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不禁想起壹句話:我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中仍有我的傳說。
雖然作為壹代女王,她有無數光環:第壹個登上《時代》雜誌的華語歌手;吉尼斯世界紀錄銷量最高的粵語女歌手;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但光環之下,她真實,灑脫,個性十足。
王菲和李離婚後,有記者問王菲,“請問妳們的離婚手續辦好了嗎?”王菲滿臉不高興,直接回嗆:“跟妳有什麽關系?」
——“但是我們的讀者想知道。」
——“這與他們無關。」
——“但妳是公眾人物。」
——“我是公眾人物,就要把我的壹切都告訴妳?」
李小璐背著傑瑞偷情的朋友在熱搜上被全網罵了三天三夜。從此,偉大的資源錯過了她;王菲最初是黑豹樂隊鍵盤手欒樹的女朋友,並愛上了黑豹樂隊的主唱竇唯。最終,樂隊解散了。
張大三嫁給後,得不到網友壹句好話,演藝生涯直接走到了盡頭。王菲和竇唯拍拖的時候,竇唯有壹個真正的女朋友,蔣欣。
這位藝術家的愛情觀絕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這段三角戀在蔣欣的自傳中有描述:竇唯把王菲和蔣欣叫到自己的小四合院攤牌,握著他們的手,說他愛他倆。
張亞東接受采訪時說:“以前我錄王菲的時候,很多歌都是唱壹遍就走了。根本不接,不補,不修...現在很多歌手往往壹首歌要錄20遍,然後我要把音調弄對,壹個字壹個字的拼出來效果最好。這簡直是折磨。”
但那時候的王菲,是仰著脖子紅遍全國的。接受采訪時,她被問及她的煩惱。她笑著說,最大的煩惱就是太紅了。
那是在90年代,她肆無忌憚地粉碎了所有人對偶像的期待。她壹個人撐起了香港所有的狗仔隊,順便成為了歌壇的奇跡。
最終她有了兩個女兒,三個情人,緋聞涉及周迅和張柏芝,搖滾、影壇、內地樂壇都被她攪得沸沸揚揚。
神奇的是,這些人沒有壹個說過她的壞話。
在壹些封閉的職業圈子裏,比如金融圈、律師圈,大家都不願意和同行談戀愛。壹旦他們這樣做了,他們就必須獻身於做壹個好人。不說別的,前任和同事的雙重關系,壹句不好的話,多年經營的名聲就毀了。
然而,無論是在戀愛中還是分手後,王菲似乎壹直是最受青睞的“白月光”。
原因可能是她內在的長處太豐富了。她無比相信自己,無論外界怎麽評價她,她都不會改變對自己的認知和熱愛。這種強大的氣場影響了別人,逼著別人去理解她,愛上她。
內在資源就是在順境中保持舒適,在逆境中保持冷靜的能力。
它是在妳童年時建造的。起初,我們從養育者那裏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用聰明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但是如果家長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沒有做好這種示範,而是把自己的憤怒強加在無助的孩子身上,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內部資源不足。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壹旦遇到問題就會自卑。
自卑的表現可能是推開對自己好的人,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也可能是情緒不穩定,經常歇斯底裏地指責別人;也可能是我習慣了退縮,不敢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生活。
很多人很容易被外界的聲音影響甚至摧毀,但是內在的資源就像壹張鐵絲網,屏蔽了那些傷害,保護了妳對自己價值的信任。
同時,內部資源豐富的人往往對現實有更清晰的認識,不會過分理想化。但清醒而勇敢:“我知道愛情是什麽樣子,我從壹開始就知道愛情是什麽樣子,我也知道愛情的結局是什麽樣子,我也知道生活是什麽樣子,但我還是選擇愛妳。”
這種自信和冷靜會讓人不敢用世俗的惡意去評判妳,而是被帶入妳的價值體系,試圖去理解妳,捍衛妳。
另壹方面,在愛情的戰場上,王菲壹直都是贏家。
只是有些人,比如竇唯,在這裏沒有女生百日獎金,所以輸贏要看不同維度。王菲得到的是他完全的真心,大量的資源和人脈,還有分手後的愧疚和維護。無論如何,他贏了。
更不用說李對的愛了,而每次提到她眼裏的柔情。
習慣了以愛取勝的人,很難從事文藝工作。唱歌和寫作壹樣,需要不斷的痛苦。
在熱戀的那段時間,我只接案子,什麽都不寫,因為生活太安逸了,壹打開文件就犯困,什麽都寫不出來。就像入坑的《紅豆》這首歌,我還在上初中的時候,王菲就唱出了“越美好的東西越不能碰”的感覺,這需要很強的* * *,這是天賦。
楊瀾問她是否擔心自己的演唱會過時。王菲說“潮流總會過去,只留下知己”。
我們生活的環境要求我們有能力生存,有能力結婚生子,有能力按照傳統習俗生活,有能力做人,有能力報效國家...這些都沒有錯,因為有些人生來就是順應歷史的。只是有些人選擇再次創造歷史,活的精彩。
我喜歡她輕松的態度。生活確實艱難,但她過著自由無憂的生活。
(美)
國慶節那天,我發現我們村頭壹棟蓋得好好的別墅被拆了。還記得去年拍照的時候還好好的,今年已經變成壹堆廢墟了。
(去年)
(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