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業的前景及對新手的忠告
本人09年通過司考,後來在律所實習至今,和不少律師聊過請教過,有成功的律師,也有不太成功的,因此有些感觸,寫下來分享給大家
壹、有關?新手?的尷尬
年輕人初做律師非常艱苦,需要很大的毅力去堅持,基本上第壹年是非常難熬的,寂寞、孤獨、茫然? 心情很復雜,需要調整出壹個比較好的心態去應對。
二、有關?過渡期?的長短
從實習開始算起,基本上得需要三到五年的過去期,當然,如果努力並且稍稍幸運的話,過渡期也可能只需要兩年。 壹般來說,過渡期後,律師的收入就可以超過所在城市的白領平均收入;但對於壹個律師來說,過渡期後的幾年才是更為關鍵的幾年,將來能做到什麽程度也主要取決於這幾年;基本上,對於壹個律師而言,如果10內還做不起來就應該沒有希望了。
三、關於律師的貧富差距
以天津的律師為準,整體而言,有15?20%的律師年收入百萬以上 60%左右,年收入在20?50萬 10%左右,七八萬 10%左右,幾萬塊
以我們所為例,年薪百萬以上的大概能有五六個,壹年只有幾萬塊的職業律師大概有兩三個。
四、有關年輕律師的收入
我們所年輕律師比較多,30歲左右,做律師在3年以上的,收入基本在15萬左右
像咱們天大的師兄,95級的有壹個,收入估計在15?20萬之間。96級的壹個師兄,現在還在南開讀書,今年收入估計六七萬。
五、有關律師的前途
個人認為是壹個很有前途的職業 原因有這麽幾個:
1 現在普通民事、刑事案件的數量不斷增多,爭議解決的法律化正在被中國人擴大化;這就為新入道的律師提供了養活自己的條件,?大案沒有、小案不斷?也足以養活自己
2 訴訟標的越來越大,壹般的民事案子,即使沒有財產糾紛,收費也在3000左右,況且現在財產糾紛的比較多,即使是離婚,也往往涉及房產,而目前房屋價格壹般在40萬以上,所以離婚案子收費很可能在1萬以上 涉及到公司企業的案子,標的額基本都在幾十萬以上,壹個案子收費幾萬元
3 非訴業務越來越多,這是壹個新的、逐漸發展壯大的業務市場,如爛尾樓的處置、公司重組、企業改制等等,收費都不小,像我們所目前正在做的兩個項目,收費都在70萬左右
另外,天津有個律師事務所,今年光在爛尾樓這壹領域收入就有700萬 當然,這需要律師有開闊新業務的能力,這對新律師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老的業務領域已經被老律師們強占的差不多了,新的領域中的競爭相對公平壹些
4 據我觀察,律師的新業務還會不斷出現,目前中國國內的律師行業處在發展階段,遠未飽和;新業務為新律師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六 關於?關系?
律師做業務需要?關系?,但有幾點應該註意:
1 關系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天生超級優越的占絕對少數
2 目前律師業務的開拓已呈現出由?關系?向?實力?轉變的趨勢,且個人認為不可逆轉
3 隨著非訴業務的逐漸增多,律師對?法官?的依賴*越來越小,?與法官的關系?在律師的職業生涯中的地位逐漸降低
4 實例:目前北京大壹點的所做的非訴業務占主導,有些超級牛所,基本上不做訴訟業務
七、關於女人是否適合做律師
以天津為例,女律師不占少數,我們所主任是女的 張盈律師事務所主任是女的 以前譽豐律師事務所主任是女的
有個很牛的刑事辯護律師牛炳暄,也是女的 嘉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孫曉艷是女的' 女士在律師的隊伍中並不占少數 而且多數做得非常出色
我們所除主任外,九個女律師,有三個是合夥人夫人,現已不做業務 做業務的三個年收入在20萬左右(當然主任是百萬以上的行列)
壹個由於是外地人剛來天津不到壹年,尚在過渡階段,估計今年能有五六萬的收入 另壹個,今年收入在七八萬
還有壹個,由於某些原因,收入能有幾萬元吧
整體來說,女士做律師需要幹練,豁達;自主,獨立要強壹些; 女人的細膩以及天賦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律師執業很有幫助 只要能放得開,女士做律師並不像想象得那麽劣勢 但有壹點需要提醒大家:
女律師往往被認為、逐漸的其自己也會認為是女強人
而女強人塑造出來的性格,工作的應酬、忙碌,以及所接觸社會的廣度和深度?等等這些因素常常會成為家庭關系中的不穩定因素!
