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律師諮詢 - 羅伯斯庇爾筆下人物的生活

羅伯斯庇爾筆下人物的生活

馬西米蘭,5月6日,1758。羅伯斯庇爾出生在法國其他省份的壹個律師家庭。當他出生時,法國正處於“太陽王”的孫子路易十五的統治之下。嚴格的等級制度把法國劃分成壹個類似種姓的等級社會;第三階層的財富被特權階層肆意騙取,上層社會的鋪張浪費和驕奢淫逸將法國壹次次推向財政破產的邊緣;“太陽王”為法國贏得的榮耀很快在“七年戰爭”中消失;隨著俄國和普魯士的崛起,法國不可逆轉地失去了歐洲大陸的優勢。

羅伯斯庇爾家族像當時的法國人壹樣衰落了。他的母親因難產而早逝,父親也很快離開了家,這給馬西米蘭幼小的心靈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也造成了他壹生孤獨的性格。羅伯斯庇爾壹直給人的印象是不甘落後,處處爭強好勝,喜歡炫耀,語言刻薄,狂妄自大,自命不凡。他也很幸運。11歲時,他獲得了獎學金,在巴黎路易學校學習。他生活貧困,但學習努力。1781年獲得巴黎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後回到家鄉阿托伊斯當律師,直到1788。不可否認,羅伯斯庇爾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1770年,阿拉斯當地壹位牧師授予了壹筆獎學金,羅伯斯庇爾來到巴黎路易國王學院學習。他在學校的朋友包括卡米爾·德穆蘭(Camille Demoulain),他是日後法國大革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壹。羅伯斯庇爾刻苦學習,拉丁語和希臘語成績優異,得到了“羅馬人”的綽號。1775年,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在登基儀式後經過學院,羅伯斯庇爾代表全校朗誦了老師寫給國王的拉丁文獻詞。1780法學院畢業,1781獲得法學學士學位。

巴黎的學習對羅伯斯庇爾影響很大。可以說,活躍的巴黎給他帶來了活躍的思想,點燃了他的叛逆之火。羅伯斯庇爾11歲開始接受法學教育,深受洛克、孟德斯鳩和盧梭的影響,尤其是盧梭。盧梭向往的是壹個維持私有制、沒有貧富之分、沒有等級制度、充分自由的小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他們可能都出身於資產階級的下層,都經歷過艱難困苦,這讓他們的思想更容易接近。後來,羅伯斯庇爾在《獻給盧梭》中寫道:“我願追隨妳令人肅然起敬的腳步,即使我不能永生;如果我能永遠忠於妳在壹場史無前例的革命所創造的危險事業中的工作給我的啟示,我將感到幸福。“從羅伯斯庇爾在法國大革命中的言行來看,人們可能認為他是在實現兩個人的平均夢想。羅伯斯庇爾大學畢業後成為壹名律師,積極幫助無助的普通人,這讓羅伯斯庇爾對“法律”有著特殊的感情。當他看到法國國王可以用“美座”褻瀆法律的神聖性,當他看到第三階級在沒有法律保護的情況下受到封建特權的欺淩時,羅伯斯庇爾深深感到建立真正的法律原則、維護法律神聖性的緊迫性。資產階級迫切要求建立可以保護的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小生產者也迫切要求法律可以扶持弱者。法律的作用不應該只惠及特權階層,還應該是社會性的。法國和其他西方社會壹樣,以基督教為主導,認為人性本惡,所以人們不信任人治。所以西方人希望建立壹種工具來約束人性的惡,於是建立壹種普遍的規範來約束人。最後,這種規範進壹步形成了“法”,羅伯斯庇爾不會脫離這種傳統思想的影響。此外,羅伯斯庇爾在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吸收了自然法的精神,所以他認定是法律的精神規定了人人生而自由平等,這是不可剝奪的固有權利,所以他義無反顧地為法國自由平等的實現而奮鬥。

同年夏天,羅伯斯庇爾回到了家鄉。年底,他被阿拉斯泰爾法院錄取,開始從事律師工作。1782年初,他被任命為阿拉斯主教法庭的五位法官之壹。他深受盧梭的影響,經常為明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辯護,成功率很高。1783年,住在阿拉斯附近的德·維澤爾(De Wiezell)因為安裝了富蘭克林發明的避雷針,引起了鄰居的抗議。羅伯斯庇爾在他的朋友和贊助人A-J·貝薩爾的幫助下成功地為他辯護,此案壹度引起全國關註。

