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又稱新安商人。徽人經商,源遠流長。早在東晉時就有新安商人活動的記載,以後代有發展,明嘉靖以降至清乾隆、嘉慶時期達到極盛,清道光、鹹豐時期至清末民初漸趨衰落。徽商賈道儒行,素有儒商之稱。 徽商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壹是形而上的,主要是徽商精神、理念、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二是形而下的,主要是“徽商”這塊牌子,包括徽商集團在內的許多企業直接冠名“徽商”字號,享用了“徽商”的品牌效應。 徽商集團作為新徽商的傑出代表,被歷史地賦予了徽商字號。集團前身是安徽省物資局,1995年11月,成建制轉為安徽省物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6月,經省政府批準,更名為安徽省徽商集團有限公司。徽商集團處徽商地,冠徽商名,振興徽商,責無旁貸。 徽商集團與“徽商”之間品牌延伸的可行性是充足的,首先是形象關聯,徽商集團取徽商字號,企業LOGO中用了徽州牌坊;其次是地域關聯,二者基本上同屬於安徽地域;再次是業態關聯,徽商經營鹽、典當、茶等,徽商集團主要經營百貨、鋼材等,都屬於流通貿易;還有,二者在核心價值觀上具有相通之處,同樣推崇“勤勉、創新、和協、誠信”的經營理念。 徽商標誌以中文“商”字為元素,以徽州建築為題材,形成表意而象形化的圖文標誌。以“東方中國的凱旋門”——徽州牌坊簡化設計,創作出亦字亦圖的視覺符號,環以象征圓滿的金圈,構成傳統而又有新意的企業標誌,體現崇尚仁義、恪守誠信的企業理念,彰顯重振古徽商雄風的徽商集團精神意誌。 冠名徽商字號以來,徽商集團壹直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尤其近年來,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速向現代流通企業轉型,繼續在流通領域保持安徽領軍、全國領先的地位。“徽商”品牌價值得到不斷提升。“徽商”商標被司法認定為全國馳名商標,子品牌“商之都”“紅府”“國生”“農家福”獲得安徽省著名商標稱號。2011年,經過權威第三方機構評估,“徽商”品牌無形價值達103.6億元,印證了這塊金字招牌的成色。 “十二五”期間,徽商集團將大力實施“123”工程,提質增效,改革創新,全力實現銷售規模更大、運營質量更好、品牌知名度更高、核心競爭力更強的“千億徽商”宏偉目標,成為新徽商的不二代言人,讓“徽商”品牌更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