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律師諮詢 - 清華學生自述:在人民法院實習責任重大。

清華學生自述:在人民法院實習責任重大。

“妳不能總是被人玩弄,那樣妳就永遠玩不完了。我們不能做規則的追隨者,但必須做規則的制定者。”

選擇壹個能承擔社會責任的專業。

六年前,2002年的春天,劉洋心情不好,總是不知不覺地發呆。當時他是清華大學的大二學生,卻面臨著人生的第壹次重要選擇。

剛剛進入清華的劉洋,因為成績優異,進入了該校人文社科學院的中外文化綜合班。在這裏學習的學生還沒有決定他們的專業。壹年後,他們可以重新選擇自己想走的路。

劉洋總是回憶起自己剛入學時中文系教授徐寶庚給他上的第壹堂課,那是他和同學們壹起來到王國維的墳前,壹起讀了上面的題詞:“真是哲學家講真話的美妙日子。來世不明,先生筆下有時隱晦。王先生的理論有時候可能是可以商量的。只有這種獨立自由的精神,千百年來壹直被崇拜,它和世界壹樣長,* * *三光三光。”

當時劉洋心裏感慨萬千:學習就應該這樣!接下來壹年的學習也讓他喜歡上了這種文化氣息濃厚的環境,安靜簡單,與功利無關。然而,當學生們在考慮未來的方向時,他也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雖然文學研究是我的愛好,但我是否適合走這條路?”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離開中文系,選擇法律專業繼續深造。在他看來,雖然做研究是他喜歡的職業和生活方式,但他也願意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法學專業可以找到這種結合。即使面對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他也保持非常冷靜。

六年過去了。前不久,劉洋獲得了清華大學研究生專項獎學金。在五位獲獎者中,他是壹位大師。相比其他四個即將畢業、科研小有成就的博士生,他的答辯分數是高的。

如今,劉洋已經收到了北美某知名法學院的通知書,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很多人都有疑惑,但大多是對某些對象的疑惑。在質疑身邊發生的事情的同時,我也會質疑自己的選擇。這是我和別人略有不同的地方。”劉洋說。

如果能跳出自己的情緒,站在壹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選擇,不失為壹種避免犯錯的方法。作為壹個大二的學生,這個有點太難了。劉洋做到了,但他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人生態度是理性。

“質疑可能是我的本能。這並不意味著我是理性的。如果是後者,我早就忙著賺錢了。我選的國際公法還是比較冷門的,也沒有什麽‘錢途’,還是比較浪漫的。”劉洋笑著說,看起來更像是文學專業的。

學習正義

和劉洋見面時,他穿著普通的運動服,臉上帶著真誠的笑容,說話溫和,語氣誠懇,顯得有些成熟穩重。

目前劉洋已經發表了四篇學術論文,相對於當年爭取專項獎學金時的四位博士對手毫無優勢。但是,他的均衡發展和出色的學習和社會工作是他獲得特別獎學金的優勢。

進入清華以來,劉洋壹直在學生會工作,後來擔任法學院學生會主席,再後來擔任學院團委書記。他壹直從學生工作中受益匪淺。他還記得,剛進學生會的時候,他有充沛的精力和勇氣去做任何事情。多年的經歷讓他學會了協調各種關系,把自己想要的變成現實。這些珍貴的寶物壹直被他享用到現在。

讀研究生的時候,他得到了壹個在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實習的寶貴機會。最初的工作無非就是跑信、跑文章、跑傳單、抄文件、送文件、搬文件,都是基礎工作。

然而,他並沒有因為工作沒有挑戰性而變得消極。他相信,經過壹段時間的努力,法官會更加信任他,給他機會接近壹份更核心、更有價值的工作。

果然,工作壹段時間後,法官覺得他勤快踏實,就讓他看案卷,起草閱卷報告。自從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復核權後,刑事法院的重要任務之壹就是死刑復核,劉洋接觸的就是這些案件。

他的工作是審查當地法院送來的死刑案件卷宗,然後撰寫案件報告。提交給法官後,法官會參考這些報告,在死刑復核程序中決定是將此人發回重審還是核準死刑。

這是劉洋第壹次接觸刑事案卷,那些逼真的屍體照片讓他感到恐懼。但劉洋每天上班都會看到原告和被告的家屬在人民法院門口上訪。這個時候他總會想,如果我是這些人的壹員,我會有什麽感受?那些檔案的每壹頁都關系到人的生命,這讓他感受到了真正的責任感。

如何保證閱卷報告的公平公正?劉洋仍然采用不斷質疑事物和自己的方式。質疑證據的真實性,質疑證據是否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質疑這個證據鏈是否有足夠的力度來支持被告的判決。

劉洋在人民法院實習期間,辦理了5起案件。雖然出於保密原因,他不能透露結果,但他對案件的公正性充滿信心。

做壹個規則制定者

劉洋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第壹次在國外參加國際模擬審判的經歷,那是國際紅十字會組織的法庭,模擬壹個國際武裝沖突法的案件。對於劉洋來說,這個案件不僅與他的國際公法專業有關,也是壹次難忘的經歷。

他對法庭辯論現場的壹個細節印象深刻,那就是壹位香港法院法官擔任法官模擬審判。在港大輪到辯手發言時,學生律師先摘下手表放在桌上,然後把筆放進去,整了整衣服,才開始發言。整個動作沈穩,清晰,引人註目。

事後他才知道,這是香港大學法學院法庭訓練中的壹個常規動作。目的是吸引評委的註意力,使他們能夠集中精力聽他們的發言。

「法庭辯論是普通法制度的壹個重要特色。他們強調律師在法庭上的重要作用。學生在學習期間有壹年的與此相關的專項訓練。”劉洋說:“中國的法學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結果他們沒拿到排名。

這段經歷讓他想了很多。法庭辯論在英美法系國家是壹種傳統,在中國是壹種奇怪的東西。但是既然模擬審判是別人發明的,我們要想參與就必須在這套規則裏玩。然而,目前,中國不斷開放的勢頭已使我們無法置身事外,更不用說逃脫。

起初,劉洋想:“我要不要在這套遊戲規則裏工作?”很快他從另壹個角度思考了這個問題。“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這是我國研究者和學習者面臨的問題。妳不可能永遠和人玩,那妳就永遠玩不了。”劉洋說:“我們不能做規則的追隨者,而要做規則的制定者。”目前,在聯合國和海牙國際法庭任職的中國法官寥寥無幾。曾在聯合國前南問題國際法庭任職的劉大群法官多次建議中國人加入這些組織,發出自己的聲音,但壹直沒有太大改變。這些組織中從事法律事務的中國人只有壹兩個,相當於壹些非洲小國。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清華大學很早就開始組織自己的模擬庭審。本科時,劉洋參加了清華大學的模擬審判,並在此後的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有了這樣的對比,劉洋更加堅定了學習國際法的信念:他必須適應和熟悉他們的處事方式,才能在國際事務中得到自己的東西。

面臨畢業,劉洋將去美國繼續他的學習和研究。他說,畢業後,為了自己內心的使命,壹定要在這些組織裏努力壹段時間。

  • 上一篇:搶劫刑事律師咨詢免費。
  • 下一篇:律師做公證收費多少?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