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勒索罪是壹種侵犯財產的刑事犯罪,其犯罪客體是公私財物。犯罪行為表現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威脅或者勒索手段強行索取公私財物。敲詐勒索罪是公訴案件,通常由檢察機關代表國家提起公訴。檢察機關認為犯罪情節輕微不起訴的,被害人可以自行提起自訴。同時,敲詐勒索罪的被告人在非法占有、處分被害人財物的情況下,應當依法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可以作為量刑考慮因素。
敲詐的法律後果:
1.刑事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敲詐勒索可能構成犯罪,涉案人員將面臨刑事責任,包括但不限於罰款、拘留或監禁;
2.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尋求損害賠償,要求敲詐者賠償敲詐造成的經濟損失;
3.行政責任:在某些情況下,敲詐勒索可能違反行政法規,行為人可能受到行政處罰,如罰款或行政拘留;
4.社會影響:涉嫌敲詐勒索的個人或組織可能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從而影響其社會聲譽和未來的生活或職業發展。
綜上所述,敲詐勒索罪是壹種針對財產的刑事犯罪,其犯罪行為表現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威脅、脅迫的手段強行索取公私財物。敲詐勒索罪是公訴案件,在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物的情況下,被告人應當依法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可以作為量刑考慮因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274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