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沒有感覺成了這部電視劇最大的問題。昨晚看了亨利八世和弗朗索瓦壹世的角力場面,我質疑亨利八世怎麽三十歲了還像個傻逼。我不能接受第壹英雄的表現。他演的不是亨利八世,慷慨卻專橫,殘忍而足智多謀。他扮演羅伯特·埃塞克斯伯爵伊麗莎白壹世沖動易怒的情人。亨利八世應該鋒芒畢露,但不陰險狡詐。他的才華不是寫在臉上,而是藏在他看似平靜的對放蕩的追求裏。我不知道第壹英雄是不是美國人喜歡的類型,也許吧。如此自信,雄心勃勃。
但是,我想看,因為安妮·博林。安妮·博林出現時,她的眼睛吸引了我的目光。平心而論,她沒有她姐姐瑪麗·博林好看,事實上她也是,但她有令人難忘的東西。娜塔莉·多默爾的眼睛生動地說明了這壹特點。等著看安妮·博林如何用這雙眼睛顛覆英國的天主教會。
附:都鐸王朝主要人物簡介
亨利八世:大家都知道亨利八世改變了英國教會。此外,他有六個妻子。不過,人們應該是從他的離婚官司中認識他的,當時他三十四歲。十八歲登基的時候,接下來的十六年並不是空白。他當時在意大利參加了法國和西班牙的戰爭,但是他沒有派兵,而是派出了他的外交使節。1521年,他在加萊會見了法國國王弗朗索瓦壹世。在北部邊境,英國在1513打敗了蘇格蘭,蘇格蘭歷史上最有能力的國王詹姆斯四世在戰爭中死去。繼任的詹姆斯五世是亨利八世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的兒子。1511年,他與嶽父西班牙國王費爾南德五世簽訂了對抗法國的《威斯敏斯特條約》。1519年,馬丁·路德在德國開始宗教改革的時候,亨利八世居然寫了壹篇攻擊馬丁·路德的文章,教皇還挺欣賞的,但沒想到幾年後壹切都變了。
沃爾西主教(Bishop wolsey):亨利八世早期最喜歡、最有權勢的大臣。他是平民眼中的大救星,是外國君主眼中的圓滑外交家,是君王眼中的幹練大臣。但亨利八世的原則是絕不允許壹個大臣長期獲得他的寵愛。沃爾西在1521左右還是很有名的,甚至有可能成為新教皇。但很快,因為離婚訴訟得不到羅馬教會的批準,亨利八世就把氣撒在沃爾西身上,指責他礙手礙腳,充當教皇的走狗。1529年,沃爾西被革職,次年死於獄中。
托馬斯·摩爾:《烏托邦》的作者,人文主義者,亨利八世的秘書和顧問。1529因沃爾西辭職成為大法官。然而,他虔誠的宗教信仰還是沒能讓亨利滿意,離婚官司陷入僵局。1533年,摩爾被處決。摩爾說,“我最珍惜的是我的正直。”很多年後,他真的為他的正直而死。
白金漢公爵:這個人在第二集中死了,但是有必要介紹壹下。他曾說“這是我的皇冠,我的宮廷”,其實是真的。都鐸王朝的王位有些不合法。在金雀花王朝晚期,愛德華三世有很多孩子。長子早逝,留下壹子理查德二世。理查二世死時無子,王位落入愛德華三世的第四子約翰·岡特的兒子亨利四世手中。亨利四世的登基加劇了王室內部的權力鬥爭,因為約克家族認為他們也有繼承王位的權利。約克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第五個兒子的直系男性後裔,甚至還娶了愛德華三世第三個兒子萊昂內爾的獨生女伊麗莎白為妻。因為英國王室中的女性也可以繼承王位,所以約克家族的繼承權實際上先於蘭開斯特家族,隨後雙方發生了內戰,史稱“玫瑰戰爭”。亨利四世的孫子亨利六世戰敗被殺,約克家族的首領英王愛德華四世繼位。蘭開斯特家族的支持者逃到法國,他們聲稱亨利都鐸是他們的領袖。亨利·都鐸是誰?他的母親瑪格麗特是約翰·岡特的孫女,但瑪格麗特的祖母不是約翰·岡特的合法妻子。當時,約翰·岡特迫使國會承認他與凱瑟琳·辛沃德的婚姻是有效的,但在教會看來,他們的婚姻是非法的,所以瑪格麗特甚至亨利·都鐸只能勉強稱為蘭開斯特家族的繼承人。但幾年後,亨利·都鐸打敗了理查德三世,奪取了英國王位。可能是心虛,他娶了英格蘭愛德華四世的長女伊麗莎白,從而連接了約克家族與蘭開斯特家族。問題是愛德華三世還有壹個小兒子,托馬斯·格洛斯特公爵。他的兒子沒有子女,女兒安妮嫁入了斯塔福德家族,因此斯塔福德繼承了格洛斯特公爵的英國王位繼承權,白金漢公爵是斯塔福德家族的直系男性後裔。從蘭卡斯特家族的父系來看,白金漢公爵的確比亨利八世更有資格繼承王位,但亨利八世的母系無疑更勝壹籌。
