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區從事非農產業的有25萬多人,其中市政府駐地從事非農產業的有20多萬人;
2、工農業總產值超過30億元,其中工業產值占80%以上;
3.國內生產總值25億元以上;第三產業發達,產值超過第壹產業,占GDP比重超過35%;
4.壹個縣級市,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超過2億元,只有成為幾個市縣範圍內的中心城市,才能升級為地級市。
縣級市和地級市設立標準中的財政收入指標將根據全國零售價格指數上漲情況進行調整,由民政部報國務院批準。
以上報告如無問題,請轉發各地試行。
擴展數據:
撤縣設市最早從1983年開始,第壹波從1983年到1986年達到高潮。1993年被稱為井噴期,1997年國務院暫停縣改市審批。
2016年3月,國家“十三五”規劃發布,其中明確提出以提高質量、增加數量為方向,加快中小城市發展,有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改城的目標,將培育形成壹批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新生中小城市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大工程之壹。
2065438+2007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推動壹批有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市,發揮城市群的輻射帶動作用”。
2017年國務院“解凍”設市批復,全年批復6個縣,分別是河北省平泉縣、浙江省玉環縣、陜西省神木縣、四川省隆昌縣、湖南省寧鄉縣、貴州省盤縣。
2019又有7個縣獲批設市,分別是陜西省賓縣、江蘇省海安縣、湖北省京山縣市、黑龍江省漠河縣、山西省懷仁縣、貴州省興仁縣、安徽省潛山縣。也就是說,新壹輪撤縣設市開始以來,已經批準了13個縣。
百度百科-由縣設市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