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楊三姐本名楊國華,乳名三娥,因排行第三,人稱“楊三姐”。1902年出生於河北灤縣甸子村(現灤南縣青坨營鎮甸子村),生前系唐山市、灤南縣政協委員,1984年逝於灤南縣倴城鎮雙柳樹村,享年82歲。
楊三姐,本名楊國華(村裏人又稱楊三娥),1902年出生於灤縣甸子村壹個雇農家中。她生性耿直,敢作敢為。
幫助楊三姐打官司的律師周永清得罪了當地官員,出於無奈,放棄了縣衙“代書房”的職務回到家鄉。
楊三姐知恩圖報,主動上門拜認周為義父,與其兩個女兒結為姐妹。哪知家鄉有些人並不理解,散布流言蜚語,說楊三姐是出賣貞操才得到周律師的幫助,本來與她親近的同村姐妹也開始疏遠,楊氏家族甚至把她捆綁在祠堂前的大樹上興師問罪。
擴展資料:
“楊三姐告狀”的故事,先有鼓詞《楊三姐告狀》,後有評劇《槍斃高占英》,最後才定名叫《楊三姐告狀》,由成兆才創作於1919年秋天,80余年來壹直盛演不衰。
藝術畢竟是藝術,那麽,楊三姐告狀的原始細節與藝術創作有哪些不同呢。
告狀主角是兄妹倆:
為楊二姐申冤告狀自始至終是兄妹倆兒,即哥哥楊國恩和妹妹楊三娥。成兆才先生為了突出楊三姐的形象,把頭次告狀寫成了楊三娥獨自闖堂喊冤,沒有提及楊國恩。
劇中寫到楊三姐第二次告狀,牛成偏袒高家,楊三姐氣憤至極,拔出尖刀就要自殺。其實真實情況是楊三姐懷揣著剪刀,並非殺豬尖刀。
揣剪刀原意也並非為自殺之用,而是為了防身。因當時從甸子村到灤縣縣城有近百裏的路程,又要走很多鄉間小路,攔路搶劫的事時有發生,拿剪刀是為了自衛。
戲劇中漏掉了高家找中人說和了事的過程。楊二姐被害後,高家的人大都跑到唐山等地躲避風頭,只剩下高貴章和高占英在家中支撐門戶。為逃脫罪責,他們仍然四處活動,串通村、鄉頭面人物到楊家進行周旋。
高家找到高狗莊的村副(跟楊三姐的老家沾帶姑表親)到楊家說和。說“高家把事辦錯了,高占英也挺後悔,可又沒有賣後悔藥的。
再說人死了也活不了,該松松手就松松手吧,別壹條道跑到黑。高家拿了個章程,若是答應不再告了,高家便豁出錢來,給楊家買二十畝地壹頭牛。這樣若是還不中,高家就花錢給楊母買個丫頭,侍候到終身。”
楊三姐說:“我媽可沒有那麽大的福分!若想我們不告,除非重新發喪我二姐,開吊(壹種隆重的葬禮),讓高占英壹步壹磕頭把我二姐送到墳裏去。”高家也不會答應這個條件,如果答應就等於承認楊二姐是高家害的,開吊也會使高家人財兩空。
人民網-《楊三姐告狀》背後真實事件:告狀主角是兄妹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