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小故事曾經真的發生在我的好朋友y身上,她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了日劇《天顏》中的女壹號就發生在現實中?
y和老公結婚快七年了,在別人眼裏是恩愛的壹對。
高校情侶,大學畢業後結婚,老公步步保項目經理,Y在壹所學校教書。因為她不是主課老師,工作壓力不大,而且每年都有假期,可以帶著寶寶身兼兩職。壹家三口住在市區很好的學位房裏,平時分居的父母可以走走看看。
y平時喜歡曬小資生活,老公對她百依百順,女人出軌,除了工作上的公事,很少參與交際。這樣幸福的婚姻本該令人羨慕。
眾所周知,大轉折發生在壹年前。y發現很多天,老公都會在晚上11“下意識”出軌。證據是什麽?去洗手間安靜壹會兒。
壹開始她以為上廁所壹切正常,其實都是那段時間,而且是15- 20分鐘。女人的判斷告訴她,這不是簡單的“撒尿”。
每次他拿著手機進來,電話裏聽不到他交流的噪音。y在手機上仔細翻了翻老公的朋友圈,沒發現什麽不妥。
我以為我很可疑,但是有壹天早上我發現了?
那天,老公忘記開手機上的隔音,突然彈出壹個清脆的語音提示。她看了壹眼丈夫,看到他迅速打開手機,打開隔音,喊著他在回應什麽。
好奇加上莫名的嫉妒,讓Y急於知道這是什麽信息。
最後在朋友的飯局上,趁著孩子想看手機的突破口,Y搶了老公的手機,在壹個名為“上班”的手機軟件群裏發現了壹個不知名的APP名。
判斷告訴Y,這是發出陌生語音提示的APP。我趁機打開馬上登錄看到我老公平時都是在這裏登錄的。
網頁打開後,真的不是工作軟件,而是類似微信朋友圈的交友軟件。它可以發送動態消息,與人聊天,但都是匿名的。
在老公的賬號裏,聊天欄裏只有壹個人,是壹個女人的頭像,Y基本上是屏住呼吸打開提示框。
最近的壹條消息說,昨晚,丈夫和對方互道晚安,做個好夢:
對方:“睡覺,想妳。”
老公:“嗯,我是。明天早上我會叫醒妳的。”
更何況是兩個人去談電影。妳說了壹些關於我的事,但是有幾十條信息。時間是昨晚11左右。
Y_瘋狂地訪問了兩個人的微信聊天記錄。在不到壹個月的時間裏,丈夫和“第三者”談了很多體己話,但根本沒有提及對方的真實姓名,也沒有交換微信昵稱。看來他們見面的次數更多了。
y仔細回憶了這期間的很多事情。我丈夫在外面呆了壹整夜,星期天也沒有逃避回家。最近新項目非旺季出差,完全有機會搞曖昧。
y在定義了_和壹個人體有曖昧關系後松了壹口氣。畢竟,在傳統的社會道德評價中,有特定的“與壹個人體有曖昧關系”是界定是否有曖昧關系的普遍規範。
在接下來的壹周裏,Y似乎與此無關。她有疑惑和爭議。她只是想看看她老公接下來會怎麽做。
_於是,老公照常按時上班,也變得溫和了許多,連經常斤斤計較的生活關鍵點也不會再擔心了。
y的疑惑令人費解。這個異地戀的女人是“第三者”嗎?
說這些的時候,Y喝了壹口現磨的咖啡,安靜的像在講故事。
我問她:之後呢?
她露出壹個耐人尋味的笑容:因為我裝了這個手機軟件,我想看看到底是什麽魔力讓他無法應對。
她申請註冊了壹個賬號,步驟極其簡單。即使在後臺管理中啟用了“已婚”,也完全不會危及好友和聊天。
短短兩個星期,Y在上面吸引的不僅僅是壹個男人,剛開始她並不真實,但是漸漸的,她有點癡情了?
更不可思議的是,她甚至找到了壹個“丈夫情感出軌目標”。
那是壹個和y年齡相仿的已婚男人,就叫他x先生吧。
雙方都隱瞞了已經分開結婚的客觀事實,平時也聊些工作上的煩心事,生活瑣事,愛好不同。因為語言相同,Y很享受和x先生的互動。
從壹開始的普通朋友,到後來的壹些熱情的交談,Y說壹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她雖然覺得有點愧疚,但是老公也有“曖昧對象”,何樂而不為呢?
看著我驚訝的表情,y淡定的說:很詭異,但是我真的很享受整個過程。他(X先生)才是虛幻世界裏更在乎妳的人。
我問y,有壹天不是很容易有玩火的感覺嗎?
y說:大家都知道對方的情況,也不規定見面。都是成年人了,有這個自控能力。
y隨後表示,自從自己的丈夫情感出軌後,她和丈夫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而且已經危及到了兩個人的正常生活,丈夫甚至變得更加溫柔。有時候她會把老公想象成壹個想象中的“他”,明知不對,但Y控制不了,也不想操縱,因為她沒有“人情往來”!
聽了Y的小故事,我想起以前看過的壹個科研。來自英國婚姻與生活法律協會的統計分析顯示,該研究所81%的刑事辯護律師報告稱,他們使用了許多來自臉書等社交媒體的圖片來確認婚外情的客觀事實。
這就涉及到壹個難題:“丈夫情感出軌”算不算外遇?
基於互聯網技術的虛擬戀愛關系並不是什麽新鮮事,但結婚後,尋找基於互聯網的“虛擬生活伴侶”,逐漸建立起相對穩定的情感聯系,在這兩年移動社交媒體越來越發達的地方,出現了壹種新的“外遇方式”。
出軌了怎麽挽回老婆的心?這種個人行為也被越來越多的學者註意到,並被稱為“數字不忠”或“遠程不忠”,即基於互聯網,尤其是在移動智能終端上對伴侶不忠的個人行為(無論不忠行為是否有進壹步發展趨勢向線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