這是我們對在押人員實行"人性化"管理的理論基礎。 "人性化"思維在不同行業,不同部門的應用目的各不相同。看守所對在押人員實行人性化管教目的是為了喚起在押人員的良知,樹立他們正確的榮辱觀,使他們懂得人生的價值、做人的標準,激勵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使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是在真心實意的教育他們、挽救他們、改造他們,從而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挽救,提高教育、改造的效能。 二、實行"人性化"管理是看守所現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人性化管理是現代理念在監管工作中的應用,時代性很強,人性化管理作為時代的產物,對我們的監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人性化管理對監管民警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監管民警是對在押人員實施人性化管理的主要執行者。 隨著在押人員文化層次的提高以及犯罪性質的多樣化,對在押人員的教育要求也越來越多。實行人性化管理,必須與在押人員深層次的心理接觸,監管民警只憑以往簡單生硬的說教是不行的。在押人員整體文化結構和法律知識的提高,要求監管民警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和法律水平;在押人員涉及各個階層,與他們的接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求監管民警必須具備廣泛的社會知識,博學多才;在押人員都有不同的心理特點,對他們進行"人性化"教育,就必須找準切入點,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又要求監管民警必須具有心理學知識,敏銳、細致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談話藝術。 其次,人性化管理對監管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境可以影響人。看守所作為在押人員生活的特殊環境,對在押人員的主觀意識、心理行為有著直接的影響力。良好的監管環境能夠引導在押人員將某些消極因素向良性方向積極轉化。對在押人員進行"教育、感化、挽救",就應該提供壹個適合認罪服法、安心改造的環境。 三、實行"人性化"管理在提高看守所監管水平的有效途徑 (壹)轉變觀念,提高素質,是對在押人員實行人性化管理的前提。觀念的轉變本身也是壹種素質要求。對民警素質的要求是綜合性的,包括思想認識水平、政治理論水平、文化水平、法制水平、技能、體能、形象等等。提高民警綜合素質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開展政治理論學習,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科學理論武裝民警的頭腦,解放民警思想,改變工作觀念;開展對外交流活動,開拓視野,增強民警創新意識;開展倫理道德教育,開展法制教育,增強民警的道德理念;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努力提高民警的業務技能水平。 (二)創造環境,營造氛圍,努力創造人性化管理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壹要樹立監管民警的良好形象,規範看守民警的言談、舉止、儀表以及警容風紀,不斷提高執法水平。樹立監管民警良好形象可通過加強教育、崗位練兵和制度約束。二要創造良好的監區環境。通過美化、綠化監區環境,改善關押條件,加強生活衛生管理,消除監室異味、臟亂差現象,為在押人員監室安裝閉路電視、空調等設備,提高監管環境的人文關懷程度和舒適度。 三要加強監區文化建設。堅持對在押人員進行人生觀、道德觀、前途觀以及法制等方面的教育,舉辦在押人員讀書演講、文娛體育、技能競賽等活動,利用廣播陣地、學習園地和小報等提高在押人員的文化素質。通過壹些卓有成效的舉措,在監區內營造健康向上的、有利於在押人員改造的文化氛圍,讓在押人員接受真善美的熏陶。三要重視在押人員合法權益的保障。在押人員入所時,不僅要要求他們認真遵守監規,而且要鄭重告知他們應享有的權利義務。在押人員出所,要填寫《出所調查卡》,以便及時發現工作中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所領導要經常聽取在押人員的意見,發現問題及時改進,確保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為了防止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與成年犯罪嫌疑人***同關押容易造成的"交叉感染",要創造條件適時建立"少年監室",按照未成年人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並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四要加強宣傳,讓社會了解看守所。實行警務公開,可采取向社會公開"八項承諾",聘請社會監督員,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來所視察工作,召開看守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報刊上發表文章,組織公開評議看守工作等方式,向社會和在押人員親屬公開減刑假釋辦法,向社會宣傳監管政策;通過新聞媒體宣傳看守所在管理教育工作中的好做法,以達到宣傳監管工作的目的。五要做好在押人員親屬工作。在社會範圍內,在押人員親屬是對看守工作最為關心的群體。開展人性化教育必須有重點地做好這部分人員的工作,努力消除他們在認識上的偏見和誤解,打消他們的思想顧慮。在押人員入所,可以向在押人員親屬發出《致在押人員親屬的壹封信》和《所長聯系卡》,就"嚴格執法,文明管理"工作向家屬做出鄭重承諾;在押人員親屬也可以直接撥打所長電話或憑此卡隨時找所長反映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以及他們對監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重大節日可以組織在押人員撥打"親情電話",互送節日祝福。對未決在押人員開展"電化教育",用攝像機錄下他們學習改造情況,由民警送到其家中給他們的親人觀看,然後再把親人的囑托錄下來帶回給在押人員。家屬來所,要求接待民警必須熱情接待,文明禮貌,詳細介紹在押人員表現,讓家屬滿意而來,高興而歸。必要的時候,可以邀請在押人員親屬來所***同參與教育活動,效果會更加明顯。六要利用社會力量對在押人員進行幫教。隨著社會法制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監管工作的關註程度逐漸加強,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熱情也隨之增高,借用社會力量對在押人員進行教育改造的環境已經形成。我們在向社會宣傳監管工作的同時,決不能忽視學校、工廠、軍隊、社會團體、人大政協、英雄模範人物以及在押人員親屬等社會力量對教育改造在押人員工作的重要作用。我們可以適時邀請他們來所對在押人員進行幫教。比如說,"三八"婦女節,邀請婦聯的同誌和社會上知名度高的婦女代表來所對失足女青年進行以"自尊自愛"為主題的幫教活動。"五四"青年節,邀請團組織或學校的老師、同學來所為在押青少年開展贈書活動、聯歡活動,也可以邀請社會各界人士為在押青少年舉辦十八歲成人儀式,讓他們真正體會做為壹名成年人的責任,樹立改過自新的信心和勇氣。與學校聯合,為在押人員開辦諸如計算機知識、英語知識、勞動技能等教育培訓活動等等,讓在押人員學到壹技之長。七要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在把社會力量"請進來"對在押人員進行幫教的同時,看守所也要堅持"走出去",積極投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可以組織在押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講團深入學校對在校學生進行法制演講,現身說法,對在校學生進行以"珍惜青春"為主題的法制教育,將看守所建成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特殊學校和教育基地。這樣,壹進壹出,既發揮了社會力量對在押人員的幫教作用,又體現了看守所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實際行動,形成了壹個比較系統完善的社會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