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知是假文物而以欺騙手段賣與他人,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有可能涉嫌犯詐騙罪。販賣假古董已經構成了合同詐騙,它是利用他人的無知,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假手段,騙取他人財物的。
根據相關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詐騙罪的特征具體如下:
1、詐騙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他人財物所有權,該罪的侵犯對象,僅限於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物,不含行為人騙取其他非法的利益;
2、詐騙罪在客觀上,主要表現為行為人采用捏造事實或掩蓋事實真相的方式,騙取金額較大的他人財物;
3、詐騙罪在主觀上,主要表現為直接故意的行為,並且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
4、詐騙罪主體為壹般主體,行為人凡是達到法定的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均能構成詐騙罪。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壹百九十二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