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營口有哪些著名的特產?

營口有哪些著名的特產?

壹、大米:國家優質大米生產基地

營口種植水稻已有近百年歷史。經過多年的水利建設,大石橋市(營口縣)西部、老邊區(郊區)、蓋州市(蓋縣)西海農場、團山鎮(鄉)等大片鹽堿地已改造成渠道縱橫、排灌通暢、土地平整、連片的高產水稻農田。由於加強了科學研究,壹系列科研成果和先進經驗在水稻生產中得到推廣;在水稻品種上,進行了四次大規模更新;耕作和耕作技術發生了四大變化;到1984,從整地、育秧到田間管理,形成了壹整套栽培技術和措施,畝產從水田開發初期的135.5公斤提高到636.5公斤,水稻總產量36.6萬噸,面積57.6萬畝。

20世紀50年代,優質水稻品種主要有農林7號和農林1。經過雜交,選育出水稻新品種——衛國。該新品種在產量、品質、生物學特性等方面均優於當時栽培的其他品種,特別適合在遼南地區種植,平均產量15%,與其他品種相比最高增產40%。1955獲農業部批準在遼南地區推廣。它是遼寧省第壹個自主選育的優良水稻品種。

20世紀80年代以來,營口推廣的雜交水稻新品種主要有李由57、廖婧5號、7826-10、1195、S16等。李由57是我國第壹個大面積種植的雜交水稻品種,在根系、同化作用、穗粒等方面優勢明顯,高產穩產,適應性強,米質好。7826-10(迎豐1)是大石橋市示範農場和大石橋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選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比金峰增產10%。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大石橋市大力推廣金牌水稻品種8433,超過了日本進口的王牌品種,在水稻產區和大米市場大受歡迎。自1993以來,成為大石橋市水田主要作物之壹。1994年,遼寧省種植了65438萬畝水田。

營口大米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米質潔凈,香味柔和,適口性好。暢銷國內外,被國家列為優質大米生產基地。

二、海鹽:遼闊的海鹽場。

營口鹽田的開發始於1730,至今已有269年的歷史。全市曬鹽總面積2.06萬公頃,年產量80萬噸。鹽化工產品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部分中短期產品、產品種類和數量都不能滿足國家的需求。營口海鹽為鹽化工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優勢:按年產80萬噸海鹽計算,制鹽後排放的鹵水為80萬立方米,其中氯化鈉約3.35萬噸,氯化鎂1.35萬噸,氯化鉀1.6萬噸,硫酸鎂6.93萬噸,溴化鎂2855噸。因此,營口市充分利用制鹽後的鹵水,發展鹽加工及二次加工系列產品(食用鹽、特種鹽、調味鹽、畜牧鹽、營養鹽),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三、水產品:

1,國內產量和品質最高的海蜇。

營口海蜇聞名中外。水母是壹種腔腸動物,是壹種大型的暖水水母,雌雄同體,生活在河口附近,有半鹹水和半鹹水及沈積物。營口海蜇產地分布在北部遼河口和大清河下遊,南部貴州沿海。主產區是團山鎮北海漁場,占蓋州市產量的60%。主要品種有綿刺(碗刺)和沙刺。綿刺鮮美鮮嫩,色澤紫白,是海蜇中的上品,約占海蜇種群的70%。其次是油刺和沙刺。沙刺的肉厚而白,無雜質,特點是重量大。最大的沙蟄像碾米機,重達數百公斤。海蜇自1973出口國外以來,漁獲量逐年增加,全市最高年漁獲量達10000多噸,占遼東灣總產量的32.7%。營口海蜇產量和質量均居全國首位。

