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是在有關部門或公司之間,按照標準格式,通過電子郵件交換貿易、生產、運輸、保險、金融和海關單據等數據,並按照國際統壹的語法規則處理報文的壹種新業務。
edi在國際和國內貿易活動中的使用已經取代了傳統的紙質貿易單據(如訂單、發票等)。)與電子數據交換。雙方使用統壹的國際標準格式編制文件和資料,以電子方式將貿易資料從壹方傳遞到另壹方,這是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無紙化貿易”方式,也是GATT成員國今後必須使用和推廣的標準貿易方式。利用edi業務可以將原材料采購與制造、訂貨與庫存、市場需求與銷售、金融、保險、運輸、海關等業務有機聯系起來,將先進技術與科學管理融為壹體,為實現“金通”工程奠定基礎。
用戶終端可以通過電話網、chinapac網、ddn網和chinan-et網訪問edi系統。
Edi(電子數據交易)是交換商業數據的標準格式。該標準是ansi x12,由數據事務標準協會制定。edi商務文件包括壹個由多個數據元素組成的字符串,每個數據元素代表壹個事實,並通過分隔符相互分隔。整個字符串稱為壹個數據段。壹個或多個數據段自始至終被定義為壹個事務集,這個事務集就是壹個edi傳輸單元(相當於壹條報文)。事務集通常由特定業務文檔或模型中包含的內容組成。當交換edi傳輸時,它們被視為貿易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