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軍隊逃往臺灣省的途中,雲南的壹支國民黨軍隊,由於地處內陸,來不及到沿海乘船去臺灣省,只好掉頭逃往緬甸。
這支軍隊中有數千人在躲過重重突襲後,最終逃到了緬甸境內。這支部隊的原計劃是,他們還惦記著臺灣省的國民黨主力,所以想繼續逃亡。他們只要穿過緬甸的叢林,就可以到達泰國,然後就可以乘船到達臺灣省與主力會合。
幾經周折,他們終於和已經到達臺灣省的國民黨上級取得了聯系。其實上級並不想大費周章讓壹支不是自己人的軍隊千辛萬苦通過關卡來到臺灣省,因為這需要大量的機動,而這支軍隊此時與國民黨無關,所以國民黨上級給他們的命令是堅守緬中邊境地區,而不是去泰國準備, 並讓他們保持訓練,服從命令,做好隨時反擊的準備,但實際上國民黨已經放棄了。
雖然國民黨上級沒有明說,但是這支在緬甸的軍隊已經知道自己被拋棄了,回國很難。回去後會被當成改造的政敵。於是在國民黨軍團長的帶領下,他們留在了緬甸。為了在異國不受欺負,這支軍隊壹直沒有解散。
後來,為了獲得更多的生存資源,軍隊選擇了金三角的壹個地區,在那裏占領並建立了屬於他們的領地。後來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又派人回到雲南,尋找留在那裏的其他國民黨士兵加入。在有組織的領導下,這支軍隊的人數迅速擴大,達到3000多人,成為老撾、緬甸、泰國邊境地區最大的武裝力量,成為這三個國家政府的心腹之患。
這支軍隊在金三角地區的不斷活動引起了政府的註意。1950年,緬甸派出空軍、炮兵和步兵部隊,對他們發動了突襲。
國民黨軍隊雖然在內戰中戰敗,但面對遠不如中國的東南亞各國的軍事進攻,仍然不把他們當回事。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前來討伐的部隊打得落花流水。不僅打退了敵人,還繳獲了壹些重炮,繳獲了緬軍的壹批武器,增強了自己的實力。
緬甸政府看到派重兵討伐失敗後,無力消滅,只好派人與之談判。為了在這裏獲得壹席之地,這支國民黨軍隊不想與當地政府直接競爭,於是接受了政府的和談建議。他們直接釋放了所有在緬甸被俘的囚犯,政府也很滿意。最終雙方和談成功,這支軍隊在金三角存活了很長時間。
因為這支軍隊打敗了緬甸政府軍,所以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緬甸媒體開始報道這支殘余的國民黨軍隊,聲勢越來越大。終於,他們在金三角戰役中獲勝的消息有壹天傳到了臺灣省。臺灣省的蔣介石得知這個消息後,覺得這支軍隊有價值,於是派李米去緬甸征召這支軍隊,但蔣介石還是什麽都給不了他們,只說可以在緬甸發展自己,在這裏擴大勢力,然後金三角地區可以作為據點反攻大陸。
李米抵達緬甸後,立即重組軍隊,鼓勵他們在加強訓練的同時發展經濟。為了拿到錢,他立下規矩,金三角種的鴉片都要我們管。制定統壹進價,統壹價格和規格銷售。買賣鴉片獲得的巨額利潤,很快成為金三角最大的制毒販毒團隊,緬甸政府束手無策。
看到這支軍隊越來越強大,緬甸政府覺得不能再坐以待斃了,但是又打不過他們,於是緬甸政府將此事上報給了聯合國。當時臺灣省的國民黨為了獲得國際支持,自然不能允許這種有損形象的事情存在。
於是上級馬上下達了解散軍隊的命令。想回臺灣省發展的軍人可以來臺灣省。如果他們不想留在金三角,那麽他們從此與國民黨解除了關系,他們做什麽都與此無關。在這支軍隊中,有4000人不願意去臺灣省,而是選擇留在金三角,後來搬到泰國北部定居。他們居住的村莊叫做。邁斯勒?。
這支軍隊除了制毒販毒,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為了謀生,他們只能再次走上老路。泰國政府自然不能容忍,直接出兵討伐。這壹次,他們失敗了,部隊被編入泰國。泰國政府答應他們,主要是為泰國而戰,以後不會鬧事,政府會給他們補給。眼看抵抗無望,軍隊只能答應這個條件。
然而,當他們主動投降後,泰國政府立即改變了主意。泰國政府規定,這支軍隊及其後代終身只能在泰國北部居住,並且只能在這個村子居住,不能在其他地區工作。臺灣省的媒體報道了他們的遭遇,民眾非常同情他們。面對社會壓力,國民黨只能成立專門的基金會支持他們。臺灣省當局也在這個村子裏建了學校,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
但是,隨著臺灣省政局的混亂,資助他們的基金會被忽視了,這些人失去了臺灣省的支持,也許他們現在在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下變成了泰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