2.最早的對蝦養殖

營口沿海灘塗平坦,水質肥沃,餌料資源豐富,是中國對蝦產卵繁殖的優良場所。營口養蝦歷史悠久。起初是利用漲潮時魚蝦與自然幼體混合的粗放式養殖方式。20世紀70年代中期,對蝦養殖發展迅速。1974期間,營口水產研究所與老邊區海水養殖場合作,開展對蝦人工產卵孵化試驗,獲得成功。在1978和1979進行對蝦人工飼養和集約化養殖試驗,回收率達94.4%,平均畝產369.3公斤,達到遼寧省領先水平。每年養殖蝦類6億多只,不僅供本地養殖,還供應國外市場。1983年,為了宏觀上增加對蝦資源,農牧漁業部批準建立營口增殖實驗站,這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下屬的渤海水產養殖科學實驗基地。其任務是開展對蝦資源增殖技術研究、對蝦人工養殖和對蝦流放增殖實驗。營口的對蝦養殖已經走上了科學化、規模化的軌道。對蝦養殖面積33511畝,年產量從1981年的4噸增加到現在的2268噸。近年來,對蝦養殖已成為營口產量最高、價值最高的水產品之壹。

3.最大的蝦市場

蝦是遼東灣水產資源的主要種類之壹。年漁獲量在1萬噸左右,最高年產量達到1.87萬噸。蝦的捕撈期為每年的3-5月和9-165438+10月。營口已成為遼寧省對蝦生產的集散地。在捕魚季節,山東、河北等外地市的漁業公司和沿海漁村的漁船前來捕魚。在蝦市場交易。由於加工質量好,價格合理,營口蝦皮很受歡迎,在東北三省和北京、青島、上海、浙江等地很受消費者歡迎。

4.遼寧省唯壹的虹鱒魚養殖基地。

虹鱒魚是壹種稀有魚類,原產於美國加州沙斯塔山腳下的溪流,也是遼寧省唯壹的冷水魚。65438年4月至0966年4月,營口市、大石橋市(營口縣)農業局從黑龍江引進虹鱒魚卵3000尾,在大石橋市白寨鎮(公社)水笙寺冷泉水中成功培育魚苗。將1972 10,499尾魚苗投放到大石橋市建壹鄉(公社)香坊水庫400平方米的池塘中進行繁殖馴化。1973月,從池塘中捕撈出481條魚,魚苗成活率96.2%。營口水產科學研究所經過兩年的時間,成功進行了虹鱒魚的自育自繁實驗,通過技術鑒定,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1980,獲營口市科技成果壹等獎。虹鱒魚投放市場後,成為賓館飯店的搶手貨,供不應求。

四、水果:

1,聞名中外的蘋果之鄉

營口市蘋果生產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是遼寧省四大產區之壹,產量居遼寧省第二位。因為營口的土壤、溫度、降雨等自然條件都適合蘋果生長,而且蘋果以果味甜、耐貯運而聞名海內外,被譽為蘋果之鄉。營口蘋果種植的主要區域是蓋州市中東部丘陵區的鄉鎮、大石橋市的部分鄉鎮和老邊區的劉舒鎮。1995,蓋州市、大石橋市部分鄉鎮分別被列為中國和遼寧省蘋果生產基地。全市蘋果品種98個,以國光、富士、元帥、金冠為主,其中國光、富士、紅宇、日本錦、雞冠、英秋、青香蕉、甜黃葵、諸光、印度、富錦、元帥、紅星、金星為主要栽培品種。到1998年,蘋果樹數量發展到31萬棵,產量達到37.4萬噸。營口的蘋果不僅銷往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北京、上海、廣東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還出口到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年數量約2萬噸。

2、葡萄的故鄉

營口市的中部平原適合種植葡萄。葡萄種植面積10813畝,株數僅次於蘋果,300多萬株,占果樹總數的10.7%。蓋州市陳屯鄉葡萄種植居全市之首,紅旗滿族鎮大棚葡萄2600畝。分別被譽為“葡萄之鄉”和“東北葡萄第壹鎮”。

全市共有葡萄品種27個,主要品種有龍眼、巨峰、北春、玫瑰、康拜爾、黑奧林、富士等。龍眼是熊嶽城多年形成的特色地方優良品種。大部分是鮮食品種,只有北春是釀造品種,桂圓是兩用品種。

