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訝的是,最近有消息稱旭日將推出暖茶產品,與原來的冰茶不同。《華夏時報》記者在這張海報上看到了“匯源集團榮譽產品”的字樣。匯源集團親自操刀能否挽救日出昔日的輝煌?暖茶產品能否幫助旭日東山再起?
旭日分化回歸
從1993開始,壹個以供銷社為基地,投資3000萬元的旭日集團,通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銷售額高達30億元的飲料巨頭。2002年下半年,旭日停止鋪貨。曾經風光無限的“旭日”,逐漸成為人們心中的“藍色記憶”。
關於旭日東升的衰落,有不同的理論。但知情人士認為,2000年以來旭日集團內部的壹系列“管理層變動”才真正將其扼殺。
現在,如果旭日真的如外界所說,要重新推出溫熱的茶飲料,那就不能不讓人驚嘆了。據報道,旭日市場上的新暖茶重新調整了配方。除了加入檸檬汁,還加入了枸杞原漿,以藥食同源的理念區別於冰茶,解決了冬季飲料難賣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旭日也想玩的不壹樣。事實上,日出做的第壹件事就是冰茶和溫茶並存,只是對外推廣冰茶產品,今年上市的新溫茶產品就是重新調整配方。
據相關媒體報道,在其營銷總監許看來,飲料企業應該抓住大品類升級叠代和老品牌二次復蘇的契機,共同促成新品的爆發。在這方面,比較成功的北冰洋走在了前面。在北京這個小眾市場創造了上億元的銷售額,並在此基礎上向周邊市場擴張。如今旭日東升冰茶,借助匯源集團的渠道和品牌,借助龐大的70後、80後消費群體的支持。
不過,對於旭日暖茶未來的發展規劃,截至記者發稿,旭日和匯源均未回復。
壹位業內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旭日壹直在推冰茶和溫茶。夏季主推冰茶,9月主推溫茶。目前,這種新的暖茶仍然受到追捧。
然而,據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表示,在這個節點上推廣溫茶產品有點晚了,或許旭日正在為明年的布局做準備。目前,本報記者試圖找出上述暖茶的身影,但在JD.COM、天貓等電商平臺上,只有日出藍罐冰茶產品在售。
溫茶怎麽賣?
毋庸置疑,茶飲料的開創者應該是旭日。1993從供銷社起步,投資3000萬,選擇了壹個消費者熟悉但市場缺乏的突破點,開創了全新的“冰茶”概念,短短幾年發展,成就了壹個銷售額30億的飲料巨頭。它的巨大成功也吸引了許多強大的競爭對手效仿。然而從2001開始,壹日千裏的旭日慢慢走下坡路。
時間定格在2002年。當時的旭日集團陷入貸款門,融資無望,資金鏈斷裂,市場迅速萎縮。這臺千瘡百孔的巨大機器終於無力地停止了運轉。
有報道稱,壹系列問題導致旭日資金鏈斷裂,集團陷入財務危機。三位曾經供職於可口可樂和康師傅的高管被集團錄用,他們想力挽狂瀾,分別擔任銷售、營銷、倉儲、運輸三位總監。但是集團定了壹個規矩:大區和省公司經理不換,副職可以換。也就是說,到了最後時刻,嫡系不管能力如何,依然被重用。三位董事幹了不到四個月,卻因為不合董事長胃口,被以“可口可樂的企業文化不適合集團”為由擱置,五個月後無奈離職。
然而,旭日的“猛藥”做法不僅沒有解決危機,反而加速了市場的下跌。2011,匯源果汁集團通過競價獲得“旭日”全部164商標。
但匯源接手的旭日品牌壹直默默無聞。外界也認為,旭日混亂的管理和薄弱的營銷力會給匯源果汁帶來不小的問題,旭日要“追上”匯源果汁東山再起並不容易。
如今七年過去了,匯源終於出招了,拋出了溫茶這個殺手鐧。
“從消費端來說,匯源做溫茶有壹定賣點,但同時,如何落地更重要。如果匯源把溫茶產品作為新的增長點,還是有機會的。”朱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匯源在高端飲料領域仍然是第壹,但市場發展不均衡,在華東和華南這兩個最具消費潛力的區域缺乏布局。此次推出的旭日暖茶產品,如果雙核驅動,對匯源的體量、業績、股價都會有壹定的支撐作用。”
同時,業內人士也認為,茶葉的消費往往是周期性的,緊跟潮流和時尚,客戶的喜好也在隨著時代的戰爭而求新求變。就連曾經廣受人們喜愛的可口可樂也沒能跟上人們對時尚和健康的需求,其品牌銷量也大幅下滑。因此,飲料食品企業只有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使自己的產品越來越細分,走向市場的前沿,自主品牌的地位也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