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愛秀律師
王愛秀律師,中國律師協會會員,上海市律師協會會員,黨組成員。2006年從事法律工作以來,辦理了大量民商事案件。執業以來,王律師以睿智的思維判斷法官的審判思維,以獨特的創造性法律服務思維解決了多起重大、疑難、復雜的法律糾紛。
2.吳瓊律師。
吳瓊律師從事法律工作10余年,在家事、私人財富繼承領域有深入研究。吳瓊律師秉承嚴謹、耐心、高效、專業的工作理念,至今與團隊壹起承辦了數百起婚姻、家事、私人財富繼承等領域的訴訟和非訴訟案件。
3.刁宏律師
刁宏律師,1975起住上海,華東政法大學畢業。2004年6月+065438+10月取得律師執照,此後壹直執業。期間辦理各類訴訟案件近千件,擅長婚姻、刑事、合同糾紛。其承辦的大量案件被媒體報道或拍成電視節目。
選擇律師的標準:
1,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是指律師運用法律手段為委托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普通人看來,老律師經驗多,新律師基本功紮實。其實年輕律師缺乏經驗是肯定的,老律師是否有經驗是個問號!
如果妳是壹個專業能力很強的老律師,自己的案子太忙,恐怕沒有精力處理自己的小案子。而如果妳是老律師卻還缺乏案源,恐怕妳的經驗積累和專業能力都會受到質疑!
不過,對於律師的專業能力也沒必要太糾結。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小案件來說,不需要太多的專業能力,大部分律師的專業能力足夠勝任。
2.人格和職業道德
性格和職業道德無疑是選擇律師前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但是,僅僅通過短期的交流,很難準確判斷壹個律師的人品和職業道德。但我們還是可以管中窺豹,根據律師的壹些具體表現做出大致的判斷。
3.意向程度
專業勝任壹個案件,並不代表壹個案件就能處理好。如果妳想讓律師為妳的案子盡心盡力,前提是律師能有足夠的時間分配給妳的案子。
委托人更傾向於憑直覺選擇案件多、工作忙的律師,就像那個去餐廳更喜歡排隊的律師。但是律師的總時間是有限的。如果壹個律師有很多案子要處理,他自然就沒那麽多時間專註於妳的案子。
有的律師受理案件後,所有工作都交給助理,開庭前不壹定看卷宗;其他的律師都是直接丟給團隊的帶薪律師,只是壹直掛著名字而已。
以上內容參考:沈浩律師官網-王愛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