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壹定對TATRA很熟悉。20世紀80年代,TATRA被批量引進中國,無論在軍用還是民用建設上都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TATRA是世界上最早的三家汽車制造商之壹,公司成立於1890。
1926,TATRA?T26卡車配備了眾所周知的中央脊柱管框架。1942,TATRA?T111?完成了6×6越野車的設計。1956捷克斯洛伐克機械博覽會上,T138卡車首次亮相,取代T111卡車。1969年,TATRA推出了T138的替代型號T148。
有壹個關於TATRA名字由來的小故事。根據相關文件的記錄,TATRA的名字在1919開頭,公司車輛在雪域高tatras(高?Tatras)是在測試期間確定的。Ve?米?奧夫斯克霍回憶道:“在壹次試運行中,我們去了塔特蘭斯卡?洛姆尼卡鎮。白雪覆蓋的城鎮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寒冷的天氣讓我們把皮大衣裹得緊緊的,沒有人相信我們能開車去那裏。只有當地的司機說‘這就是我們想要超越的’,這給了我們信心。然後其中壹個人突然說,‘這將是塔爾拉特的車’。”
公司汽車部門負責人簡?諾瓦克也參加了測試,他說TATRA是Kop的好名字?我的車不錯。據了解他是回歸Kop?Ivnice用TATRA設計了壹個圓形的logo。20世紀30年代中期,該公司註冊商標時,在文件中標註TATRA標識的作者是Jan?諾瓦克.
塔特拉。T138
T138卡車配備V型8缸12升180馬力風冷發動機,鋁合金氣缸蓋。安裝了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氣動離合器和換擋機構,使得操作更加輕便,燃油經濟性更低。T138卡車也是國內進口的,非常適合當時國內復雜的路況,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塔特拉。T148
轉儲版T148?S3車長7295mm,寬2500mm,軸距3690mm,空重10800kg。與T138相比,T148的底盤采用了全新的設計理念,模塊化的底盤簡化了生產工藝。
同時,其動力系統也進行了升級,裝配了12.67升排量的風冷V8柴油發動機。其最大功率為199馬力,最大扭矩達到800N.m,提升了動力,改善了排放和噪音。而且安裝了獨立的加熱暖風系統,解決了風冷發動機的加熱問題。
從1972到1982,T148生產了110000多輛,其中63700輛出口到43個國家,進口T148數量最多的國家是蘇聯。
T148的繼承者T815也繼承了中央脊柱管框架。獨特的傳動系統是TATRA最大的特點。傳動軸和差速器封裝在脊柱的套筒內,既保證了傳動軸的安全性,又大大提高了車輛的通過能力,增強了整車的抗扭能力。
奧地利工程師漢斯·萊德文卡(漢斯?Ledwinka)因與管理層意見不合,於1916離開斯太爾奧地利。後來,他在1921來到TATRA公司擔任總工程師,使其成為技術先進的卡車制造商。
Hans Ledvinka在1923中成功研制出中央脊形管車架,這是壹種由中央承力管組成的底盤。底盤壹端裝有風冷發動機和變速器,並裝有獨立安裝的擺動半軸。
6×6全輪驅動使T148擁有非常強的越野能力。後排中間玻璃的左右角有兩個弧形玻璃窗,駕駛員可以通過玻璃窗進行觀察。
中間車頂的液壓升降系統更適合這種復雜的路況,車輛中間的液壓裝置有助於車輛的整體穩定性。
作為東歐越野卡車之王,TATRA當之無愧。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