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訴訟業務主要包括咨詢、圖書代理服務、專項法律服務、法律顧問服務和其他。相比訴訟業務,非訴業務對溝通能力的要求更高。以下是我為妳收集的,歡迎借鑒。
第壹,專業是根本
職業是根,生活是基礎,律師在執業中要抓住根。職業是律師安身立命的基礎。不專業不僅可能損害委托人的利益,還可能害死自己,尤其是非訴訟法律服務。
對
非訴訟業務主要包括咨詢、圖書代理服務、專項法律服務、法律顧問服務和其他。相比訴訟業務,非訴業務對溝通能力的要求更高。以下是我為妳收集的,歡迎借鑒。
第壹,專業是根本
職業是根,生活是基礎,律師在執業中要抓住根。職業是律師安身立命的基礎。不專業不僅可能損害委托人的利益,還可能害死自己,尤其是非訴訟法律服務。
對於律師來說,敬業是工作的前提,也是贏得尊重的基礎。只有專業才能解決實際問題,贏得客戶,實現與中介的平等無障礙溝通。
專業性不僅體現在法律方案的最終提供和法律糾紛的徹底解決,還體現在客戶的體驗感、自我參與和法律服務後的客戶反饋與評價。
在非訴訟法律服務過程中,由於項目周期長、參與人員復雜、檔案材料多,對律師溝通交流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非訴訟法律服務的專業溝通與交流,需要律師表達準確、提問恰當、真誠傾聽、巧妙拒絕、記錄全面、回答專業、反饋及時。
其實這是壹個很高的要求,不是壹朝壹夕可以做到的。有賴於深厚的法學理論基礎的培養和豐富的項目經驗的積累。
但是從主體認知的角度來說,客戶只能看到的是妳對外展示的職業行為。換句話說,在與客戶溝通的過程中,有時候似乎專業比專業更重要。那麽,妳如何看起來很專業?
正裝,皮鞋,領帶,職業的微笑,優雅的動作,規範的檔案,規範的郵件,都可以為妳的職業素養加分。
第二,自信是壹個領域。
自信可以創造壹種氛圍,幫助妳留住客戶。自信來源於專業能力。為了不在客戶和合作機構面前怯場,必須要求律師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項目經驗。
但有時候壹些律師,尤其是剛入行的年輕律師,顯得太沒有安全感,直接導致委托人和其他中介結構懷疑其專業性。事實上,非訴服務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標準化、格式化、程式化的。只要事先做了足夠的努力,壹般的法律問題是可以處理的。
青年律師在具體的非訴服務過程中,不忘自己卑微的地位,大方得體,敢說敢問,通過言行展現個人的職業素養和精神風貌,在瑣事中積累信任,積極展現團隊和律所的風采。
第三,和平如水
律師和客戶之間的交流必須禮貌平和。委托人不懂法很正常,委托的事情肯定有各種不規範的地方,不然妳讓妳的律師怎麽辦?千萬不要因為客戶不懂法而和他們生氣甚至吵架。
沒必要這麽做,社會效果也不好。況且生氣是為了懲罰自己對客戶的無知,不值得!法律人習慣於對具體問題做出判斷,比如是非善惡。受這種職業習慣的影響,壹些律師在處理非訴訟實務問題時,容易陷入“兩極思維”,危害很大。
非訴服務中的客戶企業總會有各種法律問題和缺陷,這正是需要律師的地方。非左右思維不利於與客戶溝通,影響律師對不規範事項規範化所能做出貢獻的判斷。
這就要求我們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客戶和商家,善於求同存異,善於拾遺補缺,善於補缺補缺,善於化解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這個時候,平和的心態,平和的工作方法,就像水壹樣,可以用柔來補缺,為我們的工作創造更多支持的氛圍。
第四,敬業如牛
壹個好的律師,要能擔心委托人所焦慮的,想委托人所沒有想到的。妳要發揚老黃牛的精神,繼續努力,不要老是讓客戶追著律師跑,否則最後工作做不好,責任可能全由律師承擔。
既然總是被莫名其妙的問責,那不妨主動出擊,建立戰略地位,站在客戶的角度把握全局性質,預見並主動防範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主動提出其他合作機構沒有提前發現的問題,這樣既能有效規避背簽文件帶來的風險,也能讓客戶覺得律師在這個項目上投入了很多心血,不至於讓他們覺得錢浪費了。
在非訴訟服務過程中,妳可能會遇到當事人隱瞞壹些事情,不把真實信息告訴律師,沒有意識到律師是來幫助他們的。這時候也要主動通過各種渠道發現問題,進行調查,這是律師勤勉的要求,也是職業素養的體現。
五、效率就是生命
當事人給的任務壹定要及時回復,最好是書面回復或者在郵件上留個記號。非訴項目雖然時效性沒有訴訟強,但還是有時間節點的,要盡量提前溝通回復。