羅伯斯庇爾在阿拉斯的生活相對平靜,不時與當地的壹些律師、學者保持聯系,參加當地的文化活動。他被接納為阿拉斯泰爾科學院院士,後來當選為阿拉斯泰爾科學院院長。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將在法國大革命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約瑟夫·富歇,以及他未來在公共安全委員會的同事拉紮爾·卡諾。

1788年,法國面臨經濟政治危機,不斷有人呼籲召開三級會議。羅伯斯庇爾發表了《致阿圖瓦人民的信——論改革阿圖瓦三級會議的必要性》(按當時的劃分阿圖瓦屬於阿圖瓦縣),描述了中世紀以來當地三級會議的歷史,強烈批判阿圖瓦貴族奪取本應屬於人民的權力,剝削壓迫普通民眾,呼籲制度改革。文章中仍以恭敬的語言提及路易十六。皇室宣布召開三級會議後,他積極參加競選,成功當選三級代表。他在1789年5月離開了阿拉斯。在凡爾賽期間,他發表演說,建議教友與第三階級聯合,而當壹位主教以賑濟饑荒為由,勸說第三階級與第壹、第二階級合作時,他發言批評教會生活的奢侈。雖然他的演講沒有米拉博和其他代表那麽有魅力,但他很快提高了自己的演講水平,在三級會議和制憲會議期間發表了276次演講,在代表中排名第20位。他在演講中支持男性公民普選,反對國王的否決權,支持賦予猶太人權力,呼籲廢除奴隸制和死刑,反對新聞審查,但沒有發言反對禁止工人組建工會和舉行罷工的法案。他的建議很少被采納,但很快在全國贏得了很高的聲譽,並使他獲得了“清廉”的稱號。

他當時的另壹個主要活動場所是雅各賓俱樂部。他的影響在這裏更加明顯。3月36日1791當選俱樂部主席,導致老佛爺憤然離開。1791年6月,路易十六和王室成員企圖潛逃。羅伯斯庇爾在制憲會議上要求廢黜國王,但表示他不支持建立共和國。在制憲會議決定宣布路易十六無罪後,他最初支持德利埃俱樂部在訓練場舉行抗議請願,但後來說服雅各賓俱樂部撤回支持。17年7月訓練場慘案後,以老佛爺為首的君主立憲制與雅各賓派俱樂部徹底決裂,羅伯斯庇爾成為雅各賓派的領袖之壹。

1791 9月3日制憲會議通過憲法,30日會議解散。由於羅伯斯庇爾的提議,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前制憲會議成員不能參加新成立的立法議會的選舉。制憲會議後回到家鄉阿拉斯,直到6月11才回到巴黎。這壹時期,奧地利和普魯士組成了第壹個反法聯盟,戰爭的陰雲籠罩著法國。立法議會中吉倫特的領袖之壹布裏索呼籲懲罰逃亡的貴族,直接對外來列強發動主動進攻。國王和王後希望依靠外國勢力恢復昔日王權,也積極支持法國,表現出強硬態度。

羅伯斯庇爾回到巴黎後起初也支持吉倫特的好戰立場,但後來他改變了主意,從65438+2月初開始與布裏索展開了長達數月的激烈爭論。除了在雅各賓俱樂部發表演講,他還創辦了《憲法衛報》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宣稱不反對壹切戰爭,但指出法國沒有做好戰爭準備,人民缺乏武器,軍隊掌握在貴族手中,而朝廷密謀推翻革命,真正的敵人其實在法國內部。他駁斥了布裏索等人向歐洲輸出革命的說法,指出外國人民不會熱烈歡迎入侵者。他強調,戰爭會極大地限制自由和民主,很容易把國家政權引向軍事獨裁。

雖然羅伯斯庇爾繼續得到雅各賓俱樂部的支持,但他的反戰言論在當時的巴黎並不受歡迎,聲譽壹度降低,法國最終於1792年4月20日向奧地利宣戰。戰爭壹開始,法軍接連失利,王室也與吉倫特發生激烈沖突。起初,羅伯斯庇爾仍主張維護君主立憲制,反對通過起義實現* * *和,希望通過立法議會爭取民主。但在7月份,他逐漸向正在準備起義的迪列爾俱樂部靠攏,最終於8月8日再次提出廢黜國王。

1792,10年8月,巴黎人民起義,攻入皇宮,推翻國王。羅伯斯庇爾沒有直接參與起義,後來拒絕擔任審判陰謀者的法庭庭長。但他以巴黎公社代表的名義,對立法議會施加影響。9月2日,凡爾登圍城的消息傳到巴黎後,巴黎民眾擔心拒絕在獄中宣誓的保皇黨人和牧師的報復,闖入監獄,私刑處死1000多名囚犯,史稱九月大屠殺。羅伯斯庇爾似乎沒有煽動或試圖阻止這場大屠殺,但在此期間,他指責布裏索與王室合謀。布裏索在丹東和佩蒂翁的保護下活了下來。

