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芝麻片是唐河傳統名牌食品,造型精致,美觀,色白透明,寬約壹寸,長約三寸,薄如紙張,飽滿無損的白芝麻均勻鑲嵌在青白而晶瑩的糖片上。食之甜、香、脆,清新爽口,營養豐富,風味獨特。
該品精選原料,科學配方,做工考究,工藝精湛。以上等芝麻、壹級白糖、糯米、糖稀、純凈芝麻油為主要原料,經配料、制芝麻仁,熬糖、搟片、切片等工序。僅制芝麻仁壹項,就要經水泡、袋捶、沖洗、涼曬、炒制等制作過程,使芝麻仁焦香純白,完整無雜。熬糖工序更嚴格講究,它與糖的色澤、甜度、酥脆等質量有密切關系,是制芝麻片之關鍵。熬糖時,要嚴格而熟練的掌握火的大小,時間的長短,攪拌的速度和四季的氣溫。熬到發酥、扯皮狀為宜。配制壹料,約四斤上下,先將糖稀下鍋,繼而加入白糖和香油,糖熬好後再加芝麻仁,最後搟片切片。制成後的芝麻片,含口自化,無渣不膩,入放不疲,攜帶不碎,可作筵席佳肴,高級禮品和健身滋補品。桐蛋
桐蛋系唐河縣桐河流域放養的鴨子所產的鴨蛋經過加工而成。桐河河道彎曲,兩岸蘆葦叢生,楊柳成蔭,河水中富含大量的有機物和鎂、磷、鍶等物質,蓄養了大量的藻類、水草、魚蝦等生物。在桐河中放養的鴨子多食水草、魚、蝦及富含色素的各種藻類植物,鴨子所產鴨蛋個大皮薄,隔著皮就能看到紅色的蛋黃,煮熟切開,蛋黃醬紫鮮紅,粒狀似沙,蛋白鹹中加香,漬期較長的蛋黃,有紅紫色油脂溢出,味香可口。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患病,禦醫久治不愈,宮內唐河籍侍衛從家鄉帶桐蛋進貢,朱元璋連食數日不治而愈,龍顏大悅,令侍衛送桐蛋500筐,並給賞金200兩。清康熙年間,桐河年以萬枚進貢朝廷。1951年在國務院舉辦的全國名優特產展覽會上,桐蛋受到周總理的好評。七十年代,桐蛋載入《中國土特產大全》第436頁。
1993年,唐河縣桐蛋開發有限公司依法申請了“桐”品牌及商標。2002年,桐蛋年產量達1000萬枚,產值800萬元,創利稅121萬元。
五香牛肉
唐河縣是全國五大優良黃牛品種之壹的南陽黃牛主產區。“群發”牌五香牛肉於1997年開始生產,它以優質的南陽黃牛鮮牛肉為原料,經過修整——腌制——鹵制——潤味——收汁——出鍋——涮油——晾制——真空包裝——高溫殺菌——恒溫試驗——外包裝等數十道生產工藝精制加工而成,而且根據中藥藥理學,結合南陽黃牛肉質的特點,認真研究,不斷改進,形成了獨特的輔料配方。包括五香牛展、五香牛蹄筋、五香牛脆、五香牛腩等系列產品。產品彈力良好,瘦而不柴,鮮嫩利口,香味濃郁,余味悠長,開胃健身。該產品包裝精美,規格多樣,攜帶方便,耐長久存放。
唐河縣肉牛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於1997年註冊了“群發”牌商標,2002年產量達到3000噸,產值4000多萬元。泗洲火腿
“泗洲火腿”制法來自於明宮廷禦膳秘方,因明亡,由壹唐河籍禦廚帶入民間,清末民國時期享有盛譽,現以唐河縣寶塔賓館所產最為有名。
“泗洲火腿”選料嚴格,工藝精細。其制法是:取皮薄肉多、重2公斤左右的豬前蹄,入清水浸泡,除去殘毛,放清水鍋內煮五成熟,撈出晾涼。然後在肉墩上將腿皮用刀劃成斜方塊,再入油鍋炸至皮黃,起泡,有皺紋時撈出,瀝油後,下入以花椒、大茴、小茴、砂仁、豆蔻及適量食鹽、黃豆醬油、黃酒為原料配制而成的鹵湯鍋內,待大火滾起後,改用小火、煮至八成熟時撈出,撒上冰糖或白糖,放入蒸籠蒸20分鐘,十成熟後即可取出食用。制成的火腿色似瑪瑙,肉爛離骨,油而不膩,醇香可口。
郭灘燒雞
郭灘燒雞產於唐河縣郭灘鎮,尤為該鎮遂王村所產最為著名。該產品有400多年的歷史,自明朝末年時已有制作,清末到民國時享有盛譽。建國後,燒雞制作技術得到進壹步提高。
郭灘燒雞是以周邊縣市農民家養柴雞為主要原料,采用十幾種調味品及名貴中藥材,利用祖傳秘方經修整——腌制——油炸——晾幹——鹵制而成。該產品選料考究,配置適量,開剖精巧、烹煮適度、火候恰到好處。制成品肉爛、骨酥、皮不破,食用時骨肉自動分離,肥而不膩,味道鮮美。它富含多種營養元素,高蛋白、低脂肪,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該產品采用真空包裝,純中藥保鮮,不含任何激素和防腐劑,保質期長且易攜帶。綠豆涼粉
綠豆涼粉,由於制作工藝講究、配料獨特,所以到過唐河的遊客,在遊玩唐河名山麗水的同時 ,不親自品嘗壹下這壹名品覺得是壹種憾事。
唐河縣地處豫西南、南陽盆地東部邊緣,境內土地平曠,四季分明,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尤其適宜VC系列綠豆生長。由於日照時間長,導致綠豆澱粉含量高,再加上唐河的土壤中富含矽、鐵、錳、硒等微量元素及礦物質,為唐河綠豆涼粉的內在品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綠豆能制成涼粉,是唐河民間的壹大創舉。早在四百多年前,唐河民間即用碗豆粉、薯幹等制作涼粉,由於這些原料制成的涼粉質脆,不宜長時間存放,故而許多人萌生了這樣壹個念頭:能不能用其他原糧替代豌豆、薯幹做成涼粉?經過多次試驗,壹個很偶然的機會,壹位姓段的老師傅在壹次試制過程中發現用綠豆制成涼粉不僅質軟、彈性強,經涼拌、炒制後口感更佳。這壹制作工藝壹傳十、十傳百,很快在唐河興起了綠豆涼粉,人們食之不厭。
綠豆涼粉的制作方法是:提前12個小時將事先精選的綠豆浸泡在10℃—30℃的溫水中,中間換壹次水,以保證綠豆胚芽的萌動。之後將泡脹的豆子放在石磨中反復碾磨至豆糊,再用細布過濾2—3遍,直到豆渣全部分離,余下的綠豆漿即是涼粉的生料。最後壹道工序是煮制,經過壹定的純天然水和豆漿配比後加火煮沸,再用容器盛裝,待放置至室溫後即成涼粉。涼粉經切碎後,配以涼姜水、蒜泥、食醋、芝麻醬原 料或經高溫炒制後即可食用,其味道無以倫比。
隨著時代的發展,唐河人已發明了綠豆磨漿機、過濾器等專用設備,制作時間較以往減少了壹半,再加上配料的進壹步優化,唐河綠豆涼粉已成為各大賓館必不可少的壹大菜肴,成為食譜中的上品。
由於唐河綠豆涼粉性涼、口質上乘,特別適宜南方人的口味,目前,已占領廣東、海南、海南等14個省區市,成為都市人不可多得的壹道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