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安局不起訴,妳可以向法院起訴。
報警後會有證據執行,萬壹對方不承認,妳很難舉證。
具體事宜可咨詢委托當地律師。
故意傷害罪的法律規定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這種犯罪有以下特點:
1.這壹罪行侵犯了他人的健康權。故意傷害罪是非法損害他人健康的行為,其結果是對他人健康造成損害。故意傷害有時可能導致死亡,這無疑損害了他人的生命權。但由於行為人故意傷害他人健康,而非他人生命權,因此仍屬於傷害罪範疇,原則上不同於殺人罪。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所指的身體,僅指整個活著的人,是行為人以外的人的身體。人體由各種器官和組織組成。故意傷害罪侵犯他人健康權,包括兩種情況:壹是破壞人體組織的完整性。比如切掉壹根手指或壹只耳朵。二是人體器官正常功能的破壞。如四肢癱瘓、神經功能障礙、聽力下降、失明等。因此,損壞他人非身體器官組成部分,如損壞假肢、打掉假牙等,不能構成故意傷害;強行剪掉他人的頭發和指甲,遠沒有損害人體組織的完整性,也沒有損害人體器官的正常功能,無法成立本罪。故意傷害罪的客體只能是行為人以外的他人,不包括行為人本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壹般不構成犯罪。只有自傷行為侵害了國家和社會的利益,違反了刑法規範,或者自傷行為是實施相關犯罪的條件時,才構成犯罪。比如,軍人戰時自殘,逃避兵役義務的,應當按照刑法第四百三十四條規定的戰時自殘罪追究刑事責任。
2.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非法損害他人健康的行為。首先要有危害行為。傷害有兩種:壹種是破壞人體組織的完整性;二是破壞人體器官的正常功能。傷害通常采取直接使用刀、槍、棍、棒、石或拳打腳踢的形式,或間接使用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無辜者、動物等。去傷害別人。有些人還使用毒藥、化學品、輻射、激光和其他非暴力手段傷害他人。在少數情況下,傷害行為由不作為構成。傷害的手段通常是暴力的,但也不排除無形的、非暴力的手段。其次,傷害行為必須是非法傷害。如果是正當的傷害行為,不能以傷害罪論處。最後,本罪的構成要求不僅僅是輕傷。
3.本罪的主體是壹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故意傷害罪。根據刑法第17條第二款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的,也應當負刑事責任。
4.主觀上,本罪是故意,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
第二,識別
1.本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故意內容的不同: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導致他人死亡並希望或者放任這種情況發生,是故意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的健康造成損害,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存在故意傷害,即使造成了被侵權人的死亡,也只能認定為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在具體案件中,要調查侵害的原因、被告人與被害人的通常關系、使用的工具和攻擊的部位、實施侵害的方法等,準確認定行為人的主觀心態。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或者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2.本罪與其他傷害罪的界限
第三,懲罰
刑法分則中某些犯罪的構成也可以包括故意傷害(包括直接故意傷害和間接故意傷害,但有的只包含輕傷,有的也包括重傷),如搶劫的暴力行為可以是故意傷害;有的犯罪以故意造成他人傷害的結果作為量刑情節。對於這些故意傷害,不應該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只能按照刑法的相關規定。為此,《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本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