女律師的各種原因形成的單身率要高於其他行業
九、律師業務的拓展(壹)
這個問題很龐大、復雜,說實話,我也是新人,並沒有成熟的想法 向大家介紹壹下平時的見聞和偶爾的感觸吧:
1 前幾日,和所裏壹合夥人去其顧問單位,該單位是壹國家級科研單位,十幾年前與合夥人建立的顧問關系。 路上,合夥人坦言:該單位其實是雞肋,每年顧問費6000元。 這對於顧問費往往以十萬計的該合夥人來說,相當於白幹。 但該合夥人繼續講:現在還不想丟掉
原因:
1)該單位事情不多,壹年也就三五次
2) 若留住顧問關系,則單位的案子基本可以留住,案子是另外收費的
3)該單位領導社會關系較好,在十幾年的顧問交往中,與該合夥人的關系也很好;留住該顧問單位等於留住了壹塊社會資源
感觸:律師需要有顧問單位,那是穩定的個案群
2 據說所裏以前有個農民出身,自考成材並拿下律考的律師
第壹年實習的時候,白天實習,晚上和妻子壹起出去擺地攤,周末去建築工地或車站幹體力活 但所裏人都很尊重並佩服他 該人,職業第壹年收入就近20萬 究其原因,我給大家講個我聽到的故事:
該律師實習期間,與當事人見面前,絕對要把談話提綱列出、打印 出庭前,壹定會把所有證據字字句句通讀5遍以上 結案後,每個案卷都附有幾千字的辦案總結
對待當事人,無論事情大小,也無論是法律援助還是正常收費,都保持著高度的敬業與尊重
感觸:
律師需要敬業,年輕律師尤其是;
律師需要勤奮,超過其他任何行業;
律師需要責任感,就像稱職的老師對學生壹樣,律師對當事人要有高度責任感; 十、律師業務的拓展(二)
4 剛開始做合夥人助理的時候,當時學校的事情還沒有結束,律所的工作已經開始,兩邊的工作處於壹個交叉期 壹次,我、合夥人和我們的當事人壹起去見當事人的壹個客戶,準備到某飯店吃飯 客戶原是上海某大學教授,後下海經營鋼材生意,現已頗具規模 路上,合夥人和我閑聊,
提示到:律師應該讓盡量多的人了解自己,比如妳,壹定要告訴妳的學生,學校領導以及妳周邊的人知道妳已經開始做律師,將來他們有什麽事情就可能來找妳,我反思,在此之前,我的此類?意思表示?的確不夠,總是對身邊的人羞於啟齒,顧慮頗多。
見面時,我以為合夥人會在見面寒暄之時地送我所簡介(因為出發前,合夥人特意讓我帶著本所的簡介),
但見面寒暄時,並未遞送,而是在席間,對訪談到雙方日後合作,談到對方也有比較好的法律顧問時,合夥人才適時的遞上我所簡介,並適當簡潔的作了介紹 事後追問原因,合夥人告知:
1 見面時送簡介並不合適,似乎急於宣傳;若對方沒有提起律師的問題,或者沒有其他適當的機會,他講不遞送 2 雖然對方有自己的法律顧問,但畢竟是在上海,異地辦案所帶來的不便,以及異地律師對當地情況的陌生使得對方若在天津有案子,可能會請天津的律師代為訴訟 適當的介紹有必要 感觸:
1 律師要積極的宣傳自己,要讓盡量多的人了解妳,有時候當事人不是不想找妳,而是不知道怎麽才能找到妳,大膽壹點,給對方壹個了解妳的機會,這是妳的?生命線?
