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張曉紅的評論

張曉紅的評論

張曉紅:在仙女湖邊刺繡人生。

腰帶越來越寬,不後悔自己是“易”,讓人憔悴。

說起創業經歷,張曉紅的眉頭微微有些凝重。她曾經是江西線材廠的壹名普通工人。由於企業經營形式突變,改革全面推進,為了減員增效,2002年5月,42歲的她無奈接受了下崗分流的安排。張曉紅說,她被解雇後,壹度情緒低落,並從痛苦的經歷中吸取了教訓。她很爭強好勝,決定自己照顧自己。壹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了中央電視臺的壹個節目。天津女工、全國勞動模範王下崗後,開辦了壹家藝術編織廠,不僅自己創業,還解決了十幾名女工的就業。從小就跟著姑姑織布繡花,有了創業的想法。做好與家人溝通的思想工作後,張曉紅帶著家裏僅有的壹萬元積蓄踏上了北上求學的列車。在京津等文化藝術街,張曉紅被豐富多彩的手工藝術品和燦爛的民間文化深深吸引,特別是美麗的“蘇繡”。後來她去蘇州等地拜師學藝。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的張曉紅,從學校回來沒幾個月,就在當地開了壹個小小的刺繡作坊,開始了她的創業之路。

創業初期,作為壹個女人,她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當時,張曉紅下班後跑得最多的地方是新余文化館,他在這裏向當地文化名人求教,為刺繡創作尋找素材。那段時間,張曉紅白天跑市場找銷路,晚上忙著通宵繡花,為失去“伊”的人憔悴。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刺繡很快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獲得了很多獎項。2004年,張曉紅在新余“傅抱石畫院”成功舉辦了個人刺繡展。突然,壹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在當地出名了。

張曉紅說,創業初期最大的問題是資金短缺。新余市婦聯主席劉小燕得知張曉紅的事跡後,以個人名義為張曉紅貸款4萬元,她的“豫州繡紡”就此起步。說到這裏,張曉紅有點激動。她說,要感謝市領導的關心和支持,還有很多有誌之士關心民間藝術的發展,也是在那個時候,張曉紅暗暗承諾要把豫州刺繡作坊做大做強,回報關心自己的人。經過幾年的發展,張曉紅的刺繡作坊現在生意興隆,已經幫助50多名下崗女工解決了就業問題。她的刺繡憑借品牌優勢贏得了市場。2008年,公司實現銷售額654.38+40多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張曉紅說,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值得的,她永遠不會後悔做自己想做的和有意義的事情。

求織錦,自上而下繡人生

談到產品創新,張曉紅深有感觸。她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活力,創新是事業發展的空間。尤其是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更需要繼承、創新和發揚。誠然,創新壹直伴隨著渝州繡坊的成長。

新余市分宜縣是中國著名的夏布之鄉。生產的夏布簡單大方,經緯分明,強度高,抗拉性強,不易褪色。張曉紅壹直在思考這樣壹個問題:如果我們能把粗糙簡單的夏布和精致細膩的刺繡工人結合起來,刺繡豈不是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於是她不斷摸索,反復試驗,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終於使刺繡達到了特殊的視覺沖擊和藝術效果。然而,張曉紅並沒有就此止步,開始在豐富夏繡的文化內涵上做文章。她巧妙地將新余國畫大師傅抱石的畫作、仙女湖神奇美麗的景色、博大精深的“天工開物”等彰顯新余地域特色的文化融入自己的創作中,使夏繡兼具形式美和內在美。2005年,“夏布繡”成功申請國家專利,被專家譽為“中國夏布第壹繡”。同時,張曉紅的“夏繡”成為繼蘇繡、蜀繡、湘繡、粵繡之後的第五個“新”刺繡品種。如今,她的夏繡作品不僅作為文化藝術品收藏在中國刺繡藝術博物館,而且作為江西旅遊藝術珍品受到國內外遊客的青睞。張曉紅註冊的“夏繡”和“喬妹”商標的刺繡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而且走出國門,聞名世界。

作為江西省第十壹屆人大代表,張曉紅十分關心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問及張曉紅未來的打算,她開心地為我們描繪了這樣壹幅美好的前景:未來,她要建“江西刺繡城”,預計征地40畝,投資約2000萬元。建成後年產值可達500萬元,可接納更多下崗職工。張曉紅說,她能走到這壹步,不僅是因為她堅持不懈的信念,也是因為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因此,她願意為對刺繡感興趣的下崗工人提供免費的刺繡技能培訓。在金融危機的形勢下,她願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政府解決問題,用壹顆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在職業生涯中繡出人生最美的畫卷。

  • 上一篇:怎麽知道aj是真是假?
  • 下一篇:這款起亞是什麽車?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