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們中的壹些人可能已經知道,我將很快返回美國與家人團聚,這樣我的兩個大孩子就可以在那裏完成高中學業。把全家搬回美國不是壹個容易的決定,但這是我和家人壹起做的決定。我的妻子和孩子很難過離開這裏;中國人民壹直非常熱情友好。我們家了解了壹些我們祖先的國家,這讓人感到高興和興奮。
在離開中國之前,我想談壹些對我和中國都特別重要的話題:法治和言論自由對壹個進步穩定的社會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法治和言論自由幫助美國成為如此成功、富有創造力、充滿活力和穩定的社會,吸引並繼續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
先說法治。妳可能知道,我是從律師做起的,在我的家鄉華盛頓州西雅圖做了四年的刑事檢察官。我負責起訴被指控入室盜竊、搶劫、販毒和謀殺的人。
我對法律的熱情貫穿了我的職業生涯。我做過壹段時間的兼職法官。作為華盛頓的壹名州長,我的工作經常涉及法律事務。
根據美國的刑事司法制度,無論是入室盜竊的小案件,還是涉及生死的起訴,任何人在被證明有罪之前都是被推定無罪的。此外,所有人——無論大小、貧富、知名或不知名——都享有公平的機會,受到平等對待。
小人物的權利是美國法律體系的基石。早在18世紀,很少有人認為大西洋彼岸的13個殖民地組成的松散聯盟可以擺脫大不列顛的統治,獲得獨立。但是這些殖民地確實贏了。隨著年輕的美國繼續努力創建壹個新國家的基礎,我們的國父要求我們的憲法保證保護小人物的權利。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們美國的法院已經確立了沒有人可以淩駕於法律之上,即使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在1974美國訴尼克松案中,最高法院不顧尼克松總統的強烈反對,命令白宮公開總統辦公室錄制的談話錄音帶。這些錄音帶中披露的信息清楚地表明,白宮在掩蓋非法活動,最終導致尼克松總統辭職。我們的法律和政治制度再次證明,沒有人可以淩駕於法律之上,即使是美國最有權力的人。
中國自身的法律傳統和歷史遠比我們悠久,在很多方面與美國不同,但也融入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早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商鞅就在《商君書》中闡述了他的法律哲學。他建立的最重要的理論之壹體現在他的名言中:“君主犯法,與庶民同罪”。因此,在2300多年前的中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就被提出並得到承認。
美國憲法是我們法律體系的基礎。這種制度被證明是有價值的,原因之壹是它能適應不可避免的社會變遷。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具有自我修正的能力。我們不時修改憲法,以便更準確地反映我們國家的價值觀,保護更多的人——包括那些過去被排除在外的人。直到建國近65,438,000年後通過了三項憲法修正案,非洲裔美國人才被認為是享有所有權利和自由的美國公民。同樣,直到1920修正案通過,婦女才被允許投票。2008年,巴拉克·奧巴馬當選為中國第壹位非洲裔美國總統,這再次證明了我們的進步。
根據我自己國家的經驗,法治為政府提供了更大的合法性,因為人們相信有公正和透明的渠道來糾正各種問題。法治並不壹定保證壹個人獲得有利的結果。在法庭上敗訴的壹方不會同意案件的結果,但當他們離開時,他們認為他們有機會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護——為自己辯護的公平機會。他們離開時相信法律程序是基本公正的。
和運動是壹樣的。妳不能總是認同裁判的裁決,但如果每個人都遵守規則,相信裁判是公正的,運動員和球迷都可以接受比賽的結果,即使他們支持的壹方輸了。然而,裁判無視或扭曲規則,對壹方或壹名球員采取偏袒的做法,這是不可接受的。
人們對中國法律制度充滿信心的最近壹個例子是200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州長喬治·布什和副總統阿爾·戈爾之間的競爭。總統選舉結果最終只由9個人決定——美國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這在美國歷史上還是第壹次。他們不得不決定應該用什麽程序來計票,以便重新計算佛羅裏達州的壹些非常混亂的選票——鑒於那個州的選票非常接近,當時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決定可以確認誰當選美國總統。盡管壹些團體認為副總統阿爾·戈爾實際上在佛羅裏達州贏得了更多的選票,應該被宣布為下壹任總統,但他們關於如何計算佛羅裏達州有爭議的選票的決定對喬治·布什有利。
然而,盡管最高法院的決定引起了極其強烈的爭議,但副總統戈爾及其支持者仍然接受法院的決定,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的法律機構和法律程序是誠實的,需要做出最終決定。在許多其他國家,總統選舉的成敗如此接近,競爭如此激烈,以至於憤怒的暴徒會走上街頭,引發革命,甚至由軍隊奪取權力。美國人民接受了法院關於誰將成為下壹任總統的決定,這清楚地證明了強大的法治具有重要意義,可以發揮穩定力量的作用。
美國社會的另壹個穩定力量是言論自由。我們認為言論自由是壹項普遍權利,它已經被納入我們的憲法。事實上,中國憲法也規定了言論自由。言論自由是美國憲法第壹修正案不可分割的壹部分,規定我們享有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集會自由等基本權利。
第壹修正案對言論自由的保護不僅適用於反映多數人意見或政府立場的言論,更重要的是保護不代表主流且往往不得人心的思想的表達。然而,社會從這些觀點的發表中受益匪淺。這些言論可以引發對重要話題的迫切需要的討論。這些討論可以促進和影響大多數人的意見,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實現改善社會的政策變化。
這在美國歷史上屢見不鮮。請讓我舉兩個最近的例子。
首先是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雖然林肯總統在1863年發布了解放奴隸宣言,解放了奴隸,但在隨後的100年裏,美國大部分地區仍然處於孤立狀態。許多南方州直接違反了我們的憲法和林肯宣言,批準了限制非裔美國人權利的法律。這些州利用法律條款來隔離和限制非裔美國人的公民權利。
民權領袖利用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雄辯地解釋說,現代民主社會絕不會容忍種族隔離。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馬丁·路德·金牧師,他在題為“我有壹個夢想”的著名演講中描述了這樣壹個時代。用他的原話來說,“有壹天,我的四個年幼的孩子將生活在壹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來評判他們的國家。”
這篇演講的道德力量鼓舞了整個國家,並敦促政治家們采取行動。在接下來的兩年裏,國會通過了關於公民權和投票權的歷史性立法,並宣布主要形式的歧視為非法。
言論自由在現代美國歷史上發揮關鍵作用的第二個例子是反對越南戰爭的抗議。美國人民利用他們的言論自由來質疑把年輕人送到越南叢林去打壹場他們認為不必要的戰爭是否明智。
國務卿約翰·克裏是這場戰爭最雄辯的反對者之壹。1971他在國會聽證會上代表越戰老兵反戰發言。他證詞中的壹句話現在成了名言:“妳怎麽能要求壹個人在越南丟掉性命呢?妳怎麽能要求壹個人為了壹個錯誤而最終丟掉性命呢?”