營口種植和培育葡萄歷史悠久。早在1913,熊嶽農業試驗場就選育出了優良的葡萄品種。到1945,* * *引進了9個優良品種,包括晚香玉、白雞心、龍眼、黑漢堡、馬卡特漢堡、牛奶、白大紅雞心、湯姆森西多留斯。

從65438到0967,熊嶽農學院經過十幾年的試驗、比較和系統觀察,育成了熊嶽白葡萄新品種。該品種抗逆性強,耐寒性強,熊嶽地區5年生葡萄畝產可達1500公斤。白葡萄果實白色透明,平均粒重2.82克,含糖量20%,出汁率75%,維生素C每1000粒20-20.7毫克,單寧含量低,含酸量適中,抗氧化能力強,澄清速度快。是釀造高檔白酒的絕佳原料。從65438到0983,營口鹽堿地利用研究所經過多年試驗,育成抗寒性穩定、抗病、早熟、耐堿、高產的優良新品種——紫豐。1985通過省級鑒定,命名推廣。

3.在省內外享有盛譽的蓋州大栗子。

營口現有李樹654.38+0.5萬株,年產量2萬噸,有9個品種。其中,主要品種有:香蕉梅、朱砂梅、紀信梅和黃幹石梅。配套品種為、秋李、麥黃李、長八李、黃。

1982年,在蓋州市植物品種普查中發現了李新品種蓋州大李子。當時全縣只有五棵大李樹。該樹結果期長,樹齡壹般在30年以上,果實大,平均單果重1.25g,最大果實超過1.60g..果實鮮美,香甜適口,每年7月20日前後成熟,比香蕉李早半個月至20天。由於上市早,價格好,經濟效益高。蓋州市科委已在安平、路屯、九寨、高屯、紅旗、九龍地、羅屯等鎮推廣,並建立了大型果園。其中,僅蓋州市安平鄉李屋溝村的李樹就有2萬株,年產量400噸,被譽為“李子之鄉”。遼寧省科委將其列為優良品種開發和“星火科技”項目。該品種已在黑龍江、吉林、北京、山東、河北、四川等15省市引種。紅色水果之鄉

營口市栽培山楂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多為自然雜交和人工選擇,形成多種群體。20世紀80年代,引進了壹些新品種進行栽培。目前主要品種有山楂、廖宏、西鳳紅、磨盤、八棱、金星等。配套品種有大山裏紅、早熟大山裏紅、小山裏紅。廖宏山楂由遼寧省果樹研究所選育而成。該品種9月下旬成熟,具有果肉細、果味濃、耐寒、耐貯運等特點。全市種植山楂樹約183300株。大石橋市王璐鄉被譽為“紅果之鄉”。

4.各具特色的杏樹

營口市現有杏樹19個品種,其中以紅臉杏、麥黃、蓮杏、龍王帽、大杏李為主。營口市現有杏樹2.5萬株,年產量0.8萬噸。

早在65438+30年代,熊嶽農業實驗場就開始了杏樹的栽培試驗。到1945,先後引進了大興美、二興美、李自行等優良品種。1983 ~ 1984,遼寧省果樹研究所在陜西省眉縣和遼寧省北票市大黑山發現了山西杏和遼寧杏。嫁接體系在資源圃培育後,篩選出具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系——遼美杏和山梅杏。遼梅杏是西伯利亞杏的壹個品種,能耐-38℃的低溫,枝條呈紅褐色。花型和江南的梅花壹模壹樣。每年4月開花,持續20多天。它是粉紅色的,有多個花瓣,每朵花有30多個花瓣。陜西美星的壹朵花有100多個花瓣。花朵直徑4厘米至6厘米。這兩種梅花雖然座果率低,但特別受人們的青睞。北方增加了新的子樹觀賞樹種,結束了北方只能觀賞盆栽李子的歷史。

五、畜牧業:

