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斯萊斯作為站在汽車行業食物鏈頂端的高端品牌,壹向是世界富豪追逐的對象,殊不知,同為英倫品牌,阿斯頓?馬丁作為壹個高貴而低調的品牌,其傳奇般的歷史與勞斯萊斯有著驚人的相似:創始人同樣是兩位:羅伯特·巴姆福特(Robert Bamford)和萊昂內爾·馬丁 (Lionel Martin);兩人同樣是因為***同銷售汽車而結緣:最初兩人代理了 Singer 品牌的銷售;同樣是因為賣車愛車而決定自己造車。
阿斯頓?馬丁的兩名創始人
只不過,阿斯頓?馬丁更像是壹個窮人家的孩子,走過的路過於心酸了:
1914年創始人馬丁在 Aston 山的攀爬比賽中取得冠軍,將公司命名為阿斯頓.馬丁,然後壹戰爆發,兩位創始人被招募參軍,生產的所有車輛也全部毀於戰爭……
阿斯頓馬丁的第壹個商標
1920年壹戰結束,公司繼續運營,卻由於收入窘迫,壹位創始人離開公司……
1922年阿斯頓·馬丁制作了壹輛采用 16 氣缸雙凸輪發動機的賽車,這輛車在當時的法國大獎賽中創造了汽車的車速和耐力的雙重世界紀錄,讓這個品牌開始為人所知,卻仍受限於銷售低滑,瀕臨倒閉……
1924年公司破產,壹位名叫多洛雷斯的女士願意繼續投資,救了它壹次;
然後,1925年繼續破產……
1926年工廠倒閉、創始人全部離開……
1927年被收購,1932年再度瀕臨破產,之間苦心經營,好不容易有點起色,二戰爆發了……,阿斯頓?馬丁又破產了……
直到1947年壹家拖拉機公司將其收購後, “廠長”大衛布朗將自己的名字縮寫放在車標上,阿斯頓?馬丁才開始了以 DB 為首的時代,然而迎來的又是接二連三的破產與倒閉,1972年-1975年,公司先後兩次被收購,頻繁遭遇財務危機讓阿斯頓·馬丁元氣大傷,直到1993年福特完全收購阿斯頓·馬丁之後,公司才得以重生。
歷代車標
之後,依托於福特這個大金主,阿斯頓?馬丁延續了DB車型的輝煌,1993年推出的DB7,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壹***生產了7000臺,是阿斯頓·馬丁歷史上銷量最高的車型。
DB7原型車在1993年3月的日內瓦國際車展首次亮相,DB車系沈睡了22年之後終於爆發了,DB7成為阿斯頓?馬丁歷史上銷量最高的車型,大受消費者的歡迎,因為DB車系的車迷們確實憋得太久了。DB7較以往DB系列有脫胎換骨的變化,車身線條圓滑流暢而不失優雅,經典的隔柵大燈都繼承了老壹輩的精髓。它與捷豹的XK8采用相同的底盤,外觀方面由Ian Callum負責,但是說實話,DB7比XK8漂亮多了。
DB7的前後懸掛系都是獨立懸掛,四輪防抱死制動系統為標準裝備。普利司通輪胎公司還專門為阿斯頓·馬丁的產品調整設計出了超低斷面子午線輪胎,使得DB7的操縱特性更好,感覺也格外輕松自如,精確而敏感的齒輪——齒條式轉向機帶有助力,巡航控制和空調設備也是標準裝備。
車內以科諾利真皮裝飾為主,另外與深色絨頭地毯及胡桃色控制臺相配,使車內空間渾然壹體,還能讓乘客置身於高貴典雅的氛圍之中。據悉根據顧客的喜好,公司可提供其他不同組合的主體色調和修飾方案。
動力方面,采用了壹臺源自捷豹的3.2L直列6缸機械增壓發動機,鋁質缸體,每缸四氣門頂置雙凸輪軸設計,多點電噴,最大輸出功率355匹馬力,最大扭矩500牛米,變速箱有五速手動和4速自動可選,0到96公裏加速5.6秒,極速266公裏/小時。
隨後阿斯頓?馬丁對動力仍不滿足,在1996年推出了裝有V12引擎的DB7 Vantage,這也是阿斯頓?馬丁首款V12車型。這臺V12自然吸氣引擎最大公裏達到420馬力,最大扭矩540牛米,5秒破百,急速299公裏/小時,壹經推出便受到市場的認可,銷量可觀。
在阿斯頓·馬丁公司壹百多年的歷史中,DB7是所有車型中設計最成功、產量最大和銷售成績最佳的壹種車型。DB7被公認為當代英國最為出色的轎車,並被意大利的藝術家們評選為“世界上最美的轎車”之壹。到目前為止,DB7已經行駛在世界上29個國家的道路上,後續陸續發布的DB系列在DB7成功的基礎上,帶領阿斯頓?馬丁這個英國傳奇超級跑車品牌走向復興,可以說,DB7上市後的空前成功,為阿斯頓·馬丁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