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北大荒”,是指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流域、三江平原的廣大貧瘠地區。半個多世紀前,這裏是壹片廣袤的荒野,人煙稀少,森林茂密,到處都是沼澤,森林裏野獸出沒,鳥兒低空飛翔。“打麅子撈魚,野雞飛進電飯鍋”曾是這裏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這片荒地的寶貴資源之壹就是土地,是經過千百年形成的厚厚的腐殖質,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層。這種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約為黃土的10倍,是最肥沃最適宜耕種的土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墾,這裏已成為中國重要的糧食基地,被譽為“北大倉”。北大倉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壹,占世界黑土總面積的1/5。
當前的問題
土壤侵蝕
黑龍江省年平均降水量壹般,但集中在夏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現。由於地表植被破壞,徑流集中,沖刷強烈,土壤遭受嚴重的水蝕。春季積雪融化時,會產生融雪徑流。黑土解凍,壹層土就被沖走了。這種凍融侵蝕現象非常嚴重,其沖刷速度不亞於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如今,在黑土區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我們其實可以看到類似於黃土高原未被整治的景象:大片肥沃的土地被肢解得支離破碎,馬平川的土地縱橫交錯。
過度的土地開墾使這裏的濕地減少了壹半。作為“地球之腎”,濕地和森林可以凈化空氣和水,緩解幹旱和洪水,解毒和分解廢物,有助於增加和恢復土壤及其肥力,穩定當地氣候等。這些功能被削弱或幾乎消失,使得氣候宜人的東北黑土區成為生態脆弱區:氣候異常的頻率越來越高,自然災害的種類越來越多,旱澇風災的範圍和頻率越來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