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私下和解後是否還錢給律師?
私下和解還錢給律師,在故意傷害情節不嚴重的情況下私下和解故意傷害他,比如只是輕傷。私下和解後撤銷案件,允許故意傷害刑事和解。但實際上這種和解只是對當事人民事賠償的共識,刑法上的罪名責任還是要由法院來定,可能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法院成功調解後判刑。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已構成故意傷害罪,依法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法庭審理過程中,被告人與被害人成功調解並賠償被害人損失的,不應免除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但法院在對被告人量刑時可以從輕處罰。如果被告人進行了賠償,並取得了被害人的諒解,法院可以判處被告人緩刑。
二、故意傷害罪的認定是怎樣的?
1,故意傷害罪的形態
故意致人輕傷,不存在犯罪未遂的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致人輕傷,而實際上沒有造成或者造成輕傷的,不作為犯罪處罰。傷害故意明顯(如致人重傷、死亡),傷害行為已經開始,但因意誌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以故意傷害罪(未遂)論處。
符合犯罪主體要求的行為人在故意控制傷害的情況下實施傷害行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達到輕傷程度的,可以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既遂。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包括兩種情況:壹是行為人明顯只有輕傷的故意,但過失致人重傷;第二,行為人明顯具有重傷的故意,客觀上造成了重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是典型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未致人死亡的,不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罪的未遂。主觀上存在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
2、基於他人承諾損害他人健康。
這是壹個棘手的問題。許多國家刑法只明確規定了基於承諾的殺人罪的處罰,其法定刑比普通故意殺人罪輕,但沒有基於承諾的危害的規定。於是有人認為,既然刑法只規定了基於承諾的殺人罪,而沒有規定基於承諾的傷害罪,說明基於被害人承諾的傷害是無罪的。
當代社會,在處理刑事案件或民事案件時,雙方可以私下達成和解協議,和解協議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之前已經委托了訴訟代理人,並提供了相關服務,則需要支付訴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