1,國寶——遼寧絨山羊

營口農村養羊歷史悠久,其中蓋州市飼養的絨山羊最為著名。絨山羊是產於蓋州市東部山區的壹個絨肉兼用的優良山羊品種。具有體型大、體格壯、適應性強、耐粗飼料、抗病性強、遺傳穩定、產絨量和產肉量高、絨肉品質好等特點。可與世界聞名的普雷斯頓羊相媲美,被農牧漁業部譽為國寶。1981遼寧省畜牧局正式將蓋州絨山羊命名為遼寧絨山羊。1984通過國標鑒定,被正式認定為國家優良絨山羊品種。1986年,國家確定蓋州市為絨山羊生產基地。十年來,先後向21個省(區)市和190個縣(旗)輸送了優良綿羊品種,在改良國外山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2.珍稀野生動物

遼河下遊的營口蘆葦沼澤是發展經濟動物的良好環境,如麝鼠(均可制皮毛),也是遼寧省麝鼠的集中分布區之壹。麝鼠自然從北方遷入遼寧,並擴展到沼澤地區,數量逐年增加。對經濟哺乳動物來說,它是壹種很有前途的野生動物資源。

廣闊的蘆葦沼澤為鵝、鴨和海鷗提供了適宜的棲息地,包括針尾鴨、綠頭鴨、白眉鴨、銀鷗、海鷗等。,還有將近100只鵝在遷徙季節停留。這壹地區也是珍稀的丹頂鶴的主要繁殖地之壹,著名的珍禽白鸛也生活在這裏。

東部山區有黃鼬、松鼠、獾等毛皮動物,榛子、杜鵑、冠百靈、金翅雀等鳥類也廣泛分布於山區。

六、柞蠶:

歷史最早、面積最大的柞蠶業

柞蠶是營口的重要特產之壹。營口的柞蠶生產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早在清朝順治年間,柞蠶就開始放養,後流傳到莊河、岫巖、海城等地。是遼寧省和東北地區人工大量放養柞蠶最早、時間最長的地區。

營口柞蠶主要分布在大石橋市和蓋州市東部山區。全市各類櫟林資源250萬畝,占東部山區30個鄉鎮土地總面積的51.5%,是全市農業生產中最大的資源區。

營口的柞蠶按品種來源可分為四個系列,即青蠶系、黃蠶系、靛系和銀白色系;從載畜量來看,青蠶系的青6和黃蠶系的黃青1是主推品種。其中青6占放養量的60%,黃青1占30%。柞蠶產量逐年增加,達到621998 ~ 6212噸。

柞蠶是多層次的增值產品,商品率幾乎100%。是山區農民致富創匯的骨幹工程。

七、林業:

1,中國北方著名的植物園。

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院樹木園位於蓋州市熊嶽鎮溫泉路東側。成立於1915,土地面積1.5公頃,共有樹種382種,隸屬於120屬,48科。

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風景園林的發展和科學研究的需要,標本園的面積不斷擴大,樹種的品種也不斷增加。到1998,樹木園(包括樹木園森林)的土地面積為6.5公頃,比樹木園初期擴大了近4倍。樹種增加到61科,152屬,594個樹種。其中從日本、美國、蘇聯、朝鮮和歐洲國家或地區引進的名優樹種40余種,其中造林樹種25種,野生果樹5種,觀賞樹種10種。在引進的觀賞樹種中,針葉樹種有芽接松、北美喬松、西部黃松、短葉松、脂松、雲杉等。闊葉樹有火炬樹、鵝掌楸、厚樸、茶條槭、格氏栲、柞樹、白樺等。國內樹種中,有享譽國內外的古樹名木,有“活化石”之稱的銀杏、水杉,還有中國珍稀樹種天女木蘭、龍竹、刺五加等。、以及經濟價值較高的我國特有樹種杜仲、漆樹。

熊嶽樹木園樹種豐富,在我國北方省份處於領先地位,尤其是引進的外來針葉樹種。

2.中國唯壹的李杏種質資源園。

中國果樹種質熊嶽李興普位於遼寧省蓋州市熊嶽鎮望兒山腳下,占地9.46公頃。它建於1983,受遼寧省農業部委托,是中國唯壹的李杏種質資源圃。

種質資源收集始於1981,李資源437份,居世界第壹,杏資源450份,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俄羅斯。這個資源園是國家李杏資源保護與研究中心,是李杏的生產推廣基地,是全國農業院校師生的實習場所,為全國各地提供優良品種的李。

