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七年(1868),11年六月,上海首次從歐洲運來幾輛自行車,是人們坐在車裏踮著腳尖引著走的娛樂交通工具。
同治十三年(1874),法國人米拉從日本運人力車到上海。這種人力車被稱為“東方人力車”,因其黃色而成為壹種交通工具。隨後,上海興起了人力車的修理、租賃和買賣。
光緒十年(1884),中國出版《申江風光》,首次記載了中國人騎自行車的情景:“人若踏上天平,亦系前後輪,轉如飛,故能行省。不是只有壹個人看到,而是很多人遇到。”那時候自行車數量很少,騎自行車的都是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從自行車發展史來看,自行車也是當時歐洲的首創。僅僅幾年後,自行車就傳入中國,可見其傳入速度之快。
清光緒十壹年(1885)後,法國怡和、禪臣、利康等洋行將自行車及零部件列為“五金雜貨”,進口上海。到19年底,他們在上海有了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