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人說,“七年前就該處理的案子終於明白了。”
證監會明確要求防止企業“帶病上市”,發審委的工作就是對計劃上市的公司進行全面檢查,防止問題公司進入資本市場。
然而,發審委不可能每次都“盡職盡責”。
時間回溯到2010,樂視網提交給發審委的上市資料於當年6月獲得通過,8月登陸創業板。是中國視頻行業第壹股,上市價格超過發行價60%,接近47元。
如果樂視IPO造假,被控欺詐發行,賈躍亭很可能會血本無歸,失去自由。也就是說,如果足夠嚴重,他會被追究刑事責任,離回監獄也不遠了。
壹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告訴中新社記者,這是直通車。如果後期調查發現樂視上市造假,而根據證監會的調查,壹旦發現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極有可能退市。
“如果樂視網的情況和欣泰電氣類似,投資者可以考慮采取後續索賠或者積極等待賠償方案,比如當時欣泰電氣案中興業證券提供的先行賠付。”律師說。
去年,中國創業板見證了第壹只因欺詐發行被強制退市的股票欣泰電氣被處以“不得重新上市”的罰款。
損失怎麽賠償?當時證監會表示將凍結或限制發行人股份減持;欣泰電氣上市保薦機構興業證券出資5.5億元設立先行賠付專項基金;欣泰電氣董事長表示會考慮走破產程序。
那麽,如果欣泰電氣背後是樂視網,賈躍亭現在是不是該想想怎麽走破產程序,樂視上市的保薦人平安證券是不是該開始準備錢了?
上述律師表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規定》第六條,壹旦退市,投資者可以通過民事索賠的方式向樂視網等主體主張賠償,而由於樂視網發行量大,股價差距比較大,索賠金額可能會創下紀錄。
更嚴重的是,如果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被查實,將是刑事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規定:單位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樂視上市時的法人代表是賈躍亭,負責人當然是他。至於情節有多嚴重,現在誰也不知道。調查樂視IPO造假,可以看作是壹種“不走運”,或許會成為中國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契機。
不碎,不立。監管部門應該以此事件為契機,重新審視我國發審制度的細節,以及發審委的具體構成。如果涉案人員能夠受到嚴懲,也將對新的發審委起到示範作用,從而大大減少類似案件的發生。
“如果樂視IPO造假是真的,那真的是壞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壹位研究員表示,欺詐行為欺騙了投資者,給投資者造成了巨大損失。其股價最高曾超過100元,現在只有十幾個停牌。如果復牌,肯定會繼續跌。
根據樂視網2017前三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95億元,同比下降63.6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652萬元,同比下降435.02%,基本每股收益-0.4144元。
所謂的IPO造假,雖然沒有明確的說法,但在市場層面已經有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