3.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

營口屬於華北植物區系,是該植物區系向東北方向的延伸,包括遼東半島西北部的蓋州東南部、遼東山西麓的蓋州西北部、大石橋市東部、遼東灣北岸沿海平原的營口市老邊區和大石橋市西部。由於河流眾多,地上水資源豐富,土壤條件良好,加上華北優勢植物區系和長白山植物區系、內蒙古植物區系植物的滲透,營口成為遼寧省野生植物種類豐富的地方,包括纖維、野果、油料、幹鮮菜、蜜源、調味品等15大類。有沙參、山梨、百裏香、蒼耳、栗碗、東北天南星、黃柏、桔梗、珍珠梅、苦苣菜、花椒、松香等150余種。其中,蘆葦是重要的野生纖維植物資源,已成為遼寧的特產。營口地區有蘆葦32980畝,蘆葦產量7272噸,主要用於葦漿造紙和藥用蘆葦根。

4.東北著名的藥材集散地。

營口中藥歷史悠久,藥材產業相對繁榮。早在1861,營口就成為當時東北地區唯壹的水陸交通口岸,被譽為東北藥材集散地。

從1984年6月到1986年4月,營口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中藥資源調查,兩年時間共采集鑒定標本2903份,實測樣方861個。全市共有中藥資源517種,總儲量約2086萬公斤。在這次中藥資源普查中,發現了13個全區從未記載和使用過的新品種,如五加科當歸、夾竹桃科羅布麻、虎耳草科落新婦等。,以及本市特有的、在《東北草藥植物區系》中沒有記載的傘形科珊瑚。同時還發現,過去被棄為草種的匍匐委陵菜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世界十大著名蔬菜之壹的蘆筍被引入該地區。它不僅是壹種味道極佳的名貴蔬菜,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功效,對心臟病、高血壓、膀胱炎、癌癥等都有壹定的療效。

營口常年出產中藥材約120種,有許多正宗的北方特產或重要藥材,如細辛、刺五加、遠誌等,南方沒有。還有壹些藥用植物,如北沙參、天女木蘭、雞爪槭等,是吉林、黑龍江兩省所沒有的。因此,營口的藥物資源不僅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在遼寧省藥材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

八、礦物質:

1,遼寧省最大的金礦

金礦是營口的重要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蓋州市和大石橋市。蓋州市茅嶺金礦位於太平莊鄉,礦區面積約5平方公裏,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自1985以來,國家進行了詳細的地質勘探,已探明黃金金屬儲量74.2噸,其中礦體24個,金屬含量9168 kg。3g/t以上的礦體共34個,金屬量***17410 kg,屬低硫化物、易采易選的超大型礦床。該礦已被列為營口市“十五”期間重點發展項目,是中國允許外商投資的十大黃金礦山之壹。

2.遼寧省白雲石儲量居第壹位。

白雲石集中在大石橋市白寨鎮,儲量豐富,礦石質量優良,埋藏淺,適合大規模露天開采。陳家堡子和峪子溝兩個大型白雲巖礦床探明儲量4.779億噸,保有儲量4.7億噸,占全省總儲量的87%,居遼寧省首位。白雲石在冶金中主要用於冶煉熔劑,已被列為國家規劃礦區予以保護。

3.遼寧省唯壹探明儲量的砷礦床。

虎皮峪砷礦是遼寧省唯壹探明的砷礦床,位於大石橋市黃土嶺鎮虎皮峪村。該礦共有25個礦體,其中7號礦體為主,長50m,厚1.58m,深180m。礦石量26.5萬噸,砷含量20837噸。平均品位為7-87%,礦石礦物主要為毒砂,其次為磁黃鐵礦和黃鐵礦。規模大,成礦地質條件優越,開發前景好。