比如新三板業務,每增加壹個會計年度,相關材料和後續披露成本都會增加很多,相關備案文件也會修改。資本市場瞬息萬變。對客戶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所以,也許妳不及時的回復可能會給客戶或中介留下不負責任的印象,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取消委托。如果較輕,會增加溝通成本,增加工作難度。
第六,學會合理拒絕
律師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客戶往往不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但律師心裏必須有桿秤。客戶和律師熟悉之後,很容易讓律師做壹些合同中沒有規定或者律師做不了的事情。這時候律師壹定要學會拒絕。
壹可以避免浪費時間;二是展現專業性,體現律師服務的價值,避免給客戶留下任何員工都可以做律師工作的印象;第三,降低執業風險。
這也提醒我們,律師在執業過程中,不要和委托人走得太近。如果靠得太近,他們的風險防範意識就會降低或出現偏差。這是壹件很危險的事情,對方很容易要求妳做壹些律師不應該做的事情,所以妳不容易拒絕。
顧客就是上帝,拒絕上帝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我們必須在適當的時間和充分的理由下照顧彼此的感受,並告知其他替代想法。拒絕與否也是分人的。如果客戶素質高,後期可能會有很多合作機會,最好不要拒絕。
如果是壹次性成交,錢少質量差的客戶可以幹脆果斷。在實踐中,情況壹般比較復雜,律師必須知道風險和收益,拒絕接受標準。
七、工作要留痕。
在非訴訟法律服務過程中,可能采取的具體溝通方式當然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電子郵件、郵件、微信、QQ、手機、電話。
由於具體場合、溝通方式、溝通內容的不壹致,每種溝通方式都可能因其在具體場合的獨特優勢而被采用。然而,最好以書面形式或通過電子郵件發送重要的文件或信息。
微信和QQ容易丟失,電話和手機通話除非錄音否則無法固定,不建議使用。團隊裏有律師用微信和客戶調檔案。後來不小心清空了手機緩存,導致文件找不回來,只好要求客戶重新提供,非常被動和尷尬。
壹般來說,在與客戶等主體交流的過程中,盡量以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形式留下工作的痕跡。,方便存放和查詢,最好做成項目日誌或工作日誌。具體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方便妳事後參考。非訴案件材料多,時間跨度長。畢竟人的記憶是有限的。而且壹個律師往往要跟進幾個項目,很多東西很容易混淆或者忘記。工作底稿和郵件可以幫助他快速恢復記憶。
方便後來加入項目的同事盡快上手。在實踐中,由於時間長,壓力大,非訴項目往往會換人,新人和老人往往無法有序銜接。通過閱讀工作郵件和論文,新人可以快速了解並加入項目,有效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
3防止其他科目無故挑刺。在資金業務中,其實三方中介機構的部分工作是重疊或者相互關聯的,和諧有序的狀態是相互配合,相互借鑒,相互討論,但是出現失誤時,不排除會相互指責,尤其是我們的律師是最脆弱的壹方。
此外,客戶員工自身在對接過程中的失誤,也有可能被無故歸咎於中介。保留足夠的工作底稿是應對無理挑剔的最有效策略。
4 .幫助向當事人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收取委托人的律師服務費是理所當然的,但委托人總覺得律師沒做什麽工作,錢舍不得。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加班,查法律法規,檢索案例,做檔案...認真勤奮。要擺脫這種可悲又無奈的被動局面,就必須將自己的工作過程可視化,有效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而工作底稿和工作郵件就是最有利的證據。
八、註意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對於非訴訟法律服務,對細節的把控直接決定了律師的參與感和客戶的服務體驗感。
壹個小細節的疏忽或錯誤可能會直接導致難度增加和返工。根據團隊律師的溝通,提到的重要細節總結如下:
1確定具體交接人和聯系人。明確與客戶和中介的具體交接人或聯系人,可以提高溝通效率,避免東奔西跑,減少失誤。
2控制自己的情緒。非訴項目卷宗多,瑣事多,期限長。再加上客戶的催促,經紀人的傲慢態度,俱樂部的不配合,負能量爆棚。這就需要律師有很強的情緒控制能力。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實現與客戶和中介的有效溝通。
循序漸進。非訴項目壹般有很多階段。以三板上市為例。我們會盡力做好調整,股改,建檔,審計,上市。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具體工作內容。如果我們貪得無厭,咄咄逼人,只會把工作搞得壹團糟。
4 .說明修改和風險提示。修改合同時,必須考慮到客戶可能不懂法律,所以最好說明修改的原因,以及不修改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
5後期確認和反饋。相關文件通過快遞或電子郵件發出後,要電話或短信確認,確保收到。法律服務結束後,應與客戶溝通,了解反饋意見,找出不足,進壹步提高法律服務質量。
6了解客戶的工作習慣。每個客戶或客戶的員工可能有不同的工作習慣。為了保證及時有效的溝通,律師具體溝通方式的選擇壹定是因人而異的。
比如有的人不需要工作郵箱,更喜歡用QQ郵箱或者微信。有的人不及時查看郵箱,半個月或者壹個月才查看壹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通過工作郵件或電子郵件與他們溝通。
7查看文件。提交的文件必須反復審核,以避免低級錯誤。也許妳的法律錯誤別人發現不了,但是如果有錯別字或者重疊字,客戶壹眼就能看穿,後果可想而知。
建議所有文件在提交前都要經過兩人以上的檢查。最好打印出來再檢查壹遍。有時會有不壹致的電子手稿和印稿欄。
九、不要誤入歧途。
律師必須區分委托人的背景,以便做出不同的回應和處理。具體企業可能是國企、民企、外資企業、個人。
每個不同主體處理問題的思路、態度、程序、風險點都會有壹些差異:國企傲慢,效率低,審批手續多,怕擔責任;民營企業參差不齊,註重質量和低價;外企註重實效,多與業務部門打交道;個人抗風險能力低,取證能力差,容易反復。針對這些不同的情況,律師服務的重點和側重點也必然不同。
註意商業目的、商業風險和交易背景。任何非訴訟法律服務,客戶都有自己的經營目的。
律師提供的服務不應局限於法律事務的處理和法律風險的簡單防範,而應結合委托人的業務目的,綜合考慮法律風險和商業風險,提出自己的獨立意見。
在實際操作中,大型項目,如IPO、新三板、並購重組等,由於投標量巨大,面試充分,不容易被忽視。相比之下,在壹些小事情上很容易忽略業務背景,比如修改合同。
沒有考慮交易雙方的平等性、行業的特殊性、是否存在其他特殊目的等細節,只是單純從風險防範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最終因不符合客戶需求而放棄。
律師在法律服務過程中,在溝通中壹定要註意客戶背景、業務背景和業務目的,這樣可以提高溝通的效率,顯示律師的專業性,真正滿足客戶需求,解決問題,促進交易。
X.辯證地理解合法合規原則與便利交易原則的關系。
合法合規原則與便利交易原則的沖突是非訴律師不得不面對和解決的難題。律師對於項目所涉及事項的法律合規性的判斷和把握往往問題不大。在實踐中,他們往往會因為過於註重法律風險的防範而趨於謹慎,從而失去壹部分委托人和案源。
事實上,合法合規並非鐵板壹塊。在壹些特殊時刻,相對於促成交易可能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壹些小的違法違規行為可能被忽略或者可以通過補救措施挽救,這才是我們律師發揮作用、創造價值的關鍵時刻。
此時就需要進行適當的傾斜,促成交易,通過合法合理的補救措施,化不合為合,化不合為合,最終達到交易的目的,律師也賺到了服務費。
當然,如果違反的法律法規是原則性、底線性的規定,無法補救,這時,律師必須履行法律中介的職責和使命,及時主動地陳述自己的負面意見,提示風險。
因此,處理合法合規原則與便利交易原則關系的正確做法應該是:當合法合規原則可以松動時,首先適用便利交易原則;當合法合規的原則不可逾越時,堅守合法合規的底線。
標簽
事實上,非訴業務與訴訟業務密切相關,律師應綜合運用訴訟意識和非訴訟方法。以訴訟的意識做非訴,充分考慮出具的意見可能產生或帶來的風險和後果;
采用非訴方式進行訴訟,將非訴的精細化引入訴訟流程,提升當事人、法官、仲裁員的客戶體驗。最終實現自身和團隊在訴訟和非訴訟領域業務能力和業務量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