凱瑟琳王後:正式名稱應該是阿拉貢的凱瑟琳。亨利八世的裴元夫人。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爾壹世和阿拉貢國王弗爾南多五世的小女兒,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壹世的嫂子,奧地利王子和荷蘭大公菲利普的嫂子,瘋狂女王胡安娜的妹妹,月經,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也是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壹世),英格蘭王後瑪麗壹世的母親。先是嫁給了亨利八世的弟弟亞瑟,半年後亞瑟去世。亨利七世擔心兒媳再婚會導致豐厚的嫁妝流失,希望維持與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西班牙的聯盟,所以不遺余力地促成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的婚事。但天主教認為寡婦不能和姐夫再婚,否則不會有孩子。在外交斡旋下,教皇態度軟化,同意只要凱瑟琳還是處女就結婚。凱瑟琳發誓她永遠不會與亞瑟完婚,所以比亨利八世大六歲的凱瑟琳嫁給了姐夫。他們婚後生了六個孩子,但只有壹個活了下來。亨利八世無法忍受年邁的妻子和沒有男孩的擔憂,於1525正式提出離婚。
安妮·博林:她在法國法庭長大。弗朗索瓦壹世淩亂的宮廷催發了她與生俱來的魅力。據說亨利八世第壹次見到她時就被她迷住了,但她拒絕了國王的求愛,甚至壹度逃離宮廷。這種方法很快吸引了亨利八世,後來安妮·博林要求不要做情婦。對繼承權的要求指向了亨利八世的心臟病。他從1525開始了八年的離婚訴訟。1533年,安妮·博林通過建立英國國教、驅逐審判中不合作的托馬斯·摩爾、將王權置於神權之上等壹系列行動,終於成為名正言順的女王。同年,她不幸生下女兒伊麗莎白,從此開始了她的厄運。亨利八世與珍·西摩爾有染,丈夫的婚外情讓她覺得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焦慮的安妮·博林變得歇斯底裏。流產壹名男嬰後,安妮·博林絕望地說,“壹切都結束了。”1536年,安妮·博林因通奸被送上斷頭臺,但真正的原因是她沒有生下兒子。她的表妹凱瑟琳·霍華德成為亨利八世的第五任妻子,於1542年因通奸罪被處死。她的姐姐瑪麗·博林也是亨利八世的情婦,瑪麗的孫女萊蒂西亞·諾麗女士是伊麗莎白壹世的宮廷花魁。大膽的萊蒂西亞與伊麗莎白壹世的情人羅伯特·達德利有染,並秘密娶她,被女王逐出宮廷。羅伯特·埃塞克斯伯爵,萊蒂西亞第壹任丈夫的兒子,晚年成為女王的情人,於1601年被女王以叛國罪處死。
克倫威爾:亨利八世僅次於沃爾西和摩爾的第三大寵兒。他贏得了國王的青睞,因為他成功地幫助亨利八世與阿拉貢的凱瑟琳離婚,又成功地幫助亨利八世擺脫了安妮·博林的左右逢源。1536年,珍·西摩爾在生下英國國王愛德華六世後去世,愛德華六世是亨利八世唯壹合法的兒子。克倫威爾借機搞定亨利八世和克裏夫的安妮,希望通過娶這個新教選帝侯,擺脫英國在宗教改革後孤立的外交局面。不幸的是,克裏夫筆下的安妮是壹位前所未有的老師。亨利八世非常討厭她,壹年後就和她離婚了。備受女性青睞的大臣克倫威爾,最終因給國王安排齷齪的婚姻而被處死。
諾福克公爵:英國最富有的貴族。劇中的諾福克公爵是第三任公爵,他的父親被亨利七世處死。他忠於亨利八世,最後也逃脫不了被關在倫敦塔的命運。幸好亨利八世英年早逝,否則早就被斬首了。他的兒子因計劃與擁有王位繼承權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結婚而被指控叛國,被伊麗莎白壹世處死
查理·布蘭登(Charlie Brandon):薩福克公爵,亨利八世的密友(對白金漢公爵的女兒不忠的那個)。他娶了亨利八世的妹妹瑪麗·都鐸,後者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二世,婚後不久就成了寡婦。查理·布蘭登是個迷人的花花公子,瑪麗·都鐸是個迷人的情人。這樣的組合可想而知。他們有壹個雄心勃勃的女兒弗朗西斯,嫁給了多塞特侯爵亨利·格雷,生了三個女兒。長女簡·格雷在英國國王愛德華六世死後被諾森伯蘭公爵(伊麗莎白壹世情人羅伯特·達德利的父親)封為女王(因為她嫁給了公爵的次子),僅9天後就被瑪麗壹世推翻。二女兒凱薩琳因與愛德華·西摩(他的姑姑是珍·西摩爾,亨利八世的第三任妻子,他的父親和叔叔都因叛國罪被處死,他的姑姑是凱瑟琳·帕爾,亨利八世的最後壹任妻子)有染而被囚禁在倫敦塔。第三個女兒瑪麗犯了和她姐姐壹樣的錯誤,因為她未經女王同意就嫁給了基思爵士。
這篇文章引自:
評論(0)引用閱讀(99)圈子編輯打印獲獎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