我可以向妳保證,這不是尼克松總統和我們的軍事領導人想聽到的。但年輕的約翰·克裏和數千名抗議者利用他們的言論自由,強有力地解釋了他們反對越南戰爭的理由,以幫助政府改變方針,結束戰爭。
向約翰·克裏這樣的當權者說出真相並不是美國獨有的現象。中國自己也有壹句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老話,那就是“忠言逆耳”。這句話是關於張亮在公元前207年征服秦國後給劉邦的建議。劉邦想住在他剛剛奪取的宮殿裏,享受裏面的財寶和美女,但張亮告訴他,如果他這樣做,他可能會被視為壹個幫手。劉邦不得不聽從張亮的建議,從而贏得了人民的支持。
當然,言論自由不僅僅是發表令人難忘的演講。它還包括信息的自由流動。不受限制地獲取信息對社會的現代化、發展和進步至關重要。在中國,我們在過去的幾年裏已經看到,信息的自由流動可以在社會現代化中發揮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先看環境問題。在北京,大家都知道空氣質量差,卻不知道有多差。住在這裏的美國人對此很關心,想知道他們呼吸的空氣質量的信息。為此,美國大使館開始為居住在北京的美國人提供PM 2.5小時讀數。這些信息最終會被更廣泛的受眾所了解,並幫助中國人民在網上和通過其他渠道公開討論他們的國家應該如何改善空氣質量時獲得信息。
不久之後,北京和中國其他主要城市開始監測並公布自己的PM2.5數據。近幾個月來,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進壹步制定了改善空氣質量的綜合計劃。
信息的自由流動對於改善治理也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打擊腐敗的禍害。過去幾年裏,普通中國公民利用互聯網舉報涉嫌腐敗的事件,這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在美國,我們也通過要求政府官員每年公開申報資產來打擊腐敗。提供這些信息的要求增加了隱藏賄賂和其他腐敗行為的難度。
在中國,有人呼籲對中國官員提出類似的要求。美國政府尤其擔心的是,壹些呼籲變革的人現在遭到起訴,他們因為公開揭露腐敗和和平表達觀點而遭到報復。
我們也知道,觀點的多樣性和思想的自由流動對壹個國家的成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因為今天的互聯網時代特別適合創造和創新。副總統拜登上個月在北京表示,在人們可以自由呼吸、自由言論和挑戰正統觀念的地方,創新將會蓬勃發展。如果報紙能夠無憂無慮地報道真相,它就會繁榮起來。我們現在在上述問題上有很多分歧,包括對待美國記者的方式。然而,我和世界上許多人認為,如果中國尊重普遍人權,它將更加強大,更加穩定,更加創新。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上網並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網絡對每個人、用戶和社會都更有價值。但如果人們不能充分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參與在線討論,互聯網的潛力將永遠不會得到充分發揮。因此,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該能夠在互聯網上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利用互聯網來辯論和討論話題,即使他們所說的可能不受歡迎,即使他們所說的可能被壹些團體或個人視為敏感。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在線信息的自由流動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樣壹個世界裏,最緊迫的問題不受國界的限制;任何國家設置壁壘,所有國家都會受害。在處理國際問題時尤其如此,例如可能從壹個國家迅速傳播到另壹個國家的傳染病,以及這個全球貿易時代的食品安全。
總之,法治和言論自由對國家前進和進步至關重要。作為壹個美國人,我感到自豪的許多因素之壹是,美國人民通過我們國家幾代人的努力,不斷努力使美國更接近我們憲法序言中所說的建立壹個“更加完美的聯邦”的想法。
言論自由和法治是這壹概念的主要支柱。他們幫助建立壹個團結、愛國的民族,堅信自己的權利,致力於國家的未來。
中國有壹個光明的未來,但實現其全部潛力將取決於壹個中立和受尊重的司法系統,積極和敬業的律師,明智的領導和對法治的尊重。這還取決於對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自由的尊重,開放的互聯網,以及公民的廣泛知情和願意參與關於如何最好地為中國建設壹個穩定和進步的未來的無限制對話。壹個充滿活力的意識形態市場對任何國家的健康和進步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