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夫·達斯勒於1924年加入他弟弟阿道夫·達斯勒(綽號阿迪·阿迪)在Herolach的達斯勒公司,並將公司改名為達斯勒兄弟公司。
1948年,阿道夫·達斯勒(Adolf Dassler)將Adi和das以各自的名字組合,將達斯勒兄弟公司的名稱改為adidas。此後兩兄弟分道揚鑣,哥哥魯道夫·達斯勒成立了彪馬公司,與阿迪達斯方向壹致,兩人都以生產體育用品為主。從那以後,他們成了競爭對手。
擴展數據
阿道夫·達斯勒與魯道夫·達斯勒的合作與紛爭
1,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阿道夫在1924邀請了比自己大兩歲的哥哥魯道夫·達斯勒加盟,並於當年成立了達斯勒兄弟運動鞋廠。
當初兩兄弟的結盟可謂黃金搭檔。喜歡被昵稱為“阿迪”的阿道夫,內斂而踏實,像壹個內向而有教養的藝術家。魯道夫曾經是壹家皮革公司的銷售員,他是天生的營銷專家。為此,阿道夫成為了公司的設計師,魯道夫主要負責將產品推向市場。
達斯勒兄弟早期的發展相當順利。1928年,達斯勒制造的鞋子首次亮相奧運會,兄弟倆都很興奮。四年後,壹名德國短跑運動員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獲得100米銅牌。他穿著達斯勒運動鞋。
奧運會期間,達斯勒兄弟每年能賣出65,438+00,000雙跑鞋和足球鞋,員工超過70人。在那個時候,當汽車只是富人的“玩具”時,魯道夫已經在享受奔馳賽車了,而阿道夫很節儉,但他也開著壹輛從英國進口的摩托車。
達斯勒鞋的好名聲很快就傳到了德國田徑隊教練約瑟夫·韋策爾(Joseph Weitzer)那裏。在他的幫助下,兩兄弟成功讓自己的產品進入了1936柏林奧運會。
2,禍從墻起,同室操戈。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阿道夫和魯道夫因經營理念不同而矛盾激化。1943年,在壹次盟軍空襲中,當阿道夫和妻子爬進家中的防空洞時,魯道夫和妻子已經在裏面了。“這只野獸回來了,”阿道夫說。顯然,他說的是空襲飛機,但在魯道夫看來,阿道夫是在侮辱他,兩兄弟是。
另壹種說法是,二戰結束後,盟軍調查達斯勒鞋廠是否與納粹有聯系時,阿道夫背叛了自己的兄弟,被判無罪,重新掌管鞋廠,魯道夫因為兄弟的指控成為了美國戰俘。
因為二戰期間,兄弟倆都加入了納粹黨,只是政見不同。魯道夫是激進分子,對納粹更加忠誠。他曾經為德國制造靴子和高射炮,阿道夫秘密營救了很多猶太人。
到目前為止,阿道夫和魯道夫反目成仇的真正原因仍然是個謎,但達斯勒鞋廠已經走到了分裂的邊緣。1946年魯道夫被釋放後,他不得不和家人搬到鎮上小河的對岸,從零開始另建壹家小鞋廠。
從此,阿道夫和他的兩個兄弟開始分道揚鑣,在相距僅幾公裏的距離裏,展開了壹場漫長的“互炸”之戰。1948年,魯道夫正式將公司命名為“彪馬”,阿道夫也註冊了“阿迪達斯”商標。在之後幾十年的競爭中,阿迪達斯和彪馬互有攻守。四年壹度的世界杯成了兩兄弟的必爭之地。
百度百科-彪馬-品牌歷史
人民網-阿迪達斯VS彪馬:我們同根生,急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