4.中國最大的菱鎂礦。

營口菱鎂礦屬於結晶菱鎂礦,已探明儲量29.4億噸,占遼寧省的84%,是世界四大鎂礦之壹。

主要礦產資源分布在官屯鎮青山槐、白寨鎮高莊屯和大石橋市水笙寺。發現菱鎂礦床和礦點12處,其中大型菱鎂礦床3處,小型菱鎂礦床5處。遼寧鎂礦公司青山淮鎂礦、營口電熔鎂磚廠、鄉鎮集體礦山企業等32家礦山企業開采菱鎂礦。營口青花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菱鎂礦及其系列產品暢銷全國,並出口到美國、日本、法國、韓國、俄羅斯等40多個國家,成為全國鎂制品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被農業部和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授予國家級出口商。營口耐火材料廠試制的電熔鎂砂是冶金工業和特種工業的理想耐火材料。可加工電熔鎂磚、電熔鎂質出鋼磚、電熔團聚磚、鉻磚等產品。其中電熔鎂質出鋼磚被稱為“三高磚”(高純原料、高壓成型、高溫燒結),在國內享有盛譽。

5.東北最大的花崗巖生產基地。

花崗巖俗稱花崗石,結構均勻,質地堅實,色澤美觀,是優質的建築材料和裝飾材料。營口市花崗巖出露面積約900平方公裏,主要分布在蓋州市南部16鎮,大石橋市出露面積約20平方公裏。全區總儲量250億立方米,正在開采的儲量22億立方米,是東北地區最大的花崗巖生產基地。

營口花崗巖包括黑雲母二長花崗巖、中細粒黑雲母花崗巖、斑狀中粗粒花崗巖、中粗粒花崗閃長巖、粗粒花崗片麻巖和混合花崗巖。其中蓋州市花崗巖石材馳名中外,有采石場68個,年產量100-159萬立方米。產品包括:各種建築基石、路緣石、圍板石、礦石、石碑、碑(塔)基石、耐酸槽石及各種拋光裝飾板等。,在中國各地大量銷售,並批量出口。特別是黑色花崗巖,深受國內外用戶的青睞。

花崗巖的分布約占營口市總面積的16%。具有出露面積廣、地質儲量大、分布集中、風化層淺、質量好、易開采、交通便利等特點,已成為全市優勢建材礦產資源。

6.遼寧省唯壹的鈷礦產地

營口市有5個銅鈷礦,主要分布在大石橋市和蓋州市1。探明儲量2處,其中1與銅、鈷伴生。鈷D礦量538.6萬噸,鈷金屬量2023噸。鈷的平均品位為0.038%,礦石工業類型為銅鈷硫化礦。營口鈷礦是目前遼寧省唯壹的鈷礦產地。

7.硼礦儲量占絕對優勢。

營口硼礦主要產於大石橋市黃土嶺鄉後仙峪村和呂望鄉馮家堡子。硼儲量居遼寧省第二位,是營口市的優勢礦種之壹。

後仙峪硼礦床有四個礦化帶,其中第二個礦化帶最大最好,是遼寧省開采條件較好的富硼礦。儲量3981萬噸,平均(B203)14.83%。礦化帶長150米,寬164米,最窄處12米,平均寬60米,埋深100-700米。礦石的主要特征是富含針鐵礦,礦石的礦物組成主要包括三種:硼鐵礦、針鐵礦和硼鐵礦。

該礦由遼寧省地礦局第五地質大隊於1960發現,經歷了6年的地質勘探。到1989,有1個國有礦和5個集體礦在開采。其中,501礦是化工部統壹調撥的大型礦山企業。6月開工建設1973,總投資1975萬元。設計生產能力65438+萬噸/年,以露天開采為主。擴建後逐步轉向地下開采,主要開采對象為5號礦體。集體礦山有建義鄉硼礦和黃土嶺鄉硼礦,年產量654.38+0.3萬噸。硼礦銷往國內13省市。

  • 上一篇:義興張的傳承發展
  • 下一篇:有沒有好寫的法學論文題目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