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30年代斯大林大清洗期間,有三次舉世矚目的“莫斯科審判”。第壹次是1936年8月,審判“托洛茨基-季諾維耶夫聯合總部”陰謀集團,季諾維耶夫、加米涅夫等16人被槍決;第二次是1937 1,審判反革命組織“平行總部”,處決卡爾·伯恩哈多維奇·拉狄克、皮達科夫等17人;第三次是1938年3月,“右派托洛茨基集團”、布哈林、利科夫等21人被槍決。莫斯科三大審判公開舉行,西方記者、外交使團和獨立觀察員應邀旁聽。全世界的人都目睹了這樣的壹幕:在法庭上,被告人沒有壹個為自己辯護,全部承認了檢察官指控的罪行,還主動揭發了其他共犯和同謀者的立功表現。壹個接壹個,他們不約而同地把自己描述成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他們在最後的陳述中,無壹例外地用最優美的詞語贊美斯大林。聽覺是空的,眼見為實。法庭的場景讓長期生活在民主人權社會的西方人迷惑不解。妳只能懷疑妳的眼睛有問題。直到20年後,在195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仍然認為這是壹種大腦手術、電休克療法或服用特殊藥物、藥物和催眠的綜合方法。曾經投入長期研究,試圖破解克格勃的藥。大多數被邀請的西方觀察家認為這次審判是公正的。壹名英國律師寫道:“我們再次堅定地意識到,指控是正確的,承認是正確的,判決是公正的。”這正是斯大林精心導演這部劇的“效果”。然而,保密是必然的,壹個不經意的細節“暴露”了麒麟皮囊下的蛛絲馬跡:在第壹次莫斯科審判中,為了讓人相信堅決反對托洛茨基的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其實是托洛茨基的壹夥,被告人高爾茨曼供認,他聽從季諾維也夫和卡米涅夫的指示,在1932,1655,但遺憾的是,這個表白有點多余,太具體,反而弄巧成拙。丹麥報紙很快宣布“Buli Storey”酒店早在1917就被拆除了。這個劇情的集合點就成了沒有立足之地的海市蜃樓!斯大林戰勝敵人的武器就是把政見之爭變成刑事犯罪。不同的人對政治觀點的辯論有不同的看法,而刑事犯罪是每個人都深惡痛絕的。這種質的演變對普通大眾最有說服力。斯大林發明了壹個“明智的判斷”:“社會主義建設越深入,階級敵人就會越多。”當然,對於不斷冒出來的階級敵人,我們也不能手軟。“對敵人仁慈,就是對人民犯罪”,我們勢必不久於人世。斯大林的“階級敵人”思想只是壹廂情願。讓壹個政治對手承認自己是罪犯並不容易。利害關系就不用多說了。然而,克格勃的魔鬼也能施展這種魔法。比如布哈林,斯大林要想消除布哈林的影響,首先要破壞列寧和布哈林的親密關系和感情。斯大林想通過法庭向人們宣布,“布哈林從來不是列寧的親密戰友,而是列寧最兇惡的敵人。”於是斯大林命令審訊人員讓布哈林承認布哈林早在1918布列斯特和約簽訂期間就曾試圖暗殺列寧。內務部人員起草了壹份“審訊記錄”,讓布哈林簽字。上面寫著:早在1917年,當他得知德國政府向列寧提供了壹個火車車廂,並允許列寧在戰爭狀態下穿越德國時,他就開始懷疑列寧與德國人有黑幕活動。後來列寧堅持要和德國人簽訂《布列斯特和約》時,確信列寧是德國間諜,於是萌生了殺害列寧的想法和計劃。這是壹個壹舉兩得的陰謀,既陷害了布哈林,又貶低了列寧。布哈林看到這份供詞,勃然大怒,憤慨地說:“斯大林要把死去的列寧送上被告席!”“布哈林拒絕在供詞上簽字。最初幾個月,布哈林拒絕坦白,他保持沈默。繼續讀和寫。因此,內務部人員加緊了酷刑,處理布哈林的調查人員增加了壹倍。內務部人民委員會成員埃若夫親自監督戰事,伏羅希洛夫作為政治局代表也參加了審判。他們把布哈林的妻子和兒子作為“人質”,把他們的安全作為威脅,“知道什麽對布哈林好”。和其他受審的人壹樣,內務部以斯大林的名義向布哈林承諾,只要他能滿足政治局的所有要求,他的妻子和兒子就會安全,他本人只會遭受壹點點監禁。內務部審訊人員的勒索重點是布哈林的死亡點。以後案件的進程如克格勃所願,布哈林靠自己的自首獲得了妻兒的生命安全。克格勃在不斷的審訊中摸索出了壹套獲得犯人“合作”的經驗,也就是臭名昭著的“庫爾斯基定律”:1。肉體折磨,即嚴刑拷打,連續審訊不允許睡眠長達十幾天幾夜;2.化學酷刑,即幻覺片劑、粉劑或註射滴劑,以削弱和瓦解人的意誌;3.機械拷問,就是反復讀出寫給妳的“口供”,然後讓妳重復這些內容,然後接受有效成分作為妳的“口供”;4.政治酷刑,即威脅妳的朋友和親戚侮辱妳的政治理想,使妳的信仰崩潰;5.心理折磨,即制造和強化人的自我輕視感,使人失去人生目標,從而產生自我解放、自我懺悔、自我洗滌、自我鞭笞的行動。“庫爾斯基定律”之所以取得驚人的效果,是因為它“針對不同的人對癥下藥”。埃若夫曾自豪地介紹自己的經歷:“讓受審的人痛苦,離目標不遠了。"他還說:"如果囚犯失去了所有的自尊和信心,他們就會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貝利亞是羅誌罪行的大師。他有壹句名言:“給我帶來壹個人,我給妳找出他的證據。”此外,莫洛托夫勸說季諾維耶夫的話也可以作為旁證:“妳對黨撒了多少次謊?妳的謊言傷害了黨多少次?現在,為了黨的利益,我建議妳誹謗自己。目前,在托洛茨基分裂工人運動,德國人準備進攻我們的時候,妳的謊言無疑可以幫助黨。這是不能拒絕的。我們要討論什麽?如果黨的利益需要這樣,我們不僅要獻出自己微不足道的名譽,還要獻出自己的生命。“布爾什維克越堅決,就越難抵制黨的要求。在生存無望,精神已經崩潰的情況下,全心全意配合審判,是向當事人懺悔的唯壹機會。就連堅定的反對派托洛茨基也說,“歸根結底,黨永遠是對的,因為它是無產階級完成其根本任務的獨特歷史工具。".正是在克格勃的“工作熱情”下,階級敵人暴露無遺。壹個個開國元勛都成了“公敵”。另壹方面,克格勃的鷹犬們踐行了“階級鬥爭,壹旦抓到就管用”的著名論斷。
上一篇:請論述在刑事案件中檢察官與辯護律師的互動下一篇:取保候審的申請書通用模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