同年9月21日,法國成立新的國民公會,次日宣布中華民國成立。羅伯斯庇爾作為巴黎代表中得票最多的候選人進入國民議會。65438年2月,國王被審問。他發言11次,強烈要求處死國王路易十六。1793年5月,在羅伯斯庇爾的提議下,國民公會通過了《食品限價法案》,但國民公會開始迫害革命公社,逮捕了馬拉。5月26日,他號召民眾進行起義,將吉倫特人從國民公會除名。6月4日當選新國民公會主席,主持通過新憲法,保障公民的人身、信仰、出版、請願、結社自由,受教育權和社會救濟權,並規定政府若侵犯人民權利,人民有反抗權。6月8日當選“法蘭西第壹共和國獨裁者”(也有迪迪埃·迪克特的評論),第二天就向保皇派和歐洲反法國家宣戰。

1793年7月13日,瑪拉被保皇黨暗殺。26日,市民協會授權公安委員會逮捕嫌疑人。27日,羅伯斯庇爾加入治安委員會,改組革命法庭,簡化審判程序,實行雅各賓專政,以革命恐怖政策懲罰罪犯和革命叛徒,史稱“恐怖統治”。很多無辜的人被誣告殺害,數千人被發配。其中有國王的親戚和大部分貴族。有人批評這個政策是“殺九家”,違背人性。

治安委員會新組建的革命軍,壹方面平定內亂,另壹方面打敗外國幹涉軍隊,先後擊退普魯士、奧地利、英國、荷蘭的聯軍。1794年2月,“嶽峰法令”頒布,“公敵”的財產被沒收分配給愛國者。公安委員會在主張激進政策、要求擴大恐怖的埃貝爾派和主張寬容、放松鎮壓的丹東派之間保持平衡,將兩派領導人送上了斷頭臺。

羅伯斯庇爾在抨擊天主教會的同時,也反對非基督化運動,懷疑無神論者的動機。1794年5月7日,他在國民議會提交了《至高無上的主宰崇拜和民族節日法令草案》,體現了盧梭的影響。最高統治權日的慶祝活動在6月8日舉行,由畫家大衛設計和安排。時任國民公會主席的羅伯斯庇爾發表演講,焚燒象征無神論和虛無的偶像。羅伯斯庇爾是法國大革命中的人民革命家。他的悲劇在於相信人民的力量,卻不相信人民。羅伯斯庇爾在幾次巴黎人民武裝起義中認識到,要取得完全的勝利,必須依靠人民的偉大力量。但由於當時法國普通工人素質低下,羅伯斯庇爾認為廣大人民群眾無法承擔法國大革命的領導任務,無法理解這場偉大革命的歷史意義和根本目的。因此,我們應該牢牢地掌握領導權,以避免人民的盲目性,擾亂革命的正常進程。最終羅伯斯庇爾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人民被貌似雙重人格的羅伯斯庇爾帶入了猶豫觀望!

羅伯斯庇爾沒想到,他也是法國大革命的過渡人物。民國時期的計劃不能適應法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也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社會的發展不會在財富蛋糕不大的情況下討論更平均分配的問題,中上階層很快拋棄了羅伯斯庇爾。他沒有意識到盧梭的思想並不是法國大革命的原則。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是對資產階級的嚴重威脅。他當然不可能意識到,更不可能主動退出歷史舞臺!

1794年7月28日早晨,也就是10年那個炎熱的月份,已經成了孤家寡人的羅伯斯庇爾和桑賈斯特、庫東等雅各賓派的主要頭目壹起被送上了斷頭臺。在“國家剃刀”前的那壹刻,羅伯斯庇爾再壹次感受到了個人生命的脆弱,他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和布裏索、丹東、埃貝爾以及成千上萬的法國人壹樣,羅伯斯庇爾成為了法國大革命的烈士。

氣勢磅礴的《馬賽曲》在法國回蕩了兩個多世紀,這種鼓舞人心的旋律很容易把人帶回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的回憶。大革命是法國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歷史,它讓“法蘭西萬歲”成為了法國人的信仰,而這種信仰真正建立在列奧納多·達·芬奇所說的:歷史是真理的女兒的雅各賓派身上。毫無疑問,羅伯斯庇爾的形象應該躋身法國民族英雄之列。他和其他大革命烈士壹起,用鮮血寫下了不可磨滅的口號:法蘭西萬歲!

  • 上一篇:劉清巖是誰
  • 下一篇:律師辦理刑事案件什麽情況下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