2 律師的自我宣傳要適當,不能降低身份去?乞求?案子,?乞求?是求不得案子的,試想:誰會願意將自己的案子交給壹個?叫花子?做呢?
3 律師平時應註意宣傳自己的機會,如果細心,這種機會還是很多的
十壹、律師業務開拓(三) 聚餐隨感篇
今天所裏壹同事有喜,恰逢周末,大家有機會壹聚,所裏兩位合夥人,三位老律師,還有三個年輕律師(說起來也不年輕了,三十多了)還有我和壹個會計參加了聚餐,席間的談話,我覺得可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撿壹些說給大家聽:帶我的那個合夥人講到他剛做律師時的經歷,90年開始做律師,當時並沒有想到作金融、證券、房地產業務;兩件事情促成這種方向的選擇:91年全國律協舉辦了壹個有關金融證券方面的培訓,為期壹個月,在北京大學進行的,江平等人為主講人,該合夥人自費參加,學期期間了解到北京某律師壹個金融案子收入過百萬,這在當時,對合夥人是壹個震動(91年時律師收費很低,如此大額的收費更是很難),回來後,業務對此有所傾向。三年後,南開大學有壹個金融學在職碩士班,合夥人自費報名參加學習,當時認識了壹大批金融界的老總、經理之類的人,於是業務也便擴展開了
有壹件事需要提壹下:
當時合夥人經濟條件也很差,去北京學習住的是北大宿舍,在南開學習的學費也是咬著牙出的,但是這兩次學習經歷,不僅從知識上收獲頗豐,而且使得合夥人有機會以同學的形式結識了學多業內專家,以及地產界,金融界朋友,這對業務的開展很有幫助
感觸:
1)學習和生計之間的矛盾
年輕律師要學習,要不斷學習,作為律師,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業務知識永遠是我們律師的立身之本。但對於年輕律師來說,似乎永遠存在著壹個矛盾:踏實的學習和維持生計之間的矛盾!這個問題的解決就需要我們把握好壹個度,在能維持生計的情況下,先不要貪圖眼前的小利益,大可以把眼光放遠壹些,多做些專業知識的積累。
天津海商業務屆某名律,從業前兩年基本上沒做案子,壹直致力於海商業務的研究,目前的收入數以百萬計 北京某律師花了五年的時間,編制出了著名的204條格式房產合同,從此躋身名律師行列
2)各類正規化學習,從中我們的收獲至少包括但不限於下列非常重要的幾類:
(1)專業知識
(2)友誼情深的同學關系
(3)看待問題的方式,角度,甚至高度;這涉及到壹個律師眼光的問題,很成功律師會感慨:有多大眼光,就有多大成就。
同事們提到另外壹件事情:
天津現在某律師事務所主任,三十歲左右,大概在2000年左右,最高院出臺了壹個有關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的司法解釋,是用來解決商品房產權登記、面積縮水等等糾紛的,當時我們所還在討論如何應對,該主任則已開始行動,向各小區業主開拓市場,恰逢當時房地產市場很不規範,此類糾紛很多,該律師從此壹舉成名,所謂名利雙收 另:
印象中也是2000前後,為了配合擔保法的實施,最高院出臺了壹個有關保證責任實效的司法解釋,出臺後,要求由於歷史原因遺留下來有關保證合同的糾紛,需在六個月內提起訴訟,我們所敏銳的抓住了這樣的壹個機會,迅速對天津銀行屆進行講座,最後獲得兩起來自某銀行的案子,都是高院壹審,最高院終審,經濟類案子,按標的收費,收入也就可想而知了 還有:
某頗具權威的老律師,因對某項新出臺的司法解釋不夠熟悉,開庭時,還依然按照民訴法的規定進行辯論,被反駁後,居然還反問,其尷尬可想而知。
感觸:
律師需對時事政策有高度的敏感度,這往往是我們的?商機? 律師要對新法律法規仔細研讀,以免貽笑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